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建筑正在走向碳中和
2022-05-28
2020年,我国在联合国和《巴黎协定》中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一个峰值,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25%左右,储存量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力争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经济工作会议还将“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确定为明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
可以预见,为了实现碳中和,各行各业都将进行深度转型。除了对发电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外,消费企业,尤其是能源消费占比较高的建筑行业,也需要提高建筑能效,实现数字能源的系统化脱碳。 (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中国建筑运行能源(供暖、空调、照明、电器等)占总能耗的20%左右整个社会。)
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降低综合能源消耗,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在楼宇、停车场、商场、工厂等空间等智能建筑中实施数字化系统,根据不同使用场景的综合能源效率可提升约25%-80%。
在绿色建筑数字化方面,智祥科技Max AI能源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以灯具为载体,集能源监控、能源管理、能源分析、和能源服务,可为绿色建筑提供能源分析、监测、诊断等综合能源智能服务。实际计算,Max AI能源管理系统在写字楼整体节能最高可达70%楼宇能耗管理系统,在停车场最高可达90%。同时,装修时间可减少20%,后期运维成本可降低30%。
2021年1月,Maxi AI能源管理系统应用于张江某公园停车场。改造前,停车场照明24小时一直亮着,能耗巨大,灯的寿命也受到很大影响,经常出现灯损坏无法及时发现的情况。改造后,蓝牙灯联网、AI自适应等技术极大提升了停车场的停车体验。根据安装的电表计算,停车场的节能效率已达到86%。预计年节约26万元,碳中和94吨。 1.2年即可收回初期投资成本。此外,系统自带的智慧维护、红外热图等功能也可以大大减轻运维人员的运维压力。他们只需要坐在指挥室里,停车场的情况一目了然。
同年3月,河南郑州石博数字经济产业园首个数字“碳中和”智慧园区也已转型落地。 “向前一步,同时提升用户体验。在原有建筑已经是LED照明的情况下,改造后智能建筑的节能率达到66%,预计27吨每年可减少排放,2年内可收回初期投资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麦克斯对全国甲级写字楼和商业停车场进行数字化改造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9万吨,相当于它位于6.5 亚马逊热带雨林。由此可见,数字化绿色建筑蕴含着巨大的节能潜力。
在国家大力提倡在数字碳中和的情况下,智能化、节能的能源管理系统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共同要求。基于能源管理的数字碳中和先行者,已为世邦魏理仕、诺基亚、宝钢、新城控股、中信泰富、张江集团、杭州亚运会、等200多家国内外知名行业领导者开展,中国建设银行等服务。我们也将继续以低成本实现碳中和作为首要发展目标,为国家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做出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