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2022-11-18
一、系统的总体目标和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作为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和技术要求、系统建设和控制要求。投标人必须对提出的要求一一作出回应,并对技术偏差表所列项目作出实质性回应。技术偏差表中未列明的本技术规范要求,投标人须在其技术方案中予以答复。
1.1 总体目标
1.1.1保证XXX项目运行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方便用户对整个场地的照明进行控制和监控。
1.1.2 同时采用先进技术,提供最佳供能方案,实现合理的能源管理,节约能源。通过控制和优化照明和其他高耗能设备的设计,确保节能,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1.2 通用技术要求
1.2.1 系统设计应实用、可靠、简洁。系统组成应符合国际通行的KNX标准。产品原装进口,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先进性。推荐的品牌是 ABB、、。
1.2.2 系统应符合国际公认的ISO/IEC标准。系统采用的标准应为多个厂商支持,产品应具有互换性,使各种产品无缝兼容,方便系统的迁移和维护。和扩展。
1.2.3 系统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按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便于项目的灵活配置。还应具有系统扩展和软件升级的能力,并能方便地与其他相关系统兼容。对实验性和不成熟系统的投标被拒绝。
1.2.4 系统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应满足项目的实际需要,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经济性,并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1.2.5 系统应采用冗余、容错等技术,保证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使其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1.2.6 遵守开放式数据库连接(ODBC)标准,使用通用的数据库平台,如SQL、.NET等。
1.2.7 系统应具有与BA通信的接口。(通过OPC实现与楼宇控制系统的通讯)
1.3 系统硬件选型要求
1.3.1 所选用的硬件设备应充分符合本项目的使用、管理和环境要求,并充分考虑日常维护保养的便利性。可使用连接器进行测试或维护,零件和易损件易于拆卸和更换。.
1.3.2硬件设备获得CE或UL、CMC、CQC等相关认证,高标准产品优先。硬件设备应为成熟可靠的产品。
1.3.3 电子元器件应能长期稳定正常工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满足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
1.3.4 硬件设备的防护等级应满足安装环境要求西门子能耗管理系统,防止因意外接触、粉尘和生物破坏引起的设备故障,最低为IP20。
1.3.5 系统应显示各回路的工作状态,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1.3.6 系统中的元器件应具有编程接口,可以在系统总线上的任意一点与系统相连,进行编程、调试和维护。
1.3.7 系统可与消防应急系统联动控制,通过硬件连接,加强区域应急照明。在所有的控制方法中,火警信号的优先级最高。
1.4 系统应采用以下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
GB/-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96(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J 133-19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欧洲电工标准)
ISO/-3(KNX 协会国际标准)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
2、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技术指标
2.1 系统描述
2.1.1 XXX项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控制系统。
2.1.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协议应符合开放总线标准,系统应具有适度的兼容性。不同品牌的组件和软件在此协议下可以无缝兼容,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维护性的便利性。
2.1.3系统采用集中和分散控制方式。系统结构为分布式总线结构。系统中的每个模块都应该包含一个独立的CPU芯片。每个智能模块都可以独立工作,不依赖于其他模块。是一种平等的分配关系。在系统总线完好无损的情况下,系统网络拓扑结构中任何一个节点的损坏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中任何一个模块的损坏都不会影响系统其他模块的运行和功能。
2.1.4 系统可在线维护。系统维护方便。在维修、更换或升级系统组件和软件时,整个系统仍可照常运行,无需停机。
2.1.5 系统可扩展性强。对于功能的增加或控制电路、电器的增加,只需要增加相应的模块即可,不需要改变系统中原有的硬件和布线(即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 ,可以满足要求。
2.1.6 采用全分布式分布式控制系统,集中监控、分区控制、分级管理。分布在各站点的控制器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软硬件分散配置。系统支线中的信号需要经过线路耦合器的滤波后才能进入干线,以提高干线速率。
2.1.7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单元控制器(继电器模块、时间继电器模块、风机盘管模块等)、就地控制面板和彩色触摸屏等设备。单元控制器与现场总线相连,通过线路耦合器与主干线相连;控制面板和各种传感器通过可寻址的控制总线连接到单元控制器或直接连接到就近的单元控制器,控制面板与建筑装修相协调。
2.1.8 基于可靠性考虑,不宜使用具有中央主机性质的控制元件。
2.2 系统技术要求
2.2.1 智能照明控制子系统硬件技术要求
本项目的系统硬件包括:
1个彩色触摸屏;
2 继电器模块、消防联动模块、线路耦合器;
3个智能面板;
4个电源模块;
5 保证系统正常开启的其他相关硬件。
2.2.1.1 中继模块
1、继电器模块可显示开关状态和系统状态提示信号,并带有强制手动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状态指示灯在按钮位置。
2、继电器模块具有延时开关功能,防止大量灯具电流同时冲击用电设备。
3、用于控制支路灯的继电器模块应具有10A、16A、20A等多种规格和电流等级,适用于各种光源的照明负载。具体模块型号和电流规格参照招标图纸要求,应不小于16A。
4 继电器模块可以直接带灯的负载,中间不加接触器等控制元件。
5 继电器模块应安装在35mm的导轨上,继电器模块的尺寸应与微型断路器的尺寸相近。它可以与其他组件安装在同一配电箱中。
6 工作电压范围:220V(-15%~+20%);频率范围:50赫兹(-5%~+20%);电气寿命:不低于10万次;机械寿命:不低于1000、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