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建筑运营管理院长刘永:写字楼怎么做到零碳和节能?-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COMIN建筑运营管理院长刘永:写字楼怎么做到零碳和节能?

2022-06-23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为积极推动实现国家碳中和愿景和全球控温目标,凤凰卫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将于2021年9月22日至24日举办2021年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 “全球碳中和”主题。和中国。” 本次峰会由凤凰网、凤凰都市传媒、北京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道道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组)、公共环境研究中心(IPE)联合主办。参加气候会议的主席。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联合国常驻协调员常启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涂瑞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等70多位嘉宾参加峰会旨在分享和讨论全球碳中和、企业气候雄心、绿色金融、能源转型、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等话题,旨在汇聚各方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响应的积极性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战略规划、技术应用、成果展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中的知识共享和国际交流。

中铭建筑运营管理学院院长刘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圆桌对话中强调,中国现有建筑400亿平方米,其中95%为高能耗建筑- 消费建筑。比例已超过33%。在运营管理层面,能源消耗占整个运营成本的40%以上,电力占能源消耗总量的70%。

智慧写字楼能耗管理系统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超低能耗示范楼

写字楼如何实现零碳节能?刘勇说,有两种手段,一种是管理手段,实现“精准运营,智慧管理”;二是技术手段,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更多的节能效益。

以下为刘勇讲话实录:

嘉宾主持人周小柱:大家好,我是道大气候变化促进中心项目经理周小柱。很荣幸主持此次圆桌对话,与在场的各位专家共同探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潜力。

刘勇:大家好,我是中建运营管理的刘勇。我们公司简称COMIN中国。主要目的是通过教育、活动、信息、咨询、认证、评价、标准等,为商业建筑的业主和管理者提供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最终确保项目保值增值。

所以多年来,我们推出了很多标准。比如我们和成都市建筑促进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标准,那就是《写字楼最高评价标准》。而这个标准即将成为北京的地标。同时,我们还发布了《智慧建筑运营管理注册评价标准》等行业标准。今年年底,我们还将发布《中国建筑运营管理白皮书》。

因此,我们在全国拥有近16000名个人会员,还有远洋地产、凤凰中心等近2000家企业会员是我们的支持会员。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业主和管理者提升自身价值,让我们的建筑更有生命力,谢谢大家!

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超低能耗示范楼_智慧写字楼能耗管理系统

嘉宾主持人周小柱:能否请专家根据您刚才介绍的专业领域选择一个角度与您谈谈,建筑生命周期中哪些环节最值得深入挖掘碳排放潜力?

刘勇:大家好,我们叫运营管理学院,所以我们专注于运营管理,尤其是写字楼。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数据和案例,我们的写字楼是如何做到零碳节能的。

你可能知道,我们现在在中国现有的建筑有400亿平方米,其中95%是高能耗建筑。我们的建筑占中国总能耗的 33% 以上。回到运营管理层面,大约能源消耗占整个运营成本的40%以上。在这个能源消耗中,我们有电、热、天然气和水资源,其中电占了总能耗的70%,那么我们写字楼需要做的就是省电了,如何省电呢?我们有两种手段,一种是管理手段,一种是技术手段。

超低能耗示范楼_智慧写字楼能耗管理系统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让我举一个管理方法的例子。我们最近在圈子或者写字楼行业有一个运营管理口号智慧写字楼能耗管理系统,叫做“精准运营,智慧管理”。如何进行精准操作?说到我们的空调,好的写字楼会根据外面的温度开空调,但是一般写字楼或者管理不善的写字楼会定时在8点30开空调,然后关掉下班后5:30。但外界温度不同,所以开放时间应该不同。我们一些非常优秀的管理者,经过几年的大数据对比研究分析,一般把室外温度定在25度,九点就定了。半开空调,

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其实在写字楼里住了一晚,温度已经比较低了。如果及时开启新风系统,办公室内的浑浊空气排空后,早晨的气温也会降低。如果室外温度是38度,6点开新风系统不需要7点开空调,8点开空调的效果是相同的。仅这一点,我们就有一个比较好的写字楼,一年可以节电10万度左右。精准操作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大数据分析上才能准确,而且我们必须在每台设备开机的时候都非常准确。这是精确的操作。

我给你举一个智能管理的简单例子。北京商业写字楼每平方米年用电量约为90-1170千瓦时。如果你的办公用电量能控制在100以下就很好了。我们有会员,深圳大厦通过智能管理和智能运营,可以达到每年每平方米89度电。我们到现场进行了评估,很明显这是智慧管理的典型代表。如果去深圳,不妨到那里参观学习,还是很精彩的。

现在写字楼与居民签订绿色租约,就是帮助用户节约能源,告诉他们如何节约能源,提高他们的节能意识,这也是一个更好的措施。

后者是技术阶段,我也举几个例子。我们在做空调冷却器的时候,通常会在上面安装一个清洁球形装置。这个球形装置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冷凝管大一点的软球,它在冷凝管内每40分钟旋转一次,去除水垢和污垢,确保冷凝温度控制在0.1-0.以内4摄氏度的范围内,正是这种设备每年可以为我们节省5万度电。但是我们现在有很多变频设备。在空调上安装变频设施,通过回水和出水的压力控制,每年可节电6万多度。

再以国贸三期A期为例。刚才林博士还说,用汽车充电也是用汽车充电电池。通过移峰填谷,大量此类充电电池在谷底充电。当达到峰值时,可充电电池满载放电,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和电费。还有他们开发的国茂使用的MBR平板膜污水处理系统。使用该系统后,不仅实现了污水零排放,而且每人每年可节约水资源约120万。它是一种应用于玻璃或建筑物外墙的纳米涂层,可以自动清洁。与它相比,在这里粘贴它非常快。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节能。这些新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许多节能效益。

主持人周小柱:刚才专家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视角。个人觉得非常的没完没了。最后请各位高手用两三句话补充或总结一下刚才的内容。

刘勇:我觉得零碳环节最缺人才。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只有27%可以在北京使用。如果我们能够提高一些专业和专业,我们可以在零碳方面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