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楼宇建设空调智能管控系统,一栋楼每年空调节电约1.5万度电
2022-07-11
近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合肥超额完成了提高公共建筑能效的国家重点城市建设任务。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从今年4月起,需要进一步提高全市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一座建筑每年可节省约 1.50,000 千瓦时的空调电力
在合肥科技产业园,看似普通的A6楼,其实隐藏着一个“谜团”,但这座楼实际上是提高公共建筑能效的重点城市改造示范工程。城市。
A6楼作为老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达到26217平方米。通过实施空调、照明、供水、电梯等一系列节能改造工程,增加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能源监控系统的建设,科学管理实现了建筑能耗,与以前相比空调新风属于能耗管理吗,建筑能耗大大降低。大楼内建有空调智能管控系统。据测算,夏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空调系统节能率可达5%左右,空调年用电量可节省约1.50,000 千瓦时。
2017年,合肥获批为全国公共建筑节能提升重点城市。为此,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建设和配套能力建设,激发公共建筑业主和企业提高能效的积极性。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合肥市全力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已超额完成国家重点城市提高能效建设任务的公共建筑。据统计,共实施和完成节能改造项目57个,面积193.16万平方米,平均节能率18.47% 共安排财政奖励补贴2.396.07万元,节能改造资金社会投入92亿元。年节能总量相当于11223.94吨标准煤。
超静音门窗等高科技产品将逐步应用
权威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左右。其中,外墙门窗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一半。因此,作为建筑节能的关键,需要注意提高外墙门窗节能技术。
目前,合肥大部分高层住宅小区的窗户都是双层中空玻璃。一些高科技公司已经在尝试开发和制造三层甚至四层的新型玻璃,以提高节能和隔热性能。
“我们正在开发一种四层玻璃窗,具有很强的隔热性能,可用于被动房。相当于夏天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在室内保持26℃的凉爽感觉,消耗的能源更多。会变得很小。”研发总监侯林燕介绍,可以预见的是,节能门窗、超静音门窗等高科技产品将逐步应用到合肥的生活中。未来的人。
展望: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合肥市始终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全面推进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
为推进建筑节能,合肥作为国家省会城市,发布了首部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合肥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符合绿色建筑法规。标准设计和建造。全市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将从2017年的33.5%快速提升至2021年的93.4%。2022年,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将获批为省级城乡绿色发展示范市(低碳区)。
此外,合肥对建筑节能市场进行严格管理。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75%节能设计标准。下一步,我市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高建筑设备能效,大力推广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促进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的大规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