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碳峰碳中和 江苏扎实推进事业单位能耗定额管理
2022-09-30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体制变革,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公共机构是节能低碳的先行者。日前,江苏省办公厅实施《事业单位能源消耗定额及计算方法》(DB32/T 4001-2021),《中央办公区域能源消耗定额及计算方法》)事业单位”(DB32/T 3827-2020)两项能源消耗定额标准为契机,扎实推进事业单位能源消耗定额,江苏省办公厅将对此作出专门答复。
问题一:制定“配额”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答:近十年来,事业单位节能工作成效显着,对提高全社会节能环保理念,营造良好节能氛围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为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节能工作,需要寻求一种更好、更可持续的管理模式,能耗定额管理就是这样一种模式。2019年1月,国家机关事务总局印发《事业单位能源消费配额标准编制应用指南(试行)》,要求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本地区事业单位能源消耗定额标准,由江苏省编制发布。《事业单位能源消耗定额及计算方法》(DB32/T 4001-2021)、《事业单位集中办公区域能源消耗定额及计算方法》(DB32/T 3827-2020)@ >(以下简称《规范》) 制定《规范》的目的是引导事业单位按照能源消耗定额规范自身的用能行为,促进全省各类事业单位开展能源消费活动。提高能源消费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问:制定“配额”有何意义?
答:能源消费配额标准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1)能源消耗定额标准是衡量能源消耗水平的尺度。能源消耗定额标准可以有效划分和衡量各事业单位的能源消耗水平,根据不同的能源消耗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水平,提高事业单位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江苏省事业单位在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中努力带头、示范、走在前列“目标。
(2)制定和发布能源消费配额标准是贯彻落实节能法律法规规定的必要举措。《节能法》和《事业单位节能条例》规定,政府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制定事业单位能源消耗定额。
(3)能源消耗定额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是优化节能目标管理的现实需要。“十二五”以来,事业单位以递减方式发布能源消耗指标能源资源消耗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挥了重要的约束作用。指标同比下降日益突出 能源消耗定额标准旨在提高节能水平 约束性减排目标,将单纯的指标同比下降改为定额管理,并结合一定的指标下降率,有利于科学推动全省事业单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
问:“配额”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指南》发布后,江苏省办事管理局按照国家行政总局工作要求,对江苏省事业单位能耗特点进行了专题调研,科学有效地推进了节能减排工作。制定各类事业单位配额标准。
(1)全面。本次制定发布的定额标准基本覆盖江苏省所有事业单位,分为集中办公区、党政机关独立办公区、教育等六大类公职。 、医疗、场地、机制。
(2)有效性。在“配额”研究过程中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剔除无效数据,并通过现场调查进一步验证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配额”以江苏省事业单位实际能耗状况为准。
(3)科学。通过能源消费平台、能源审计、现场调查等方式,对收集到的江苏省9000多家事业单位的基础信息和能源消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组织专家进行 10 在余下的讨论中,标准编制完成后,及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反馈进行修订完善,定额标准科学可行.
问:“配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能耗定额指标、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等,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相关指标的选取和计算方法等。核心是指标的选取和标称值的确定。
《事业单位集中办公区能耗定额及计算方法》主要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业单位共建办公、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或用户数更多的建筑或建筑群。大于500。主要指标是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建筑能耗、数据中心用电效率、食堂人均能耗定额。《事业单位能源消耗配额及计算办法》适用于独立的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场馆机构。主要指标为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建筑能耗。
每个指标分别设置约束值、基准值和指导值三个层次。其中,约束值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行所允许的能耗指标上限值,参考值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后的能耗水平和一定的节能管理措施。取值,指导值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前提。,提高能效的目标值。
问题五:标准实施后,将开展哪些工作来保障《规范》的实施?
答: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事业单位了解推进事业单位能耗配额标准、实施配额管理的重要意义。二是夯实数据基础,完善事业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体系,确保统计单位全覆盖、统计内容不遗漏、统计数据零误差。三是建设信息化平台,将事业单位能耗定额管理功能纳入能耗统计平台。四是完善配额管理配套体制机制,建立监督奖惩机制。五是开展配额管理对标,提高标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六是加强定额运用,增强指标约束力,加强各部门、各单位对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考核,确保《规范》贯彻落实取得实效。
问题六:各城区事业单位节能部门如何推动“配额”落实?
答:各市将继续对事业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实行“双控”制度,分解发布“十四五”期间能源资源消耗指标。鼓励有条件的地级市事业单位节能管理部门
在“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更严格、更细化、更合适的配额标准和管理办法
,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能源消费定额管理体系。可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水平、气候、事业单位用能差异和未来发展需求,建立配额指标在数值、内容、修正系数等方面的调整机制,不断优化特殊用能单位管理办法和机制。
问题 7:公共机构应该如何使用配额?
答:事业单位应根据事业单位分类选择相应的定额标准。集中办公的事业单位使用《事业单位集中办公区域能源消耗配额及计算办法》,独立的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场馆机构使用《事业单位集中办公区域能源消耗配额及计算方法》事业单位办法》。方法”。根据标准中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计算组织的能源消耗指标,并与规定的指标进行比较,确定自身的能源消耗水平,制定能效提升计划,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力争在2-3年内等于或小于约束值。
问题八:事业单位特殊用能如何处理?
答:事业单位有特殊能耗系统且可独立计量特殊能耗时,允许事业单位在计算能耗指标时根据计量数据剔除特殊能耗系统的数据,同时排除特殊能耗。能源系统对应的建筑面积和能源用户数量。特殊能耗系统评价参照现行标准、规范和政策的相关要求。
问题九:“配额”中标煤换算为电的两个系数应该如何选择?
答:标准煤的标准CLP换算系数有两种:当量换算系数(0)0@>1229公斤标准煤/kWh)和当量换算系数(0)0@>3公斤标准煤/kWh) ,原则上事业单位应用时采用等值指标。
问题10:《配额》实施后原相关配额及配额如何使用?
答:《规范》实施后,原《江苏省办公楼能源配额标准》将废止。现行《配额》代替原《普通高等学校综合能耗和用电量限值及计算方法》(DB32/T 3144-2010)2@>,《行政机关综合能耗限值及计算方法》( DB32/2663 -201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