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生态两个账“算”出三个第一名!贵州台江关停5大排污企业,入驻2家龙头企业-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发展与生态两个账“算”出三个第一名!贵州台江关停5大排污企业,入驻2家龙头企业

2022-06-01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承受不起重污染。去年,一个壮汉摔断了手腕,关停了5家回收铅污染企业。去年,全县GDP同比下降9.9%,成为黔东南州唯一“负增长”。

今年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89亿元贵州做能耗管理,同比增长10.8%,居全国第一、第一增速在全省。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9%,位居全省第一;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居全省首位。

正负交替,源于该县“绿色”发展,第一产业——铅酸蓄电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破与立、退与进。

黔东南州台江县南宫森林公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晓波

污染的“痛苦”正在逼迫转型

济南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贵州做能耗管理

近日,记者走进台江经济开发区,专业从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采用国内先进技术的生产过程,全面实现封闭负压生产环境,实现各工段连续自动控制。朱晓东总经理表示,自去年8月一期项目试产以来,公司打破了手工拆电池、手工拆铅锭等落后、低效、污染的旧印象,和刺鼻气味等,环保、绿色发展的新形象。

台江经济开发区按照“一区两园”规划建设,重点发展铅酸蓄电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 2020年第一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8.7%左右。

然而,“三高”企业带来生态“阵痛”。 2018年,开发区因污染问题被中央第五次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去年3月,一则关于开发区环境污染的新闻报道再次将台江推上了风口浪尖。

面对生态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台江必须在“阵痛”中转型升级:以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为契机,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开辟绿色发展之路。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台江县登禄苗寨杨晓波摄

济南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贵州做能耗管理

壮汉断腕微进后退

2021年5月,台江壮士断腕:关停5家回收铅污染企业。

台江县委书记陈真说:“再难,再有压力,也一定要做。壮士断腕,凤凰涅槃。”

这5家企业年纳税约1亿元,产值占全县产业半壁江山。停工最直接的影响是,2021年台江县GDP同比下降9.9%,成为黔东南州唯一一个GDP负增长的县市。同时,也意味着存在打破行业“链条”的风险。

做出决定然后采取行动。 2020年,台江县引进了走在行业前沿的科技、智能化、环保等。公司一期项目将于2021年8月投产,迅速填补了五家公司退出留下的“空缺”。

同时,台江县引进了全国铅酸蓄电池回收行业龙头大雁、中国500强。今年2月,总投资11.35亿元的年产20万吨再生资源综合回收项目和总投资6亿元的(二期)项目同时开工.

贵州做能耗管理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济南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进退之间,行业可以转型升级。

杨晓波摄于台江县红阳万亩草原

吃“废”吐“新”以“绿”发展

“一块废铅酸电池进来了,基本是‘吃掉挤出来的’,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标。”朱晓东说。

水下料仓为国内外独创,全自动二级破碎一体式自动拆解设备国际领先。能耗比降低30%~40%,产能提升50%……高效、绿色。

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济南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贵州做能耗管理

“现在我们可以每天向园区下游企业输送300-400吨再生铅,二期建成后产能将翻一番。”

一期工程今年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以上。二期预计今年11月底竣工,投产后年处理废旧动力电池20万吨、含铅废品4万吨。

从废电池到回收铅,一个循环旅程结束,另一个新循环开始。

每天生产约13万只高性能动力电池,其中部分来自园区上游企业提供的再生铅。

秦晓峰总经理介绍,公司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实现冶炼、精炼、合金化、连铸连轧一体化,全面提升和引领工艺装备和绿色智能高性能动力电池行业。化工生产升级。今年预计产值超过40亿元,税收超过2亿元。

第一产业助推县域发展。台江走出“阵痛”交出令人惊喜的“成绩单”:今年一季度,台江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89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国第一,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9%,全省第一,全省第一;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位居全省第一。

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济南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贵州做能耗管理

陈真表示,该县统筹推进开发区两个翅膀(银饰加工和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质量提升,持续围绕龙头吸引上下游企业,并实施兼并关停淘汰落后产能重组、技术升级,最终实现循环经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3.0.同时,筑巢引凤,建设标准厂房,吸引银饰加工、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推动台江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程陈丹杨晓波

编辑张良生

二审魏一倩

三审王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