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2022-07-23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_能耗监测管理平台_能耗监测平台

图片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系统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发高科[2021]2021号) 709能耗监测管理平台,如下)。 《方案》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的全国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全国算力网络体系。

能耗监测平台_能耗监测管理平台_能耗监测管理系统

图片

《规划》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全国算力网络枢纽节点(以下简称“全国枢纽节点”),重点推进数据中心布局、网络、电力、能耗、算力、数据等总体规划。全国综合算力网络是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通过全国枢纽节点,规划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引导大型数据中心适度聚合,形成数据中心集群。集群与集群之间,建立高速数据中心直连网络,实施“东西方”工程,支持大规模算力调度,构建面向数据流的算力网络新格局。其中,全国枢纽节点建设重点如下:

全国枢纽节点的重点任务

1.加强绿色集约化建设

以数据中心集群布局为抓手,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强化节能降耗要求。在数据中心推广使用高密度集成高效电子信息设备、新型机房精密空调、液冷、机柜模块化、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模式。在满足安全运维的前提下,鼓励使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作为储能和后备电源装置。加快老旧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完善涵盖电能利用效率、算力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指标的数据中心节能综合评价标准体系。

2.推动核心技术突破

增加服务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分布式计算与存储、数据流模型等软硬件产品的规模化应用。支持和推广大数据基础设施、分布式数据操作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平台级原创技术。组织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技术共同体等力量,开展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合作,提升大数据全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网络连接速度

构建数据中心集群之间、集群与主要城市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优化通信网络结构,扩大网络通信带宽,降低数据周转时延。建立数据中心网络监控体系,促进数据中心与网络之间的高效供应对接和协调发展。在全国枢纽节点内建立合理的网络结算机制,降低长距离传输成本。以数据中心集群为重点,稳步有序推进新型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建设,促进互联网企业、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等多方互联互通。

4.加强能源供应保障

推动数据中心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支持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站的数据中心集群。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范围,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支持数据中心采用大用户直供,拉动专线,建设分布式光伏,提高可再生能源用电量。保障数据中心水土资源。

5.加强能耗监测管理

建立完善的数据中心能耗监测机制和技术体系。加强数据中心能耗指标统筹规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数据中心集群分配能耗指标,鼓励通过能源使用权交易方式分配能耗指标。探索开展跨省能源消纳和利益共享合作。鼓励数据中心在完成最低消费责任权重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激励消费责任权的目标。

6.提升算力服务水平

支持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整合内部计算资源,对城区集群和数据中心进行综合调度。支持在公有云、行业云等领域发展多云管理服务,加强多云之间、云与数据中心之间、云与网络之间的综合资源调度。支持建设综合接入综合验证环境,进一步打通跨行业、跨地域、跨层次的计算资源,构建计算服务资源池。

7.促进数据有序流动

搭建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政企数据融合应用等数据流通共性设施平台,建立健全数据流通管理体制机制。试验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技术模型,构建可信数据流通环境,提升数据流通效率。探索数据资源的分类和分类,研究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

8.深化数据智能应用

开展一体化城市数据大脑建设,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运行监测、社会服务与治理、交通、生态环境等领域提供大数据支撑。选择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市场监管等突发事件应急场景,开展“数据靶场”建设,探索不同应急情况下数据利用规律和协调机制。

9.保障网络数据安全

完善海量数据聚合整合、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安全技术的风险识别与保护技术、数据脱敏技术、数据安全合规评估与认证、数据加密保护机制及相关技术监控手段措施,确保业务稳定和数据安全。加快建设国家互联网数据中心、云平台等数据安全技术监控手段,提升敏感数据泄露监控、异常数据流分析等技术支撑能力。

保障措施

1. 加速实施

有关地区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和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部门,抓紧制定全国枢纽节点建设规划,统筹推进数据中心一体化集约建设,细化绿色发展目标,并明确数据中心集群的布局、选址、规模、组网、用能、数据中心绿色节能等建设准入标准,提出深化计算资源互联互通和调度的政策改革措施和重大项目建议。各行业,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应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国家能源局报告。

2.加强政策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组织相关评估机构和专家,加强对相关建设规划的评估指导。加大政策协调和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政策试点和项目试点优先在国家枢纽节点开展。围绕国家枢纽节点,重点布局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等网络设施。对符合条件、纳入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范围的建设项目,积极协调安排能耗指标,给予适当支持。依托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对政务大数据中心布局的指导。对国家枢纽节点开展综合发展质量评估。

3.加强工程支持

组织开展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重大示范工程,在数据中心直连网络、综合算力服务、数据流通与应用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支持重点服务器芯片、云操作系统等关键软硬件产品的大规模应用。支持发展“东方数字与西方计算”示范工程,深化东西方算力协同。支持大数据中心相关技术平台开发、资源访问调度、行业应用等共性技术和机制的集成验证。

数据摘自:《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系统算力枢纽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