多地“双控能耗”政策加码!长三角多家上市公司宣布限产,浙江称不搞“一刀切”
2022-04-26
华夏时报()记者葛爱峰见习记者陶伟南京报道
近日,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公告,称因“能源消耗双控”要求,接到限产停产通知,其中不少是长江上市公司。河三角洲地区。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8月12日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被普遍认为是最近升级“能耗双控”一。从限产停产行业看,主要是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限产停产措施也对相关产品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市公司纷纷发布限产停产公告之际,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于9月24日上午通过浙江新闻客户端向外界发表公开声明,遏制过度生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要想快速增长,必须讲究方法和方法,避免“一刀切”、“简化”等做法。
长三角多家上市公司宣布限产
中秋节后,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因“能源消耗双控”要求,已接到限产停产通知,尤其是长三角上市公司地区。很多人表示,复工时间不确定。
晨华股份有限公司(.SZ)9月22日中午发布公告称,由于江苏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公司被迫暂时停产所有生产线。此次临时停产涉及的生产装置有:聚醚生产装置(3.59万吨/年)、端氨基聚醚(聚醚胺)生产装置(2.30万吨/年,其中0.50万吨/年为募投项目)、阻燃剂生产装置(2.万吨/年)、烷基糖苷生产装置(2.万吨/年,其中1.50万吨/年为募投项目)。今年上半年,淮安晨华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净利润4.398.52万元,占晨华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4%。4.29% 和 50%。
宏宝利(.SZ)9月22日中午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已按照全区“能源消费双控”要求实施停车限产。主要产品有环氧丙烷、DCP等,环氧丙烷年生产能力10万吨,DCP1#装置年生产能力1.2万吨。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6亿元,净利润3131万元(未经审计),占红宝利营收和归属净利润的32.01%给它的父母。和 98.07%。
西大门(.SH)9月22日晚间公告,因电力供应紧张,浙江省近日对辖内重点用能企业实施了用电减负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停产。将停产至9月30日。公司目前被迫暂时停产,预计影响遮阳面料产量约11.54万平方米。
盈峰股份(.SH)9月22日晚间公告,根据相关要求,公司将于2021年9月22日至2021年9月30日临时停产。
9月23日中午,巨杰超纤(.SZ)公告,近日接到政府有关部门通知,江苏省将对辖内纺织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采取控制措施。受此政策影响,公司全资子公司聚杰超纤染整将于2021年9月23日至30日期间暂停生产。
受影响最大的大概是*ST承兴。公司江阴总部生产厂因设备检修及防控黄磷价格波动风险,决定自2021年9月23日起停产。12日左右恢复生产。公司生产厂房近日接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文件工厂能耗管理,将于2021年9月23日起停产,暂时无法预估恢复生产的时间。自2021年9月23日起,生产厂大幅减产黄磷,暂时无法预估恢复生产的时间。公司生产厂房自2021年9月23日起停产,预计2021年9月30日左右恢复生产。*ST承兴表示,江阴厂、宣威厂、弥勒厂、钦州厂四家工厂几乎占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全部。上述停产减产将对公司订单履行和产品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上述停产事项将对公司全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目前无法准确估计。s 订单履行和产品销售。上述停产事项将对公司全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目前无法准确估计。s 订单履行和产品销售。上述停产事项将对公司全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目前无法准确估计。
此外,《华夏时报》记者从多方获悉,江苏地区部分钢铁行业、光伏行业上市公司被要求减产。浙江一家生产太阳能光伏玻璃的企业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该公司生产的光伏玻璃不在“两高”项目范围内,日能耗排放标准为比国标排放标准更严格,但最近还是接到了限产40%的通知。
《能耗双控》加码
国家发改委8月12日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以下简称《晴雨表》)被普遍认为是主要原因针对近期升级的“能耗双控”。一。
《晴雨表》显示,在能源消费强度降低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九省(区)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升。上半年,一级预警;浙江、河南、甘肃、四川、安徽、贵州、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西10省能源强度降低率上半年未达到进度要求,属二级预警。其中,一级预警表示情况十分严峻,双控进度目标尚未完成,实际值与目标值差距大于10%;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伟在8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行业和企业,工作重心“偏离”了。其中,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实行“一刀切”关停,有的地方甚至违规上马“两高”项目,先批后建问题较为突出。“这些现象违背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初衷和要求,必须坚决纠正。” 孟薇说道。在上述情况下,
江苏省节能监察中心9月初发文称,按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一部署,对年综合能耗达2000万的企业开展专项节能监察行动。全省标准煤5万吨以上,涉及石化、化工、煤炭全省化工、焦化、钢铁、建材等行业企业300多家。
此外,据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消息,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齐玉松在出席企业节能监控视频电话会议时指出今年以来,江苏省节能形势十分严峻,能源消耗不降反升,全省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上。这主要是由于重点企业无序和违规使用能源;对年综合能耗50以上的企业开展专项节能督查是当务之急。000吨标准煤。其能源消耗总量占全省工业能源消耗的80%以上,控制这些用能大户将对完成强度控制目标起到决定性作用。
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显示,根据江苏省《2021年9月19日能源消费双减排控制方案》,要求企业分级限产。甲级用电量不得超过上年同期用电量;B类减少10%;1096家丙类企业按照“两停二开”措施限产,分两批轮流生产;28家印染企业143个D类地块均已按照“两开二开”(即开工两天、停产两天)措施全部停产,分为分两批轮流生产。
从此次能源消费双管齐下的情况来看,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受到较大影响。
从全国钢铁供应能耗来看,钢铁行业在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排名中仅次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正因为如此,钢铁行业面临着比以往更严格的能源消耗控制。
“目前,浙江、江苏、云南等省钢厂已接到能源消耗双控限产通知,时间基本到9月底,江苏到10月中旬,”王国庆说,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粗钢减产、秋冬季限产、冬奥会大气保护等措施将导致同比大幅增长。 “四季度粗钢产量下降。预计10月份市场供应偏紧会有所体现。”
王国清认为,直到11月和12月进入淡季,供需紧张的局面才会有所缓解。据我钢网数据,受“能耗双控”影响,近期江苏所有钢厂都接到了减产指标,并开始逐步实施减产。目前对生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9月10日-10月15日,建筑用钢、卷材、优质钢等品种产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隆众资讯分析师苗莹莹告诉本报记者,由于“能源消耗双控”,目前江苏共有水泥熟料窑37座,其中14座已关停。其中,无锡、镇江等地因管控更严,停产熟料较多。综合来看,目前江苏多地水泥企业限产幅度在30%-50%左右。她说,江苏化工生产企业、印染行业、服装生产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电限产。据了解,江苏天然气需求明显下降,个别城市燃料消耗量下降30%。液化天然气贸易商报告称,下游客户使用量也有所下降。
化工行业的调控对化工产品的价格影响很大。据统计,9月至今,化工产品67种、48种产品同比增加,片碱、环氧氯丙烷、乙酸乙酯、甲酸、丙烯酸等增加20余种。 %。“双控会影响部分上游企业,减产。政府要考虑这个趋势。如果生产控制过紧,需求不变,那么价格就会上涨。今年也很特殊,因为疫情最后影响,今年能源电力需求回升比较高,可以说是特殊的一年,针对双控目标,企业要提前做好准备,
浙江说“不要一刀切”
就在上市公司频频发布限产停产公告之际,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9月24日上午通过浙江新闻客户端向外界发表公开声明,遏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在高耗能行业。避免“一刀切”和“简化”的方法。
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为遏制高耗能行业能耗过快增长,部分地方政府组织开展了用能预算管理,有序用电、节能减排。高耗能企业按能耗双控进度安排错峰生产。这是对原来忽视节能减排的纠正措施,但要注意方法和方法,避免“一刀切”和“一刀切”。
相关负责人表示,提高能效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也是浙江长期追求的发展目标。但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依法依规,按照《节能法》、《环境保护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议案》的规定国家近日印发实施的《关于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体系》等文件,严肃查处节能审查、生态环境保护、依法用地等环节,依法依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深入细致工作,加强与当地供电企业的协调配合,大户可一一开展调研,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员工用工等因素、合同履约情况、上下游影响等,实施精准施策,共同落实能源消费双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