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能耗占城市40%,“智能”建筑成节能趋势-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建筑能耗占城市40%,“智能”建筑成节能趋势

2022-09-03

本周暴雨期间,粤西、珠三角等地多次录得35℃高温,徐闻、雷州更是录得37℃高温,犹如盛夏.

气温飙升也大大增加了城市建筑的能耗。目前,建筑能耗占城市能耗的40%。其中,与天气直接相关的空调和照明能耗几乎构成了建筑能耗的全部。 .

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省建筑能耗占全省总能耗的30%左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未来城市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根据规划,到2015年底,我省共需建设绿色建筑4000万平方米,建设绿色生态园区示范区8个以上。目前,广东距离上述指标仍有数千万平方米的差距,各地区绿色建筑发展不平衡。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许德龙等行业专家在参加传统建材绿色低碳发展院士论坛时表示认为广东绿色建筑技术基础较好,建议将新建建筑引入智能科技建设,利用低碳建材对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促进绿色建筑长远发展。条件。

智能建筑技术可节省 40% 能源

“如果打开窗户,会被太阳晒到,感觉很热。空调的温度要调得很低,关上窗户就没有足够的光来工作。”在广州越秀区某写字楼上班的白领小李抱怨说:“最烦的是,这几天天气阴天,调空调花了我很多时间,每次都是百叶窗。”

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_楼宇能耗管理_青岛市楼宇亮化管理

李的困惑在我国颇具代表性,尤其是地处亚热带的广东。近日,记者与建筑行业专家走访北京、上海等城市了解到,通过智能楼宇自控等技术,可节省高达40%的建筑能耗,并且可以结合实时感受人体的舒适度。

在素有绿色建筑之称的西门子北京中心大厦总控室,记者看到楼宇能耗管理,办公区的所有照明都按照办公桌的大小划分成许多格子,并且可以控制通过总控制室的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 不过,除了总控室在非工作时间会整体关闭办公区域的照明外,工作时间各个格子的照明都进行了智能控制。

“当员工坐在办公桌前时,大楼的自动感应系统会根据光线和温度调整空调和百叶窗的开启和关闭区域,从而为员工提供最舒适的照明和体温。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种智能控制的原理其实就是感知人体的运动。当一段时间内无法感应到移动时,灯光会自动关闭。

据悉,西门子中心采用的整套节能措施还包括热回收、自然冷却和冷梁技术。与同等规模的典型建筑相比,这些措施的采用使西门子中心的能耗降低了 28%,从而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200 至 1,600 吨。

除了照明和空调的自动控制,过去被诟病光污染的玻璃幕墙也能达到节能的效果。高耸的广州西塔外墙上安装了 10,000 多盏欧司朗 LED 灯。夜幕降临时,这座珠江畔的阳城地标建筑就显得格外耀眼。还可以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控制LED的开合,实现不同图案的变换效果。

“欧司朗LED节能灯的使用寿命是普通白炽灯的数倍,可降低80%的能耗。”一位承接西塔节能项目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另外,部分市民可能已经注意到,西塔外墙的玻璃几乎裸露在外,里面的钢骨架可以看得很清楚。其实里面有很多玄机。 “这是一种透光率高的LOW-E玻璃幕墙,可以透过阳光中80%以上的可见光。与传统镀膜玻璃相比,它保证了建筑物内良好的采光,避免了过去的大面积. 玻璃幕墙、中空玻璃门窗的光反射造成的光污染。”

广东低碳绿色建筑居全国前列

沿着黄浦江走,陆家嘴金融区的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西门子楼宇技术事业部华东区销售总监李翔表示:“江边的写字楼全部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40%~50%采用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降低了绿色建筑的能耗。至少减少两座建筑物。百分之三十。”

李想还透露,部分建筑的智能化还在不断创新。例如,一些建筑可以根据光线和人群密度,采用夜间交错储能、白天供电的技术。在广州珠江新城W酒店,还引入了身份识别功能和客人历史信息自动记录功能。只要客人入住过一次,空调和灯光就会自动调节到客人下次入住同一家酒店时感受到的状态。 .

绿色建筑对广东的意义不言而喻。国家下达广东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任务是“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9.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 “五年计划”,在各省(区、市)中名列前茅。发展低碳绿色建筑已成为广东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徐德龙院士认为,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绿色建筑基础扎实,目标合理。只要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科学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绿色建筑就能迅速普及。不过他也认为,由于广东地处沿海,四时温差不大,要克服建筑节能动力可能弱于北方的局面。地区。 "

目前,我省低碳绿色建筑项目数量和面积均居全国前列。据省住建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全省共有123个项目获得国家、广东或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志,建筑面积为​​​​1241万平方米,其中仅2012年就完成了约902个项目。一万平方米。但距离2015年的目标还有千万平方米的差距。

“全省绿色建筑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目前,还有10个地级市没有绿色建筑评价和标识项目。”省住建厅官员指出。

■ 展望

建筑智能化与节能改造并举

可以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楼宇能耗管理_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_青岛市楼宇亮化管理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绿色建筑。在《关于提高我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建筑”。

根据目标,到2015年底,全省将建成绿色建筑4000万平方米,建设绿色生态园区示范区8个以上。 2017年底前,全省共建成绿色建筑8000万平方米,绿色生态园区示范区10余个。到2020年底,全省共建成绿色建筑1.4亿平方米,绿色生态园区示范区14个以上。

如何实现如此庞大的建设目标?业内人士呼吁,在新建建筑中引入智能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对既有建筑采取绿色建材等措施,因地制宜进行改造。

据悉,已与广东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签署谅解备忘录,深化我省在低碳绿色建筑领域的合作。去年底的广交会展馆能源管理项目,是根据本备忘录开展的设备节能改造项目之一。 “本次能源管理项目将重点关注能带来显着节能效益的领域的节能改造,如广交会展馆A区的制冷、空调、通风和照明系统,以及展厅A、B、C区的户外照明系统。”业内人士表示。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我省计划大力实施城市“降温”行动。包括采用先进的绿色低碳规划引导城镇化发展,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实现城市整体降温,有效降低各类建筑能耗。开展城市热岛效应专项调研调查,检查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城市建筑通风、遮阳、照明、用电指标审核工作;开展全市大广场、硬质路面、大面积玻璃幕墙改造;实施城市屋顶绿化工程,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在谈及老城区建筑的绿色改造时,徐院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筑门窗是建筑外部防护结构中最薄弱的部分,其长期能耗可以占到整个建筑长期能耗的50%以上。因此,提高建筑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对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有教授做过实验,窗膜夏天可以降低4度,冬天可以升高4度,简单又划算。”

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_青岛市楼宇亮化管理_楼宇能耗管理

■提示:20% 的温室气体来自建筑物

中国已经到了“城市人口的临界点”,约有6.75亿人居住在城市,占总人口的51%。根据西门子的评估,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有望增至10亿。城市已成为战略减排的重点,消耗了全球近2/3的能源和60%的水资源,排放了全球70%的温室气体。

“建筑占全球总能耗的 40%,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 21% 来自建筑。”调查显示,建筑能耗中的空调和照明已成为能耗的两大杀手,各占总能耗的近一半。

此外,许多城市建筑中使用的非节能普通玻璃幕墙也成为增加建筑能耗的罪魁祸首。

有专家估计,窗墙的平均单位能耗比为6:1。如果大面积使用普通玻璃幕墙,这些“玻璃盒子”建筑不得不加大功率打开空调调节室温。每3平方米照明面积需要一匹空调来抵消,而20平方米普通建筑的建筑能耗需要一匹空调制冷,相当于同样面积的​玻璃幕墙建筑。多开 7 台空调。

不仅如此,大玻璃幕墙还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太阳的眩光反射到建筑外,造成光污染,加剧城市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