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琼海市事业单位节能规划(2009年-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关于印发琼海市事业单位节能规划(2009年

2022-07-18

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琼海市事业单位节能规划(2009-201年)的通知0)

海府办[2009]42号

所有相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琼海市事业单位节能减排规划(2009-2010年)》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实际执行。

2009 年 4 月 27 日

琼海市事业单位节能规划(2009-2010年)

为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能源条例》 《事业单位节约》(国务院令第531号)和《海南省实施《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09]5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本规划所称事业单位,是指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组织,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资金。

一、公共机构能源使用状况

近年来,全市事业单位积极开展节能工作,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增强,节能措施逐步到位,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控制得很好。但从整体上看,我市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总量偏大、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据统计:2008年末,我市共有事业单位(含高等院校、医院)272个,总建筑面积1平方米,能源用户70785人,公交车492辆。 2008年全市事业单位总用电量967.8116万千瓦时能耗定额管理制度,人均用电量136.7千瓦时,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19千瓦时,比2005年增加27.。@9.7%,15.6%,22.6%; 160.1698万吨水,22.人均6吨水,比2005年增长22.8%,<@9.3%;总油耗173.1509万升,其中公务车总油耗16<@9.9429万升,单车年均油耗3454.1升,比2005年分别增长40.2%、40.4%、22.6%。2008年仅水、电、油成本就高达为1.938.2352万元。通过对全市事业单位能耗情况的调查发现,我市事业单位的节能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用能设备能效水平低。我市各级事业单位用能设备能效普遍偏低,如使用高效能节能灯 电梯等大型电气设备普遍不采用节能技术;办公设备管理粗放,电脑、复印机、打印机选型不符合节能高效的要求; 公务用车依然存在超高能耗。

(二)节能管理体制和制度有待完善。全市事业单位未设立专门的节能管理岗位和专职人员;节能定额和支出标准事业单位尚未确定,节能审计工作尚未建立,能耗统计制度仍有待完善,缺乏有效的能源报告制度和节能考核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节能管理、节能改造、节能应用等方面尚未建立约束机制,节能管理工作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三)节能技术推广应用还不够。由于缺乏鼓励推广节能技术的政策和支持体系,先进适用能源的推广应用-公共机构节能技术并不普遍。同时,节能信息的匮乏也影响了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四)既有写字楼节能改造任务艰巨,我市各级事业单位既有写字楼基本未采取任何节能措施,保温性能不佳。差,传热系数高,能耗大,大部分集中供电、供水的写字楼尚未实现能耗的分户、分类和分项计量,能源-节约改造资金量大,任务艰巨。

(六)节能意识有待加强。我市各级事业单位部分单位对节能工作重视不够,宣传教育不够深入,节能技术改造进展不快,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干部员工尚未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缺乏节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浪费能源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南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事业单位节能条例》,核心是提高事业单位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能事业单位的目标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科学管理,加强宣传。 ,积极推动我市事业单位节能工作深入开展,逐步改善事业单位能耗现状,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全市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

(二)基本原则

按照系统节能的总体思路,贯彻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并重的方针,坚持力所能及的努力相结合,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长期规划,宣传贯彻与大力实施相结合,日常节约与源头控制相结合,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约束与激励相结合,领导干部领导与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实现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主要目标及节能指标

(一)主要目标

通过不懈努力,不断落实事业单位节能管理基础,逐步建立事业单位节能量化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完善事业单位节能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构建和完善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协调运行的事业单位节能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事业单位节能长效机制;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力争全面完成事业单位节能灯、节水器具、空调节能改造。到2010年,初步形成了科学的节能管理体系,保障了事业单位节能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二)节能指数

在2008年的基础上,到2010年实现以下节能目标:全市事业单位年用电量(kWh)和人均年用水量(吨)均下降10%以上,年下降幅度不低于5%。 %。其中,单位建筑面积年用电量由1<@9.03度降低到17.13度,节能灯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人均年用水量从22.63吨降低到20.37吨,节能卫浴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公务用车年均油耗由3454升增加到3109升。力争创建一批节约能源(节电、节油、节水等)试点示范单位。

各系统、各部门、各镇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节能目标并加以落实。

四、节能工作重点领域和环节

事业单位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能源消耗范围广,节能管理跨度大。我市事业单位节能工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扎实进行能耗统计

1、 对现有办公楼进行分计量改造。全市事业单位办公楼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先易后难、点对点、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快既有办公楼电能计量设施改造。逐步实现能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确保能耗。准确完善的数据统计。 2010年底前,集中供电、供水的写字楼,如能分户改造的,应按单位安装独立的水表、电表,实现每户一表,确保准确、准确。完整的能耗数据。

2、积极开展能耗调查。做好2005-2008年全市事业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全市事业单位能源消耗基数。

3、建立能耗统计管理平台。根据全市事业单位能耗普查统计数据,建立全市事业单位能耗数据库,并定期维护。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市事业单位能耗管理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平台,并根据能耗情况,适时对部分高耗能单位进行专项排查,不断提高全市事业单位能耗管理效率。我们城市的公共机构。推动全市事业单位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二)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应用

1、加快用能设备节能改造。逐步淘汰高耗能空调、电脑、打印机等电器设备;对高耗能空调、电梯等耗能设备,在综合考虑性价比的基础上,采用变频调速、无功补偿等节能技术,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源效率水平。

2、积极应用新型节能产品。大力开展事业单位“绿色照明”行动,淘汰高耗能灯具(包括T12直管荧光灯、白炽灯),代之以节能灯;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应安装相对成熟的节能技术。延时开关或感应开关等自动控制装置可消除常亮现象。逐步将事业单位办公区域的水龙头、洁具更换为节水器具,杜绝跑、跑、滴、漏、长流水现象。 2010年底前,市政事业单位要逐步完成节能灯、节水器具的更换或节能改造。

(三)做好事业单位建筑节能工作

1、做好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和全过程监管。全市事业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全面执行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提高保温性能,减少采暖、制冷、和照明能耗。建设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健全公共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各阶段的节能跟踪管理制度,加强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监管;积极组织开展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在高级事业单位办公楼开展试点示范。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兼顾节能投资和效益,对建设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建设。

2、加强既有写字楼节能改造。加强建筑能耗监测、统计、审计和宣传,根据我市不同建筑特点和不同能耗类型的事业单位,制定市事业单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逐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对既有写字楼进行节能改造试点和节能改造。示范,积极做好试点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好市政事业单位既有办公楼节能改造设计审查备案和竣工验收备案工作。鼓励事业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事业单位在选择物业服务企业时,应考虑其节能管理能力,物业服务合同必须明确节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四)提高办公设备的节能效果

全市各级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空调室内温度控制规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提高空调运行管理水平。电梯系统应实施智能控制,合理设定电梯开启次数和时间,加强运行调整和维护。写字楼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控制装置,严格控制建筑外泛光照明和外装饰照明。 重点监测网络机房等部位的能耗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降低空调、电脑、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

(五)做好事业单位车辆节能工作

1、加强公务用车配置管理。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置和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控制公务用车的设置和规模,优先购买节能环保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加快淘汰高油耗和超标排放的车辆。

2、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健全市级公务用车档案,落实自行车能耗核算,定期公示公务用车油耗。加强公务用车动态管理,对公务用车采购、检修、报废更新、能耗等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公务用车效率。

(六)加强事业单位节能采购管理

1、 实施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和执行机构应当按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节能环保产品优惠采购。通过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管理,完善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

2、扩大政府节能采购范围。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和实施机构要将工程和服务采购纳入政府节能采购,逐步扩大政府节能采购的实施范围。对空调、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照明产品、水电等办公设备产品,依法优先采购或强制采购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节能产品、技术和服务征集制度,建立跟踪、监测和评选机制,推广先进节能产品和技术。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节能工作组织管理制度

1、完善事业单位节能工作领导班子。为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办公厅、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审计局、人事劳动保障局、建设局、科技和信息产业局等单位已被确立为团队负责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决策机构,负责决策、领导、组织和协调我市事业单位节能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局。为执行机构,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及相关协调工作。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建立本单位事业单位(制度)节能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设立相应机构。为加强信息沟通和业务往来,建立全市事业单位节能联络系统。 2009年5月8日前,各单位将负责事业单位节能工作的领导、工作人员、联络人员、联系电话向全市事业单位节能工作汇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全市事业单位节能联络员会议,研究安排有关工作,交流工作情况,监督工作进展。各单位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市级节能事业单位的联络沟通。

2、建立公共部门节能工作网络。事业单位节能工作涉及单位多、范围广、管理难度大。为确保节能工作有效开展,事业单位要根据单位性质实行分级管理,构建完善的节能工作网络。在市节能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全市事业单位节能工作的组织实施;在市政府办公室的指导下,各政府部门负责系统内事业单位的节能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

1、 大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各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在本单位和本系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宣传活动。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事业单位节能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和意义,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国家条件,增强节能意识,增强节能意识。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让大家崇尚节俭,形成可耻浪费、光荣节约的良好风尚。

2、搭建节能工作交流平台。要利用工作座谈会、表彰会、节能技术、产品推介会等形式,促进事业单位节能工作和信息交流,激发干部职工节约能源的积极性,增强节能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要及时通报我市事业单位节能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宣传各单位在资源节约方面的先进经验。

3、做好节能培训。市政府办公厅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技术和信息优势,分阶段、分批对我市事业单位物业管理人员和能耗统计人员进行节能知识培训,做到提高现有节能管理水平。同时,各事业单位单位要定期开展能源教育和日常节能技术技能培训,培养广大干部职工良好的用能用水习惯,形成“大家节约、保存一切,无处不在”。

(三)加强节能体系建设

1、建立能耗统计和报告系统。各级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完善能耗统计和管理制度,畅通能耗统计渠道,确保专人按规定如实记录能耗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做好及时报告能源消耗。市政府办公厅要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切实做好全市事业单位统计报表、台账基础工作的布局、实施和数据汇总分析工作,为提供依据。为全市事业单位制定节能政策和目标。

2、建立事业单位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市事业单位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事业单位能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能耗指标。在不同的行业和系统。财政部门根据能源消费定额制定能源消费支出标准,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指导事业单位加强能源支出核算,从源头控制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能源消耗定额在规定范围内使用能源,加强能源消耗支出管理;能源消耗超过能源消耗定额的,应当向市事业单位节能领导小组作出说明。

3、建立节能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市政府机关每年将事业单位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落实到各单位。各单位和系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系统能耗特点和上年度能耗状况,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管理或节能改造措施,确保实现节能目标。

各单位负责人和系统主管部门全面负责本单位和系统的节能工作。各单位(部门)要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落实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本单位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和用能系统操作规程,加强运行调整、维护和检查用能系统和设备,促进低成本能源消费。成本,无成本的节能措施。关键用能系统和设备的操作岗位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市事业单位节能领导小组要研究制定事业单位节能考核评价办法,对全市事业单位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并报告评估结果。将节能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事业单位负责人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与其他综合考核挂钩。

(四)加强节能监督检查

1、做好能耗宣传。在规范能源消耗统计报告的基础上,每季度向社会公开市政事业单位水、电、油气、车油和维修费用的消耗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公示后“跟进”机制,加强公示数据分析通报、能耗异常反馈处理等,使公示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2、强化节能检测处理。 The - group of shall the of - of at all in the city. For that use in of and cause waste, they shall issue - in a and order them to make a time limit; if they fail to make the time limit, they shall be and the of the shall be to law by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