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在深圳地铁体验5G+城轨云
2022-10-08
2020年8月18日上午,深圳地铁6号线、10号线正式开通。这是国内首条全单线使用华为城轨云解决方案的地铁线路。这也是深圳首批5G全覆盖地铁线路。创造了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全面承载地铁各类业务系统的新纪录。
深圳地铁6号线起于科学馆站,途经福田区、罗湖区、龙华区、光明区、宝安区,止于松岗站,全长约49.4公里,共设27个车站。线路建成通车后,将极大地方便沿线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同时,将有力支持光明区和龙华区发展,助力“双区”建设,对加快特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地铁10号线从福田口岸站出发,穿过福田中心区,沿中部发展轴穿过梅林关到达坂雪岗科技城片区。线路全长29.31公里,设车站24座。地铁10号线兼具干线和地方线的功能,是深圳首条使用8A分组的南北向线路。福田港至平湖仅需45分钟,可大大分流福田中心区至坂田的地面交通压力。线路建成通车后,将结束平湖以东、坂雪岗、华为新城、梅林关等片区不通地铁的局面,促进中部高新区发展城市,
地铁10号线华为站
深圳地铁在梅林关再添南北大动脉英雄不再悲伤
对于深圳上班族来说,梅林关拥堵的“痛”已经持续了十多年。每天上下班高峰,大量通勤旅客和车辆聚集于此,10号线的到来将使“过关难”成为历史,有效改善梅林关的拥堵问题。
从规划之初,深圳地铁10号线就被赋予了沟通深圳南北、分担现有地铁线路压力、平衡城市路网客流的责任和使命。不仅要解决扩建的重点问题,还要在安全性能和运行效率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
面对艰巨的目标,深圳地铁从顶层设计入手,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业界领先的华为城轨云解决方案,建立统一、开放、智能的城轨沃土数字平台。此举不仅为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也为公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那么,什么是城轨云?华为城轨云技术如何应用于6/10号线?让我们一一解读。
城轨建设:城轨云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城市的地铁建设时间长,线路开通快。每条线路的开通,将成倍增加整个地铁网络的运营管理难度,也对ICT基础设施构成巨大挑战。在城市轨道网运营环境中,要实现各运营线路业务流程和运营规则的统一管理,实现业务管理的标准化,提高运营、生产、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要求业务应用统一部署,数据集中管理。等待。寻求通过新兴技术的应用实现自身的云化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城轨领域的必然选择。于是,城市轨道云的建设需求应运而生。城轨云是智慧地铁建设的基础,将在打破信息孤岛、优化现有系统架构、承载智慧地铁服务等方面带来颠覆性变革。
深圳地铁6/10号线使用华为城轨云
深圳地铁6/10号线采用中国领先的城轨云解决方案。这是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单条线路首次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全面承载各种地铁业务系统。”垂直系统架构,可实现ICT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需部署、按需使用、有效共享,为深圳地铁的智能化应用奠定基础,实现未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新动能。
通过构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综合统一业务平台、综合监控系统(ISCS)、列车自动监控备份系统(ATS)、乘客信息系统(PIS)、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等子系统)、车厂智能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办公电脑部分)等子系统大大减少了线路各学科的重复投资,实现各种业务系统的高度集成和快速部署,简化难度运维,提高运维效率。城轨云解决方案将整个平台的安全性提升80%深圳能耗管理系统,IT资源利用率达到50%以上。平台统一分配资源,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业务部署以典型站点为模板,采用克隆复制技术。20个站的实时服务器业务部署可在30分钟内完成。不仅如此,该线路还采用模块化机房方案,可节省单站机房面积约50%,节省电费约200万元/年,节省机柜空间约10% ,数据中心能效(PUE)值低至1.5。20个站的实时服务器业务部署可在30分钟内完成。不仅如此,该线路还采用模块化机房方案,可节省单站机房面积约50%,节省电费约200万元/年,节省机柜空间约10% ,数据中心能效(PUE)值低至1.5。20个站的实时服务器业务部署可在30分钟内完成。不仅如此,该线路还采用模块化机房方案,可节省单站机房面积约50%,节省电费约200万元/年,节省机柜空间约10% ,数据中心能效(PUE)值低至1.5。
深圳地铁6&10号线在轨道交通行业首次将线路多个业务系统的建设与最新的云计算技术相结合,为未来的轨道交通系统构建全新的云架构,实现高可靠的交通、高效的运营和集中化。运维目标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
智慧地铁 中国第一条云计算轨道交通线路
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深圳地铁6/10号线合理优化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整合运营生产中的各类信息资源。同时,加强各子系统的整合,各业务部门通力合作,实现经营生产过程的全信息化管理和作业的远程集中控制,有效消除信息孤岛和自动化孤岛。
在城轨云平台基础上,结合华为云能力,搭建深圳地铁大数据分析平台,支持设备健康、能耗管理、客流统计、线路中心级监控等线路级数据分析、应急决策和基于图像的火灾分析;华为还与生态伙伴合作,为智慧地铁各业务子系统的智能联动、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应用提供基础平台支撑。
城轨云+大数据平台,整合地铁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盘活数据资产,让深圳地铁6/10号线实现“一键查看全局”和“一体化运营”在“一图全面感知”联动的基础上。
不为人知的5G出行体验全面释放新魅力
深圳地铁6号线和10号线均实现5G信号全覆盖,成为深圳首批5G全覆盖地铁线路。乘客无论从站厅月台还是地铁上,只需进入5G覆盖区域,使用5G手机即可。您可以享受5G网络带来的便捷体验。
以往地铁乘客在使用4G网络时,会遇到客流密集、网络容量不足、用户上网体验下降等问题。5G技术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5G网络拥有更大的带宽和网络容量,支持智能终端流畅接入互联网。
无论您是在深圳地铁6/10号线售票处,还是在拥挤的队伍中,都可以稳定使用5G网络。
在深圳地铁、华为和三大运营商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十周时间就完成了站台、站厅、隧道场地的设备安装调试,实现了5G网络的全覆盖。要知道,在夜间地铁停运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只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如此高效率的背后,是深圳的速度。
当我们在地铁上享受5G带来的便利时,就是5G建设工程师智慧的结晶。随着5G技术的发展,我们将能够像现在的4G一样,感受5G“无处不在”的新魅力。
展望未来5G+城轨云加速实现智慧地铁
除了给乘客带来不一样的上网体验外,5G技术的独特价值还可以为地铁的建设、生产、运营和管理带来便利。
在地铁建设过程中,5G网络可以提供充足的无线带宽,支持工程建设的可视化管理服务。在地铁运营中,利用华为车地转储解决方案的高带宽、低时延,车辆闭路电视视频和车辆监控数据可以自动上传到城轨云平台,及时进行设备健康管理和状态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从状态管理转向预防管理。5G将改变社会,赋能万千行业。5G技术在地铁网络的赋能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与城轨云解决方案紧密结合,有效帮助地铁降本增效,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及时消除隐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5G技术将融入地铁系统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
深圳地铁6/10号线的创新突破,填补了深圳乃至全国轨道交通建设的诸多空白。以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为背景,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的互动与融合,不仅是为了乘客的安全。旅行带来更好的体验,也将激发城市的创造力。数字智能赋能深圳“科技地铁”和“智慧地铁”建设,重塑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高科技”名片。(感谢部分图片来源:深圳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