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数字时代产业升级新征程丨贵阳贵安坚持数字生活城市,助推“强省会”-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开启数字时代产业升级新征程丨贵阳贵安坚持数字生活城市,助推“强省会”

2022-06-03

65英寸大屏幕由智能机器人在贵阳海信电视装配线上搬运。 (档案照片)

用数字化技术贯穿生产全流程,用数据驱动业务、组织、商业模式的变革与转型贵州做能耗管理,开发互联网平台,连接百业...在贵阳,贵阳'an、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传统企业的引进和整合,实现了降本、提质、降耗、增效益。一一生动的应用场景和成功案例勾勒出一场以“数字”引领、以“智”取胜的产业升级。画卷。

近年来,贵阳贵安坚持以数字经济为第一动力,作为建设新兴产业的增长点和升级传统产业的支撑点,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增效,开启构建具有数字经济时代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工业智能产业体系新征程。

“智能制造”升级助力企业增效

贵州做能耗管理_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_三级能耗和一级能耗

物流输送带的自动化运输,机械臂的精细化作业……在航空工业的生产车间,智能装备随处可见。

作为“老三线”企业,万江机电近40年来一直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产品主要包括电动雨刮器和玻璃升降器。近年来,万江机电基于物联网和工业大数据技术,构建了车间间、车间内区域间、区域内设备间三级联动的智能化生产物流管控系统。实现各产区、车间物料的自动输送。

万江机电在“千企改造”项目的带动下,瞄准中高端市场,四次升级雨刮器生产技术,电机尺寸缩小10%,重量减轻10%。 18%,防水性能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也增加。如今,万江机电已成为大众、通用、吉利等汽车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是一家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有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推动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转型,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率。

“过去,生产方式传统,企业产能有限。”总经理助理周楠说。 2017年以来,永清一点利用机遇,成为白云区“大数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企业。构建了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大数据分析云平台,使各系统、业务环节、各种数字设备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贯穿生产过程。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20%以上,产品合格率比原来提高了8%,外部不良品率比原来降低了20%。

贵州做能耗管理_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_三级能耗和一级能耗

尝到大数据带来的“甜头”,从2019年开始,永清一点开始实施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改造,先后投入7000万元引进先进设备,开发生产中的新型工业软件服务去年,公司首条SMT无铅生产线及配套仪器自动化测试组装生产线投入使用,属于行业高端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

万江机电和永庆一点的蓬勃发展,正是贵阳深入推进“千企转型”工程和“千企融合”行动的缩影。

近年来,贵阳市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乘数效应,赋能“四化”发展,推动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千企改造”企业537家,实施“千企改造”工程581个。省级融合标杆项目44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31家。

“云”端努力降本提质

数字经济时代,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基础。

成立于2015年,是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首批核心业务大数据企业,并参与开发了国家首批、贵州首个国家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贵州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构建了可扩展、开放的云操作系统,可支持企业进行智能转型、协同制造和云制造。电器等企业已提供数百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解决方案。

是一家主要从事各类芯片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产品应用于大数据终端、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过去,由于生产线智能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企业一度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采用提供的智能工厂集成平台项目方案后,随着改造的深入,公司近600台生产机器已实现自动化生产。 %。

加入经开区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企业后,通过人工智能巡检、云能源管控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企业不仅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还实现了库存、高效实现了能耗等方面的管理。据统计,经开区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后,已为园区300多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近年来,贵阳市着力打造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企业上云,开展大数据试点示范。两者的融合,提升企业的数字化应用。能力。截至目前,全市两化融合达到61.8,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5.7%,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渗透率7 2.2%。

平台建设方面,2019年以来,贵阳已成功立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项目7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5个,国家级制造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2个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5个。

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_贵州做能耗管理_三级能耗和一级能耗

“数”聚势,强产业生态

把数字经济做大、做优、做快,必须狠抓“两个重点”,加快“一硬一软”两大产业发展。围绕数字产业链、延伸链、补链、强链,贵阳贵安加快三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凝聚数字产业发展动能,努力抢抓新机遇,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2020年12月,鲲鹏云与25家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成立“贵州鲲鹏计算产业联盟”。如今,联盟拥有30多家成员单位,包括本土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包括全国各地的行业巨头,涵盖整机制造、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行业应用等全产业链上下游.

“云鲲鹏将积极推动和推动贵州省与华为的全面合作,在鲲鹏、升腾、鸿蒙、云服务等全产业链与华为合作,加大科技转化力度成就成千上万的人。我们致力于成为贵州省领先的软硬件一体化信息服务企业。”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向京表示,将依托贵州鲲鹏+盛腾核心科技产业,引进鸿蒙+欧拉赋能产业新突破,逐步打造“国内五金生产中心”,加快建立以“鲲鹏”为核心、多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的国内五金生产基地,逐步谋划和打造自有品牌的AI硬件和X86服务器产品产线,争取华为“存储”等硬件产线登陆云鲲鹏,逐步拓展产业链生态。

“下一步,鲲鹏云将积极携手行业伙伴,共建区域生态,吸引鲲鹏计算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落户贵阳,并与政府、华为合作推出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和鲲鹏高级人才培养等活动,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激发行业创新,促进人才培养,加快产业融合,培育壮大鲲鹏产业生态。 向景说。

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_三级能耗和一级能耗_贵州做能耗管理

4月底,贵阳大数据科技创新城又传来好消息。截至4月30日,贵阳大数据科技创新城共有注册企业126家。

“贵阳贵安在落地服务、人才引进、办公条件、当地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公司决定将西南总部设在贵阳贵阳。”是首批入驻贵阳大数据科技创新城的企业之一。永中软件副总经理刘峰表示,入驻贵安后,公司将在贵州建设三个中心,即永中软件。中国软件国家培训中心、西部技术支持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

“能够落户贵阳大数据科技创新城,是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是一家近期入驻贵阳大数据科技创新城的创业型企业。公司负责人任希平表示,公司的核心业务是通过搭建产销一体化平台,对贵州土特产进行包装、宣传、推广,助力“贵州货走出大山”。 “未来,我们将加强校企合作,立足贵安,实现共赢。”任希平说。

下一步,贵阳贵安还将重点建设新创产业生态、鲲鹏产业生态、鸿蒙产业生态、东数西算生态、数据处理与呼叫外包服务生态,加快完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

贵阳贵安立足“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战略定位,奋力前行,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激活数据要素潜力,持续推进深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贵阳日报财经媒体记者李倩、彭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