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区:数字赋能崛起智能工厂-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包头稀土高新区:数字赋能崛起智能工厂

2022-07-14

从充斥着大量纸质文件的管理流程、产品管控数据不准确、各工厂系统数据无法对接、产业链上下游无法协调,到自动化生产、检验、仓储等环节的数据采集与互联,投资 260万元专项资金,利用5G网络、传感设备安装、研发协同智能制造等智能技术建设“智慧工厂”平台。异常提醒,节省人工成本10%,成品质量追溯100%,良品率从90%提高到95%。

“目前,企业拥有生产设备自动化、公共服务平台化、生产过程透明化、能源管理精细化、质检管理标准化、设备管理科学化、仓库管理数据化、供应管理高效、辅助决策。可视化的‘智能工厂’功能。”英斯特磁业副总经理范立忠高兴地说。

随着工业互联网、5G、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加速发展,中国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展开创新,推动自身及产业转型升级。

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核心,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目标,去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深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按照包头市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强化经济发展新引擎战略布局”,积极引导企业应用协同设计、生产计划、质量追溯、设备维护等工业互联网技术。

稀土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局局长刘玉生告诉记者,高新区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带头推动产业创新应用自治区互联网,初步构建了高可靠性、广覆盖、低延迟的稀土新材料工业互联网体系。

“目前已培育和认可15家稀土新材料工业互联网技术服务商,应用工业软件和APP45个,工业互联网应用模块240个。300多家企业完成了“上云”和181家工业企业‘上云平台’,培育引进60多个云计算和大数据项目。”刘玉生说。

记者了解到,稀土高新区还与稀土高新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工业互联网建设、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工业数字生态系统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智慧园区建设、人才培训与交流,为华为云、华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自主软件创新等提供技术支持、咨询、培训、云解决方案推广等一站式云服务。

那么,稀土高新区的传统产业如何在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突围发展?

近日,随着智能质检平台上线运营,英斯特磁与中国联通联合打造的稀土高新区首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正式落成。依托规模优势、先发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 与中国联通强强联手,将5G技术应用于机器视觉质检场景。通过在检测设备上部署工业相机、激光扫描仪等质检终端,嵌入5G网关设备,实时采集产品质量高清图像;使用5G网络传输,对比系统中的机型要求,判断产品是否合格,是否实现缺陷。实时检测并自动报警,有效记录缺陷信息,为质量追溯提供数据依据。

绝非巧合。开发了“云视界”智能终端和在线能耗监测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能耗的数字化管理。一个受欢迎的好处。投资88.03万元对生产管理系统和抛光粉砂光工艺进行自动化改造,实现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人工成本降低30%锻造厂能耗管理系统建设成本,设备维护成本降低20%,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10%,材料损耗降低10%。

如今,“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稀土高新区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智力”飞跃。

截至目前,稀土高新区已推动31家企业顺利完成工业互联网建设。企业已接入1000多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45个工业软件和APP实现基础数据。对人员数据、设备数据、能效数据、经济数据、安全数据等六大类企业数据的采集和汇总,为推动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

“我们计划用一年时间全面推动更多稀土新材料企业完成工业互联网建设,再用两年时间将工业互联网应用到有色金属和高技术两大主导产业。终端设备制造,最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互联网。企业工业互联网系统全覆盖;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不断聚集创新资源,加强数字科技生态系统建设,努力将稀土高新区建设成为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智能制造示范区、自主软创新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示范区和数字经济示范区。”刘玉生说。(记者刘向平,实习生贾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