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y e+为南京工业大学搭建综合能源管理平台-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Energy e+为南京工业大学搭建综合能源管理平台

2022-06-05

南京工业大学

e+:南京工业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占地3800亩,在校师生3万余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部署,响应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关于建设能效领跑者的要求在教育系统方面,南京工业大学综合能源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拟将学校建设成为能源综合应用、绿色低碳高效、智慧能源管控示范高校,为全国高校能源综合业务发展提供经验示范。国家与绿色低碳大学建设。

综合能源管控中心系统架构如下:

感知层:通过传感器、智能电表、采集终端的数据采集工业能耗管理系统,将冷热水的电气信息接入数据采集。平台。

控制层:实现数据采集、清洗、转换、加载和预处理功能,以及区域能源站控制功能。

网络层:利用专网光纤、IoRa、4/5G等技术,构建满足智能能源管控系统存量和业务增量信息量的网络。

平台层:实现智能能源管控系统的优化调控、智能分析决策和能源运行管理,提升整个系统的智能运行水平。

e+:基于核心能耗数据的智能分析,通过不同院校的能耗对标,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参考和依据。

系统功能包括五个方面:

完善计量系统:建立学校冷热水精准电计量系统,实现不同负荷单元能耗的计量、统计和分析。

能量流重构:以动态、灵活、物化的方式,虚拟重构校园内冷、热、电、水的能量流,实现对所有能量介质的动态感知。

p>

智能分析预警: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不同类型用户负荷和能耗特征,对不合理能耗进行预警预警。

设备智能运行:通过无处不在的物联网边缘计算功能,构建终端自动化控制闭环,结合智能分析结果,对能源不合理使用进行终端自动化控制,提升水平学校能源消耗得到改善。和管理创新。

系统优化调节:基于对学校海量能耗数据特点的分析,采用柔性调节技术对学校暖通空调、照明等主要能耗负荷进行无创调节。构建包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式风力发电、智慧路灯、光电一体化充电站、太阳能/空气源/地源热泵供暖制冷、混合储能等能源的一体化微电网运营体系。

效益分析

e+将把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能源综合应用、绿色、低碳、高效、智慧能源管控的示范大学。在教育体系上,建设绿色低碳能效领跑者和标杆校园。在社会上,构建泛在、智能、高效、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能源模型工程。

构建能源利用率高、能源供应系统安全可靠、友好便捷的综合能源体系,将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智慧、低碳、绿色、节能的校园。

南京工业大学后勤保障系统智能化水平将大幅提升,实现节能单项节能设备和系统节能的整体优化。建立能源使用分类、明细化、入户计量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提高管理水平和节能效果。通过能耗分析和能耗预警,推动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