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天津社区封闭管理首日-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天津社区封闭管理首日

2022-06-04

7日凌晨,天津市河东区大直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暂任)金明启动返津街道户的登记审核工作。此时,街道办事处所在的文华里社区已经关闭了其他出入口,只留下两个主要出入口供居民进出。

6日晚,天津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住宅小区管理的通知》。自公布之日起,全市居民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7日,记者实地走访了部分社区。

“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我们必须有效率”

在天津市南开区金源里小区门口,记者看到3名社区工作人员站在小区唯一的出入口,负责对进出居民进行体温检测,并提醒游客扫描“访客”注册平台”通过微信,填写相关信息。

为了将大数据应用于疫情防控,天津打造了手机微信“访客登记平台”。居民只需扫码并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即可完成访客登记。

小区能耗管理_能耗管理平台_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如果没有这个系统,我们将不得不一一注册。 “在线填写比纸质更准确、更快捷,为我们节省了很多精力。”

“因为小程序是通过微信连接的,除了生产和测试,还需要审批,时间很紧。”天津市政法委智能工作指导处处长梁燕介绍小区能耗管理,小程序4日开始设计制作。工作。 6日,所有的测试和批准都完成了。 7日在各个社区投入使用。

截至7日晚8时,天津市共有4828个社区村完成二维码发布,累计生成发布二维码49593个。全市共接待游客27775人,其中非天津人14406人。

能耗管理平台_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小区能耗管理

“如果我累了,居民会更安全。值得”

从大年三十开始,金铭已经连续15天奋战在疫情第一线。 7日早上6点,他只睡了4个小时,又从床上爬起来,为来津回津人员的扫码登记工作做准备。 “这几天,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聚集性病例,街头压力相当大。”金铭说。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不断出现聚集性病例,天津的疫情防控也下沉到人口基数大、复杂程度更高的基层社区人员。

能耗管理平台_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小区能耗管理

记者看到金明时,他正在《社区返津登记表》上画着什么。他的眼睛因为缺乏休息而有些发红。 “社区已经封闭管理,我们要充分掌握这些数据,要第一时间解决老百姓的需求。”

文华里是一个古老的半开放式社区,有很多出入口。一些建筑物的门甚至面向道路。金明和社区工作人员用挡板封闭出入口,并用粗铁丝固定。 “虽然关闭小区难度很大,但我们还是关闭了所有可以关闭的出入口,只留下两个主要出入口方便进出。对于不能关闭的小区和楼门,我们派专人进行检查,尽最大努力确保社区居民的安全。”金铭说。

小区的封闭式管理,对于小区居民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袁居民女士说:“小区的封闭式管理,既保护了小区居民,也保护了外人,有了这个措施,我们更放心了,也更支持了。”

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能耗管理平台_小区能耗管理

“说实话,这么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我有点累了。但我以前是军人,我能承受,没问题。”金铭说:“累了,居民就更安全了,值得。”

说完,金铭立马投入到在“游客登记平台”上贴二维码的工作中。

“先锋是社区的‘最后一道防线’”

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小区能耗管理_能耗管理平台

面对疫情,社区作为防控第一线,任重而道远。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被社区居民看到了。在天津市南开区三潭西里社区,由社区党员组成的“战疫”先锋队已成为社区的“安全网”。

三潭溪里社区专职党员段家林介绍,该社区日前开始封闭管理。 2月4日,三潭西里自告奋勇组建社区党员抗击“疫情”先锋队,目前先锋队人数已达20余人。

小区封闭管理后,因部分物业人员滞留老家无法返岗,加之值班人手紧张,先锋队队员主动参与执勤。即使连日降雪,他们依然在小区门口等着测体温。 “有些成员白天需要工作,下班后社区会帮助他们。”段嘉琳说。

家住飞云里的老党员苗俊杰就是其中的先驱之一,她主动承担起为社会服务的重任。从2月4日起,每天早上9:00,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小区门口值班。结束后,她还会对她的单元走廊进行消毒。

“社区人手不够,作为老党员,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忙做点工作。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我们是‘最后一道防线’是社区防控的“防线”。苗俊杰说。 (记者尹思源白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