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专家探讨建筑节能运营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
2022-09-02
文记者姜川
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相对丰富的煤炭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6%世界平均水平。在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中,节能减排被视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任务,正在大力推进。
当前,我国在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强节能管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我国节能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其能源消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90%以上。中国建筑每平方米能耗(6.65、0.00、0.00%)是发达国家的3-5倍。因此,建筑节能在整个节能减排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在建筑节能领域起步较晚,需要大力提高建筑节能。为此,国家将降低建筑能耗列为节能减排的首要措施,并出台了强制执行措施。根据住建部“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建筑节能应达到1.@ > 每年 16 亿吨标准煤。
2014年12月18日,中关村主办 (9.14, 0.00, 0.00%) 德国能源署建筑节能运营管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德国由节能联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能源合同管理网、上海建筑节能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德建筑节能运营研讨会暨2014中关村建筑节能运营联盟年”在北京。中德建筑节能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就中德建筑能耗政策、中德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管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两国在节能领域的深入合作,为促进两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关村建筑节能运营管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董事长刘燕生在报告中提出了建筑节能运营的节能方法,包括节能设施、技术改造、控制策略、运营管理与建筑节能。例如,在技改节能方面,可以更换容量过剩或低效的泵和风机,调节冷冻水的压力平衡,更换低效冷热源,换新风。可以清除通道。
开创“建筑节能”的概念并付诸实施。其“建筑节能运行系统”相比传统节能厂家的单一设备改造,可提高建筑节能20-30%。公司拥有一支多学科、跨行业、跨专业的技术团队建筑能耗管理,与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紧密合作,成为国内建筑节能领域技术开发实力雄厚的企业。
德国能源署介绍了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框架条件和经验。德国在现有建筑的能源效率研究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自 1970 年代中期以来,德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以适当降低建筑能耗。对于新建房屋和现有民用建筑,德国相关法律规定了多项节能技术要求和应用。
德国在建筑节能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前沿产品、先进的节能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如果中国市场与德国技术相结合,不仅会促进两国的节能降耗。对于促进和展示全球能源利用效率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发挥积极作用。德国政府的节能目标是到2050年,德国建筑基本达到有害温室气体零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