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振兴工业经济16条举措
2022-06-16
本报记者赵山
12月14日能耗管理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振兴工业经济运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发布,出台16条措施,振兴工业经济运行,促进工业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包括扎实推进能源安全供应,保障大宗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维护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推动重大项目落地,释放重点领域消费潜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外贸稳定发展,打击企业就业。问题,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等。
为了稳定经济,我们必须稳定行业
中国电子和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产业运营研究室主任乔宝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以来,复工复产工业经济中生产始终走在前列,体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的“压舱石”。但三季度,我国工业经济出现一些新情况,遇到一些新问题,下行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实施方案》的出台,有利于稳定发展预期,激活市场活力,激发工业经济运行活力,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经济是迈向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基础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高质量产业。发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两年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商品价格上涨趋势持续,消费需求疲软,投资减弱,市场预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此时,振兴工业经济运行是稳经济基本盘、畅通经济瓶颈、解决发展困难的关键。稳住产业。《实施方案》堪称“困难时期的产业振兴计划”。说吧。
胡敏表示,《实施方案》的发布意义重大,要求中央11个部门和相应的地方政府部门共同实施,强化责任,主动作为;加强政策预研预判,做好政策储备,充分体现各有关方面思想和行动有效融入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作出应有贡献为搞活工业经济运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施策三大亮点
乔宝华认为,《实施方案》从稳供给、扩需求、强安全、优化环境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政策措施,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稳定了发展预期。重点是以下三点。
一是“放松”合理利用能源促进工业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相关政策,严格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多措并举,切实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的灵活性,确保能源消费合理利用”。产业发展。”这意味着能源消费双控政策将更加科学精准,重点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将更加科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新的可再生能源和原材料能源消费不应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将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二是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实施方案》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缴费保障的落实力度,运用市场化法律手段规范缴费秩序,健全防范化解拖欠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受疫情、洪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以及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有所增加,加剧了企业的紧缺局面。资金和生产经营困难。 《实施方案》的实施,将从政策和制度上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稳定经济发展预期。
三是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帮扶”。 《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筑物资下乡。”在“双碳”目标的愿景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汽车电动化成为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较快。汽车的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的产品下乡,也将有助于激活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