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严查过度用能企业遏制能源消费反弹-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河北严查过度用能企业遏制能源消费反弹

2022-02-11

河北新闻网7月30日电(河北日报记者 李惠民 记者 吴艳荣)为遏制能源消费反弹,确保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省发改委近日,欧委会对全省重点用能企业进行了专项督查。发现共有99家企业超标用能,部分企业违规建设高耗能项目,部分企业仍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装置和机电设备。对此,省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

5月中旬至6月底,省发改委组织1574家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重点耗能企业落实能耗配额标准,违规建设高耗能企业。项目、淘汰落后装置(设备)、节能考核评审制度的实施和能效对标活动的开展,开展了专项节能监测,主要发现以下问题:一是99能源——初步认定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消费企业。1次配额标准以内的企业39家,超配额1次以上的企业1家;工艺能耗超配额企业34家,超标企业25家。二是查处一些违法建设项目河北企业能耗管理服务,主要问题是没有审批手续或擅自审批。三是共发现44家企业使用应淘汰落后产能装置77台,其中冶金建材行业占比较大。四是2009年以来,28家企业未进行节能评估审查,新建项目33个。五是39家“双百企业”未按期开展能效对标工作。二是查处一些违法建设项目,主要问题是没有审批手续或擅自审批。三是共发现44家企业使用应淘汰落后产能装置77台,其中冶金建材行业占比较大。四是2009年以来,28家企业未进行节能评估审查,新建项目33个。五是39家“双百企业”未按期开展能效对标工作。二是查处一些违法建设项目,主要问题是没有审批手续或擅自审批。三是共发现44家企业使用应淘汰落后产能装置77台,其中冶金建材行业占比较大。四是2009年以来,28家企业未进行节能评估审查,新建项目33个。五是39家“双百企业”未按期开展能效对标工作。其中冶金和建材行业占很大比重。四是2009年以来,28家企业未进行节能评估审查,新建项目33个。五是39家“双百企业”未按期开展能效对标工作。其中冶金和建材行业占很大比重。四是2009年以来,28家企业未进行节能评估审查,新建项目33个。五是39家“双百企业”未按期开展能效对标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省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对上述违规行为采取了以下措施:

对超过用能限额标准的用能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2010年7月1日起,对99家超配额用能企业实施惩罚性电价。对超过1次超限用电量的企业,按照国家目录电价按每千瓦时0.3元收费;在国家规定的目录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上调0.1元。

业管理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过程中首先要_玻璃钢企业综合能耗_河北企业能耗管理服务

对违规在建的高耗能项目,由有关设区的市政府、省国资委责令立即停止建设,提出解决方案并予以落实,金融机构停止发放贷款;政府责令停产,有关部门停电停水,金融机构不得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省国资委负责与省企业协调配合。

玻璃钢企业综合能耗_业管理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过程中首先要_河北企业能耗管理服务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程。44家企业的77台设备使用落后设备,其中67家已纳入今年淘汰计划。省工信厅要督促相关区市三季度前全部关停;今年全省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10个项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在7月底前出台补充淘汰方案,相关区市政府负责落实。对于293家使用落后机电设备的企业,

按规定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28家企业的33个项目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由设区市政府负责督促企业与项目一起办理节能评估和审查程序。 9月底前按规定审批部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按违规事项处理。

加强能效对标。对能效对标工作滞后的39家企业,有关区市要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并于8月20日前提交对标工作计划或对标分析报告。部门在财政资金、项目建设、要素担保等方面不予支持,提高企业贷款风险等级,取消企业和法定代表人各类奖励表彰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