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家船舶管理业协会在舟山正式挂牌成立出席活动
2022-12-31
10月10日,在浙江和舟山海事机构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国首家船舶管理行业协会在舟山正式成立。 协会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提高船舶管理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舟山能耗管理系统哪家好,有效杜绝船舶管理公司“代管不放”、船东“放管不放”现象,做一个做好管理船舶源头管理工作。 继续有效推进辖区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运行。
自交通部发布通知要求“2007年7月1日前,凡在我国跨省航行的500总吨以上船舶,必须取得安全管理证书,否则将面临停航或退出国内航运市场。” 后来,“船舶管理公司”这一新兴行业近年来在舟山发展迅速。
目前,舟山辖区内持有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和符合性证书的船舶管理公司27家,托管持有SMC证书的船舶332艘,分别占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公司和船舶的25.2%和55.7%。分别在舟山辖区。 在“船舶管理公司”这一新兴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自律、监管、沟通等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为此,船管分会将以行业交流、行业规范、行业自律、行业协调、行业维权、行业监管、行业发展为己任。 在新群岛大开发的背景下,按照海员协会的规定,在海事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分会通过加强会员单位间的交流,依托海事部门“家人”,共享安全管理经验和信息,不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确保管理质量,承担管理义务,维护行业公平。促进船舶管理行业健康发展,为船舶生产经营提供安全服务和保障。 目前,协会拥有会员21家,管理船舶270艘,占舟山注册系统船舶数量的45.3%。
下一步,舟山海事局将进一步引导和推动辖区船舶管理企业加大对管理船舶的管理和投入,规范管理行为,切实提升辖区管理船舶安全管理状况,推进实质性管理。
通讯员:华智博 沉斌
重庆市发改委 关于
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0249号议案处理的批复
王彤代表:
你部《关于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的议案》(编号:0249)收悉。 经会同市经信委、市财政局、重庆市税务局认真研究处理,现就处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我市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 陈敏尔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实体经济,不能松懈。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推动我市实体经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工作部署,成立了由副市长分管的重庆市制造强市领导小组。工业和信息化作为召集人,协调相关工作。 召开全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中心的意见》、《第十四届《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完善制造业顶层设计,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思路、目标和重点。 同时,我市持续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推动作用。 但当前实体经济平稳发展仍面临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企、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市场预期不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诸多问题,致使部分企业信心不足,迫切需要更加有效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你提出的“通过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和“建立向实体经济发展倾斜的政策体系”等两项建议,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形成实质性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的城市。
一、关于为减轻企业负担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税收的跨周期、逆周期调解作用,减税降费、税费递延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2021年,重庆新增减税降费350亿元以上,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2022年,重庆市财税部门将继续打出“组合拳”,落实国家更加有力的减税降费组合政策。 一是着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创新,加大增值税抵免退税力度,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二是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继续落实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暂缓缴纳部分税费等相关规定,进一步缓解经营压力的小微企业。 三是坚决制止乱收费,政府性基金执行中央规定,实行中央一级管理。 目前,我市公布的《重庆市政府性基金目录目录》共有19项,均根据中央政府性基金政策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并在官网公布市财政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原则推进减税降费,以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长期发展后劲的“增”,同步启动“我为纳税人、纳税人办实事,为人民办税便民”。 ,出台了5类20条税收便民措施,进一步保障政策红利直接快速享受,激发实体经济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发展。
二、关于全面建立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近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市印发了《重庆市2021年企业减负工作实施方案》、《重庆市防范化解民营企业欠账工作方案》和中小企业》、《重庆市促进生产经营平稳发展若干措施》、《重庆市进一步帮助企业纾困的政策措施》、《重庆市清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重庆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大大减少了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 小微减负2021年为企业减负600亿元以上,推动实体企业轻装前行。 同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增速为0.4个百分点。点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开好门”的预期目标。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全球疫情蔓延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企业减负解困,为激发实体经济企业活力,今年3月26日,经市政府同意,市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工业企业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重庆经济》,从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供给和物价稳定、投资和外贸外资、土地利用和能源利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39项具体政策措施,着重构建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市有关部门集思广益、协同配合,促进全市产业经济平稳增长我重庆工业能耗管理系统,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财税政策方面,财税部门将以减轻企业负担为重点,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材税前扣除力度,落实和延长阶段性税费政策,对小规模纳税人和增值税大户实行免征增值税。 增值税期末退还、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措施。
金融信贷政策方面,针对制造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继续引导金融体系让利让利给实体经济,加大对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力度业,同时向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普惠小微贷款。 对于贷款,根据贷款余额的增量提供财政奖励。
在保供稳价政策方面,整合差异化电价,支持企业绿色发展。 定期开展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帮助重要原材料企业稳定生产。 同时,支持企业投资具备资源条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矿产开发项目,支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在投资和外贸外资政策方面,我们将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支柱产业提升、重塑产业基础,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三大工程突出创新在制造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 同时,围绕这些领域,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制造业,继续发挥投资主体作用,着力提振市场信心。
在用地用能政策方面,要确保规划重点项目用地供应,抓好试点地区“标准地”流转,试行在未纳入试点的领域大胆推进。 同时,落实不同产业用地按程序合理转用、不同产业用地灵活供应等用地政策。 落实好能源消费双控相关政策,多措并举,切实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的灵活性,争取将我市符合要求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确保工业发展合理利用能源。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有关部门和区县,将上述政策从宣传、落实、考核等方面抓好,力争让符合条件的企业获益,有效引导市场主体预期,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切实缓解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本回函已经董事董建国审阅并签字。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如对上述答复有意见,请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大工作委员会,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和改进。
重庆市发改委
2022 年 4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