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拯救你的生命,让你生病。新风技术能否改变这一切?
2022-07-02
【杂项】三伏天出现在小树和初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三伏”中的“福”是指“福邪”,即所谓“六邪”中的夏邪。今年进入伏特的时间是7月16日,再过几天就是“中伏”了。相信大家最近都被这种高温天气明显整过。
什么是空调病?
幸运的是,空调很受欢迎,几乎在办公室、商场、餐馆和家庭的每个地方都可以找到。然而,虽然我们常说,夏天的生命是空调给的,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烦恼,最常见的就是患上“空调病”。
一般来说,长期暴露在空调环境中引起的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痛等症状称为空调病或空调综合症。但实际上,医学上不存在“空调病”。这是社会学诊断的疾病名称。通常,任何与空调有关或由空调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称为“空调病”。
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在有空调的环境下,空气循环比较慢,二氧化碳浓度高,空气湿度低,室内外温差大,会导致呼吸道、关节肌肉、神经系统等疾病。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等,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患病几率较高。
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经常开窗通风,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在公司实施这种方法,必然会造成大量的空调损耗,大大增加空调的运行负担,增加耗电量。
如果是在家里,白天没问题,每隔几个小时开十分钟窗也不难,但问题是家里的空调大多是晚上睡觉用的,我们拿不到凌晨三四点起床空调新风属于能耗管理吗,打开窗户呼吸。
新鲜空气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空调等行业的专家当然也知道消费者有这个痛点,所以一直在寻找解决方案,而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新鲜空气。
我这里所说的新风是指两种设备,一种是独立的新风系统或新风机,一种是新风空调。两种设备的共同作用是实现室内外空气循环,即通风换气,无需打开门窗。
许多高档写字楼和商场都使用新风系统。它的原理很简单。是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过滤后输送到室内,将室内的脏空气排到室外。包括我们经常看到的排气扇和通风管道,你可以把它们理解为一个简单的新风设备。在家用新风产品中,新风机类比较受欢迎,效果肯定不如大型新风系统,但安装更方便,价格也更便宜。
新风空调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其实这个功能很早以前就出现在一些空调上,但由于技术、能耗等原因,逐渐从空调上消失了。
直到最近两年,一些品牌才开始推广新风空调,比如海信就在两天前发布了几款新品。而今年4月份,我也有幸体验了海信的新风空调产品,体验还可以。
新风尚不完美,需进一步突破
新风系统和新风空调虽然都可以解决通风问题,但在冬夏季室内外温差较大的使用场景下,都暴露出相同的矛盾——冷热交换。
新鲜空气需要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室内,但夏季和冬季室内外温差巨大,吸入的空气必然会影响室内温度。想象一下,如果是夏天,房间里空调和新风都开着,一个吹冷风,一个吹热风,不仅影响室内温度,还让空调保持在高负载运行状态。
针对这个问题,高端新风系统会内置热交换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远大推出的SG系列新风机组内置热交换系统,最高可提供80%的热交换效率,影响空调的使用。更小。
但该品牌的中低端产品大多没有热交换系统,所以只能在夏天牺牲空调的电费。
上面提到的新风空调的原理并不复杂。它通过新风管道连接室内外,实时引入室外新风。这种形式也必须没有热交换,所以空调一打开耗电就会增加。好在新风空调的新风量普遍较小,所以影响没有独立新风机组大。
没查到有没有这样的新风、热交换、空调三种功能的装置。从功能上来说,一定是最完美的,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是,即使有这样的设备,价格也一定是极其昂贵的,大多数消费者买不起,意义不大。
一般来说,要达到最佳的空调体验并不容易。既要保持室内外空气循环,又不影响空调的能耗性能,所以我个人认为核心是如何做好新风的热交换系统。做好工作,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效率。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想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