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发改委: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现场改造长流程炼钢,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
2022-05-27
严格能效约束促进甘肃省冶金建材重点行业节能减碳
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确保碳达峰目标根据《冶金建材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行动计划》、《从严节能减排重点推进节能减碳实施方案》,如期实现。地区,制定了这个计划。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能效将超过产能的30%。
二、任务
(一)调查确定技改企业名单。各市、州、兰州新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工信部门组织开展能源调研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企业现有项目效率,按照属地管辖原则,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具备条件的企业可自行编制)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相关产品(对应《重点行业能效基准等级及基准等级表》的产品名称),明确相关产品相应指标的能效值。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通过抗辩企业与专家评审,确定企业相关产品的能效等级,一一登记,共同报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汇总结果建立企业能效名录目录,将能效达到标杆水平和能效低于标杆水平的企业列入能效先进和落后名单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开进行监督。对能效水平突出的企业和节能减碳或改造提升效果明显的企业,积极组织推荐申请列入全国行业能效“领跑者”名单。
(二)研究制定技改实施方案。对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能效水平低于标杆水平的企业,组织企业评选先进、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行业节能适用技术,提出技术改造初步方案。在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民生稳定的基础上,根据能效水平落后情况,制定《甘肃省冶金建材工作重点工作》。 -工业节能减碳技术改造企业”,科学合理制定不同企业节能改造时间表,明确推进步骤、改造周期、技术路线、工作节点、预期目标等。实施方案需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相关意见企业及其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的相关规定,在实施前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示。各技改企业要根据省级技改总体实施方案,同时制定细化、细化的具体工作。规划、明确具体工作步骤、技术方案、资金渠道、时间节点、阶段目标、总体成果等实施措施。
(三)组织企业稳妥有序实施改造。各地要按照省级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和企业工作计划,引导和帮助企业落实转型所需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能效在标杆和标杆之间的企业,结合设备维修、车间改造等机会,参照标杆水平实施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升级。变换鼓励企业在落实产能置换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兼并重组。
(四)积极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发改部门要严格把关项目审批,通过节能减排综合发挥能耗、排放等约束性指标作用。节约审查、环评审查等方式,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政策法规,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部门要指导相关企业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工作要求兰州钢铁厂能耗管理系统,新建钢铁项目严格执行《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新增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项目等量或减量置换生产能力。违规或无证上马的项目经批准,有关责任人员、单位和企业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
(五)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组织我省钢铁、电解铝等重点行业具有科研条件的龙头企业研究发展节能低碳技术路线,梳理转型升级的技术难点和技术难点。 -碳富氢氧高炉技术、炉顶煤气循环氧高炉技术、气基冶炼还原炼铁工艺技术、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能源等节能低碳技术研发-节能技术、氢能熟料熟料技术、新型低碳rbon凝胶材料制备技术。积极引导企业树立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理念,开展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加快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技术,发展高品质、高强度、长寿命钢、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绿色设计产品,引导下游行业选择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强化环境准入、节能审查和能耗双控政策的引导约束作用,促进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以现有产业为重点,集中发展基地,优化生产线和技术装备规模,提高集约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规模经济,降低单位能耗。积极推进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兼并重组,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向现场长流程炼钢转型,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
三、工作要求
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在时限内有序推进。各地要高度重视,进一步立足地方实际,切实发挥监督职能,确保相关政策标准和要求落实到位。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行业企业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节能减碳。相关企业要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意识,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