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成为能源综合服务主战场-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产业园区成为能源综合服务主战场

2022-11-15

能源人在看,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

北极星销售网讯:我国70%的工业能源消耗集中在工业园区。工业园区耗电量大,用户用能方式多样化。有大量的能源需求,如制冷、供暖和电力。

(来源:微信公众号“综合能源服务平台”ID:)

产业园区具备综合能源服务的基础条件和市场需求。它将能源的产生、传输、分配和消耗集成到一个系统中,从整个系统和整个运行周期的角度评价和提高整体效率和经济性,并重视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是能源综合服务的主战场。

工业园区能源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传统工业园区的能源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能源供应保障不足。不少园区因供电、供气、供热等能源供应保障不足,影响经济发展。

二是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传统能源的过度使用给园区节能减排带来了巨大压力。

3、能源利用效率低。目前,不少工业园区采用分布式锅炉供暖,能效较低。

四是新能源应用比例不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意识不足。

五是能源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的价值

开展园区电冷热(热)供一体化、多能协同供应、综合梯级利用、低品位余热利用等综合能源服务,有效解决园区能源利用问题。目前,我国已建成一批产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

以江苏无锡红豆产业园综合能源服务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一方面,在红豆产业园原有240MW热电自备机组的基础上,加快建设20MW屋顶光伏、4MW储能电站,帮助企业形成水能消费模式,电、热、光和储存;

另一方面,对园区多种能源进行信息采集,自主研发园区多能源互补协调优化系统,实现园区多能源协同优化控制和智能管理。园区,提高园区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客户能源消耗成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

项目实施后,园区综合能效得到显着提升。按照目前水平,预计到2020年,全园区清洁能源占比提高到15%,单位产值能耗下降8%,综合能源成本下降10%。除了经济效益外,环境效益也很显着。年可节约用电量2104万度,相当于7364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万吨。

增量配电网投放助力产业园区综合能源业务发展

工业园区用户用能密度高,为用户提供能源综合服务的驱动力强,是发展增量配电网的最佳选择。

我国正在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2016年11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分四批在全国开展404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其中有不少落地产业园区。

一个园区的各种分布式能源(如光伏、风力发电),如果没有增量配电网,这个点是孤立的,只能自用,或者卖给电网公司苏州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服务商,但价格卖给电网公司的电量太低。因此,很多企业对屋顶光伏没有积极性,屋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配合增量配电网,成为独立供电区,可穿墙售电。同时可与各种新能源无缝对接,可充分整合各种分布式能源,智能配电调度,实现“发电-输电-配电-售电、源-网-荷”的有机结合-储”,可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提高增量配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结合储能、光伏发电和增量配电网,通过削峰填谷,使电网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综合能源服务也是增量配电网业务盈利模式的切入点。一方面,在灵活的运行模式下,从电网购买电力,根据不同的区域网络和交易能源对象对分布式发电机进行跟踪和控制。特点,建立市场交易机制、价格形成机制、拥堵管理机制和偏差能量平衡机制。

另一方面,推动售电企业探索多能源运营模式创新。做能源综合服务商,进行资本对接、调度运营、市场开拓、项目建设等,从中获取增量收益。

选择资质较好的产业园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300多个,省级工业园区1200多个,大型城市工业园区1000多个,县级以下各类工业园区. 它是数以万计。

产业园区发展良莠不齐,综合能源服务经济目前尚未显现。因此,有必要选择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布局示范项目,确保尽快实施。

根据同济大学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国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从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来看,排名前十的工业园区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市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服务商_印染布可比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_企业文档管理web系统

2018年全国各省百强工业园区入选数量

从各省入选的百强工业园区数量来看,江苏工业园区数量排名第一,有20个;其次是山东,拥有11个工业园区;广东有9个工业园区,排名第三。第四名是浙江,有7家;安徽和湖南并列第五,均为4家。

目前,国内推广的产业园区大多强调同类产业的集群效应。从需求来看,主要包括离散制造园区、流程工业园区和新兴研发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实施综合能源服务,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互补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实施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