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终于搞清楚了建筑节能的所有术语!
2022-02-12
作为建筑节能人,你必须了解各种烧脑的节能术语!专家必备材料,快来收藏吧!
一、一般条款
1.建筑节能 -
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维护过程中,在满足规定的建筑功能要求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实现降低运行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过程。方法。
2.建筑能源使用
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各类能源的总量。
3.建筑能效-比率
标杆建筑年能耗与设计建筑年能耗之差的百分比和标杆建筑年能耗的比值。
4.绿色建筑绿色
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宜、高效的使用空间,和谐共生与自然。
5.建筑热设计气候区
气候分区,用于使建筑热设计适应气候条件。
6.室内环境质量
建筑物内湿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整体水平。
7.外壳
建筑物和房间四周的围护结构的总称。
8.建筑保温
为了减少室内外温差的热传递,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了技术措施。
9.建筑隔热太阳能
为了减少太阳辐射热量向室内的传递,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的技术措施。
10.建筑节能规划
以城市规划为基础,预测建设区域内的建筑能源需求,优化能源供应方式的活动。
1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在建筑中合理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常规能源消耗。
12.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通过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降低建筑运营中的能源成本,共享节能收益,实现市场化的服务方式,收回投资,获取合理利润。
13.建筑节能工程-
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中各种节能措施的总称。
二、建筑节能技术
(一)建筑
1.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建筑设计方法,实现节能措施,降低建筑能耗。
2.热岛效应热
同期,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3.建筑热设计
从建筑室内外湿热对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出发能耗管理建筑分类,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以满足人们工作生活需要或减少供暖、通风和空调的负荷。设计。
4.建筑节能热工计算
按照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计算建筑围护结构规定性指标或性能指标的工作。
5.外保温系统
它是位于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结构的总称,由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材料组成。
6.内保温系统
它是位于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的非承重保温结构的总称,由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材料组成。
7.自绝缘系统self
以墙体材料本身的热工性能满足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要求的结构体系。
8.一体化保温结构和
保温层与建筑结构同时施工的一种施工技术。
9.隔热屋顶
屋面采用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冬季热量散失,夏季热量流入。
10.形状系数形状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围合的体积之比。
11.窗墙比
开窗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之比。
12.阴影
为减少从外壳的透明或开口部分进入建筑物内部的太阳辐射而采取的遮阳措施。
13.垂直绿化
一种沿建筑物高度布置植物的绿化方法。
14.屋顶绿化屋顶
一种在建筑物屋顶布置植物的绿化方法。
15.外壳热参数
用于描述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物理量主要有导热系数、蓄热系数、热阻、传热系数、热惯性指数等。
16.阴影系数
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窗户和窗洞的总透过率与透过3mm厚的普通无色透明平板玻璃的太阳辐射的比值。
17.热桥
围护结构的局部传热系数明显大于主体。
18.建筑能耗指标指标
为满足建筑内部环境的设计条件,单位建筑面积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能源需要由能源设备提供。
19.度日
衡量建筑气候冷热程度的指标,是指某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低于(高于)低于一定的参考温度。
20.自然采光日
一种利用自然光进行建筑照明的方法。
21.自然通风
通风方式依靠室外风产生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差产生的热压,促进空气的流动和交换。
(二)暖通空调
1.加热
通过人为的方式消耗一定的能量,以保持生活或工作所需的室内温度,为室内供热的技术、设备和服务的总称。
2.集中供暖
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开设置,通过热介质管道连接,热源向多个热用户供热的供热系统,也称为集中供热系统。
3.热电联产
一种热电联产方法,其中火力发电厂同时产生电力和可用热量。
4.制冷、制热和供电热、电和
是一种利用一次能源发电,利用发电余热供冷供暖,同时向用户输出电和热(冷)的供能方式。
6.热量计量热量
供热系统热源供热量和热用户用热量的计量。
7.家庭热量计量热量输入
以房屋的户(套)为单位,采用直接热计量或热共享计量的方式计量每户供热。
8.锅炉运行效率
锅炉在加热期间产生的有效利用热量与其燃烧的燃料中所含热量的比率。
9.室外管网传输效率热
室外采暖管网总热量输出(总输入热量减去各段热损失)与管网总热量输入之比。
10.功耗和冷(热)比[EC(H)R]与(热)比
在设计工况下,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总耗电量(kW)与设计冷(热)负荷(kW)之比。
11.功耗热比(EHR)与热比
在设计工况下,集中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的总耗电量(kW)与设计热负荷(kW)的比值。
12.空调
通过处理和分配空气,控制空间中的空气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以达到给定的要求。
13.空调系统综合能效比
以建筑物的整个空调系统为对象,空调系统的制冷量与系统总输入功率的比值。
14.通风
一种利用自然或机械方法对建筑空间进行通风的技术,使室内空气环境满足卫生和安全等适当要求。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1.可再生能源替代率to
建筑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所产生的传统能源替代或节约的总和与建筑总能耗的比率。
2.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
太阳能系统与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和建筑能源需求有机结合,与建筑外观相协调,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3.太阳能光热系统
一种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并在必要时与辅助热源一起工作以提供热需求的系统。
4.太阳能光热保证率
太阳能热系统中太阳能提供的热量占系统总负荷的百分比。
5.太阳能光伏系统
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系统。
6.太阳能光伏系统效率太阳能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占入射到面板受光平面几何面积上的总光功率的百分比。
7.被动式太阳能房屋太阳能
A that can , store and solar in the of the and , the of space and shape, and the of and .
8.热泵
一种以消耗能量为代价,将热能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源的装置。
9.热泵系统能效比
热泵系统的制热能力(或制冷能力)与系统总耗电量的比值。系统总耗电量包括热泵主机耗电量和各级循环水泵耗电量。
(四)电气、设备和材料
1.绿灯亮绿
在满足建筑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低能耗、高效、安全、稳定的照明方式。
2.照明节能-
在满足建筑室内视觉舒适度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节能灯、智能控制等措施,有效降低照明能耗是一项活动。
3.电梯节能
通过改进机械传动和电力牵引系统、照明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技术有效降低电梯能耗的活动。
4.建筑保温材料
减少热量从建筑物内部散发到外部的材料。
5.建筑保温材料太阳能
防止室外热量进入室内的材料。
6.绿色建材绿色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用较少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市政材料,生产出无毒、无污染、无放射性、可回收、有益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固体垃圾。
7.遮阳太阳能
它是安装在建筑围护结构的窗洞外侧或内侧,或多层窗户之间,用来阻挡或调节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或自然光量的装置。
8.空调热回收装置热量
安装在空调或系统上的设备,可以回收空调运行过程中排出的热量。
9.储能设备及装置
充分利用某些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来储存和释放冷、热、电等能量的设备和装置。
10.冷/热计量装置/热
冷/热表和用于测量用户能源消耗的仪表通过分摊冷/热表的测量值。
11.给排水节能技术水与
在充分满足建筑给排水要求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建筑给排水的日常能耗。
12.变频节能设备- -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达到节能效果的设备。
三、建筑节能管理
1.建筑节能设计
在保证建筑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节能措施进行专项设计,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降低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源和其他设备和系统。
2.建筑节能设计专题回顾
对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符合有关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和标准要求的审查活动。
3.建筑节能工程建设
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的要求,为建筑节能措施而开展的施工活动。
4.建筑节能工程检测
对建筑节能工程中的材料、产品、设备、施工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和测试,并与设计文件和标准进行比较和判断的活动。
5.建筑节能工程验收
在建设单位自身质量检验评价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联合对建筑节能工程的检验批、分项、分项目的质量进行抽样复检,并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审查项目质量。验证活动的资格。
6.建筑能耗统计
按照统一的法规和标准,对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报告的活动。
7.建筑能源审计
按照国家有关节能法规和标准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水平、能源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进行测试、检查、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8.建筑节能诊断 -
通过对能耗账单和历史设备运行记录的现场调查、检测和统计分析,找出建筑能源浪费环节,为节能优化运行和节能降耗提供依据。建筑物的翻新。
9.建筑能耗监测
通过能耗计量设备实时采集建筑能耗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在线监测、查看和动态分析。
10.建筑能耗分类及分项计量
针对建筑物中使用的能源类型和建筑物中使用的能源系统类型实施能源消耗计量。
11.能源系统适配
建筑用能设备或系统安装完成后,在正式运行前进行调试和优化能耗管理建筑分类,以匹配能源需求,实现高效运行的过程。
12.建筑能效评价
检测和计算反映建筑能耗和建筑能源系统效率的绩效指标,并给出相应级别的活动。
13.建筑节能评估 -
评估通过建筑物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耗的活动。
14.建筑节能标签
根据能效评价活动,以信息标牌的形式开展反映建筑能耗、建筑能耗系统等绩效指标的活动。
15.绿色建筑标志绿色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的达标等级进行评价,以信息标牌的形式开展活动。
16.建筑能耗基线
为评估建筑的实际能耗水平,根据建筑能耗实测值或模拟值设定情景能耗水平,作为建筑能耗定额、既有建筑改造等建筑能源管理的参考值.
17.建筑能耗定额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一个月),为实现使用功能所允许消耗的建筑能源量的限度,根据同类型建筑的社会能源消耗水平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