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这所中国名校开启了未来智慧校园OMO教学与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2-07-26
“学术界对基础教育阶段OMO模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以OMO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为抓手,积极探索未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模式,特别是教学管理模式,将为学校改革创新思维、敢于创新提供契机并承担责任。”
2020年8月28日,在第五届中国教育智库年会暨会前研讨会(上海站)上,北京101中学副校长陈德寿分享了他对“OMO教学与管理”的思考问题”这是相关研究进展时的情况。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教育领域出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2020年6月末,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委托北京101中学,以北京101中学教育集团为研究基地,依托超过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100家联盟学校,与中国对接智慧校园建设。结合小学应用,开启了未来智慧校园OMO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
本次座谈会上,课题组主要负责人陈德寿拆解了本课题的部分知识点,分阶段分享了研究进展。
北京101中学“OMO教学与管理项目”副校长
主要负责人为陈德寿
1
在线、数字化和智能!
OMO模式未来将经历三个阶段
“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或必须适应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刻不容缓;我国5G技术应用位居世界前列,为我国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智慧校园逐渐取代数字化校园,逐渐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科技与教育充分融合,广泛应用于教学;学生教育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在线技术手段为提高纯线下模式的效率,在线学习可以满足多样化需求,深化学习效果;同时,学习过程的可视化也让家长可以随时体验监督,提升整体用户体验。
OMO教育模式未来需要经历线上、数据、智能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基础是数据。学生在校时间最长,学习数据最多,信息化建设也将更加完善。
2
我国智慧校园发展现状:
信息孤岛严重
面向未来世界,学校需要培养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需要“4C”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过去是以教学为基础的,现在是以学习为基础,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但不得不说的是,智慧校园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有一定的成绩:
1.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2.部署更多业务系统。
(二)缺乏规划,严重的信息孤岛:
1.技术架构各不相同,信息和数据没有统一的标准;
2.系统间数据不能直接共享交换,导致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实时性无法保证;
3.进入不同的系统,需要记住多个URL、用户名和密码,管理和存储多组应用用户名和密码对安全也是不利的。
(三)缺乏合适的运营管理模式:
1.缺乏科学实用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2.信息系统管理员团队不健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小学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国外研究现状
2009年,全国教育技术总监协会和美国Title I 协会联合编写了《学校技术工具资源指南》,从技术架构、软件和资源、在线协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和规划和编辑工具等,描述智慧教室软硬件资源的配置,为师生在教学中使用的工具和软件提供指导。
2010年,美国制定了《洛杉矶社区学院学区影音智慧教室信息技术标准》,内容涵盖物理环境、信息设备以及相关软件系统的配置和标准。
国外智慧校园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三个:
一是新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例如,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课程的马里斯特学院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智慧城市框架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例如挪威科技大学制定了《2060年校园发展愿景》。
第三,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智慧校园应用,如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利用建筑节能模型,打造了低能耗的智慧教室。
(二)中国研究现状
从国内研究来看,以“智慧校园”为主题词,在CNKI上进行了文献检索。 2011年3月10日至2020年7月13日,共发现相关论文1968篇。文章。国内最早建设智慧校园的高校有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00所高校已建成智慧校园。
以下结论是从文献计量和深入内容分析的各个方面得出的,仅供参考:
一是智慧校园的主题研究逐年火热,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研究团队逐年壮大,但活跃作者不多。大多数学者单独做研究,尚未形成团队合作。
第三,从研究的主体构成来看,大学、职业院校和研究机构是现有研究的主要三类单位智慧校园能耗管理系统,中小学对此课题的研究很少。
p>
第四,智慧校园的整体设计和系统架构研究较多,但智慧校园的实施、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智慧校园主题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发表的学术论文屈指可数。
4
智慧校园特色:
实现精准管理、精准教学、精准学习
“智慧校园”是中文名词,而Smart等在国外文献中并不多见。是中国教育信息化研究人员为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教育产业特点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
具体而言,智慧校园是指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学与教效果为目的。集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于一体,感知、智能、数据、网络、协作全面,对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
01
智慧校园的核心理念
是“智慧”。 “智”简单地表示聪明、聪明等(在汉语词典中引用)聪明、聪明、足智多谋、聪明,能够快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事物的能力。更具体地说,它由知识系统、知识系统(包括方法和技能系统、非知识系统等)、观念和思想系统、审美和评价系统(闭环反馈系统)等内容组成。
智慧校园是智慧校园,即具有快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教育(事件)的能力,包括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方法和技能体系等,观念和思想体系、评价体系、辅助决策。
02
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
数字校园和智能校园是有区别的。数字化校园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包括网络、计算机、数字信息平台、信息和知识资源的集成与共享,实现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数字化。就是解决信息化的校园环境。
智慧校园是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强调教学、科研、校园生活和管理的数据采集、智能处理,为管理者和各类角色提供智能数据分析、教学智能需求服务环境。应该包括“智能环境、智能学习、智能服务、智能管理”等内容,这里应该强调“智慧”和“智能”。
03
智慧校园的核心理念
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智能满足校园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功能服务。
1.关注用户。学校是关于学习的。
2.瞄准需求。这里的重点是用户的需求,而不是设计师的需求。这意味着技术能否用于我们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需求。
3.实现个性化功能服务。
4.科技让校园充满“智慧”,科技的作用和作用无可替代。
04
智慧校园建设的内涵
校园信息化建设呈现智能化、多元化应用趋势。各种技术和应用正在交叉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综合智慧校园时代已经到来。
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开发过程是:
一种是传统校园,主要是纸质和手工;
二是电子校园,主要是纸质、计算机、局域网和单一应用;
三是数字校园。技术发展非常成熟,有电子化、分布式、互联网、IPV4、宽带网络、多应用单控;
第四,在建设智慧校园之前,将成为智能、云计算、3G/LTE/IPV6、物联网、全应用、互动的校园。
05
未来校园的构成
未来的校园会是什么样子?
一是智能平台,统一数据中心、身份认证、门户中心;
二是智能环境,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绿色物联网系统;
三是智慧教学,有智慧的教学环境和智慧的教学应用;
四是智慧管理、轮班管理平台、学生综合评价、学生职业发展、教师培训平台、校园综合管理;
五是智慧服务、智慧校园生活、智慧报告厅、视频会议室、特殊场地(天文/校史)。
这是未来校园的基本组成部分。
06
智慧校园的三大核心特征
一是可为师生提供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第二,可以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集成到学校各个应用领域,实现互联互通;
第三,它可以为学校和外界提供一个交流和感知的界面。
智慧校园建设的特点是随时随地为所有人服务。
07
从技术角度:智慧校园建设的特点
包括应用系统、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等,是互联与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智慧校园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构建智慧校园学习、生活和环境。将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生活充分融合,实现校园管理智能化、校园生活一体化、校园设施数字化、课堂教学生动、家校沟通无缝。
用大数据改变教育,实现精准管理、精准教学、精准学习。
5
OMO 教育模式:
创建一个新的学习场景
教育领域的OMO,简而言之,是多场景融合、校内外线上融合、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模式。学术界还没有明确定义这个模型的概念。
OMO是-Merge-,是线上线下的全面融合,线上线下的界限消失了。
(一)是什么导致了OMO的出现?
1.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随时随地数据连接的可用性,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连接。
2.移动支付渗透率提升。移动支付不同于信用卡。信用卡有场景限制。很难想象用信用卡刷摩拜单车,信用卡无法反馈数据。
3.多种传感器、计算机视觉感知、大数据可以将现实世界的场景和行为实时数字化,从而进一步利用和挖掘。
4.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物流供应链流程自动化的能力。
在OMO时代,由于以上四种能力的结合,整个世界都可以实时数字化,数据世界赋能物理世界。两者完全重叠,不再分成两个场景。
(二)OMO意思是“线上+线下”?
如果只认为线上线下结合是OMO模式,那就太肤浅了。 OMO模型更多是关于深度集成和数据集成。这种数据连接不是机构本身的线上线下连接,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打通一个学生的所有行为轨迹数据,如进出课堂、进出校门、上课和课后作业,并妥善保管。始终如一。
OMO 商业模式必须至少具备五个特征:
首先,线上线下流量双向交织;
第二点,线上线下相互赋能,体验交织;
第三点是促进去中心化、社会化的商业形态;
第四点,商家将拥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服务体系;
第五点,以上四点是提升现有场景的服务能力。此外,OMO 还可以创造新的场景。
6
研究价值:
活在当下,引领未来
(一)学术价值
从CNKI目前的数据分析来看,目前智慧校园的建设主要集中在高校。基础教育领域智慧校园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智慧校园建设是目前教育技术的前沿领域,对智慧校园的整体设计和系统架构研究较多,但对智慧校园的实施、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很少见,发表的学术论文屈指可数。
本文以北京101中学教育集团为研究基地,以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的100多家联盟学校为应用实践基地。将智慧校园建设与中小学建设相结合,对智慧校园的研究从智慧校园入手,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值得借鉴和借鉴。
(二)应用价值
开展智慧校园OMO教学与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可为北京一号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方法论指导。
总结智慧校园OMO教学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探索智慧校园的理论模式,将促进全国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实现教育我国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积极推动。
总的来说,项目研究是建设未来的智慧校园,更重要的是培养未来的智慧人才。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信息化应用的技术助力,全员参与,核心业务全覆盖,生态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研究在路上,我们的行动在当下,我们期待在未来领先。
本文改编自北京101中学副校长陈德寿在第五届中国教育智库年会暨会前研讨会(上海站)上的演讲“OMO教学与管理问题” 由我自己编辑。
文字编排:王义坤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