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华为数字能源重磅“探秘”巴展-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碳达峰、碳中和:华为数字能源重磅“探秘”巴展

2023-01-02

导读:“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 面对巨大的碳减排市场空间,ICT行业的重心在哪里?

日前,一年一度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正式落下帷幕。 作为全球顶级移动盛会,2022巴博会吸引了2000多家企业参与盛会,成为疫情以来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 会议期间,众多厂商都提到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企业责任等。 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如何梳理新兴绿色ICT背后的产业脉络? 在最新一期(第四期)由华为数字能源出品的大型脱口秀节目《方博碳大讨论室》中,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首席营销官梁舟“探秘”巴展,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分享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观察与思考。 (应版权方要求,请关注华为数字能源公众号观看完整视频。)

绿色能源目标网络:比特和瓦​​特的“平衡技术”

气候和环境变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近两年全球规模商用,5G在网络覆盖、终端、用户规模等方面发展迅速。 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200多家运营商部署5G商用网络,5G用户超过7亿,商用终端超过1200万。 毋庸置疑,网络的快速普及不断体现出5G的商业价值。 然而,能源消耗的控制成为决定5G能否持续大规模部署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能耗、高OPEX和高碳排放一直是运营商传统能源基础设施面临的三大挑战,围绕数字化和低碳化的能源系统转型升级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运营商的业务。 同时,在网络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生产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仅占2%,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高​​达80%-95%。 因此,运营商也应该重点关注网络设备的使用。 在此过程中,只有以目标网络的方式进行规划,从站点到机房,从部署到运营再到运维,才能从根本上帮助运营商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为支持运营商绿色发展战略,华为提出“,”理念,通过“绿色站点-绿色网络-绿色运营”系统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不断提升网络容量,降低每比特能耗。

众所周知,由于无线站点数量多、覆盖范围广,运营商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着力点。 对于室内机房,站点能效不足60%,40%以上的能量消耗在站点散热上。 因此,在绿色站点上,华为采用极简主义的架构设计理念,以机柜代替机柜,以杆代替机柜,大大降低了CAPEX和OPEX。

同时,为建设高能效的5G网络,华为创新推出了网络级节能解决方案。 该方案基于内置的AI技术,通过对现网大数据分析建立的流量模型,识别出网络的典型节能场景; 同时,可以基于交通模型预测未来交通趋势,并输出相应的Plan,实现“一站一策”的精细化节能策略。 可以说,正是华为数字能源从顶层规划设计、新建扩容、改造优化等全方位“低碳”出发,助力运营商实现“不加能源OPEX+5G” .

绿色网络具有三大特点,即全光、极简、智能。 目前,无效业务转发是造成网络高能耗的原因之一。 因此,运营商应该加大光纤网络的建设,这不仅符合“光纤进铜,光纤出”的低碳趋势。 该系列专线解决方案能够真正实现一网多用,同时满足运营商拓展家庭宽带和企业专线市场的需求,实现“一跳直连”的极简架构,以及大大降低网络建设和能耗成本。

其实,持续减排节能,运营也很关键。 研究表明,整个通信网络80%的时间处于空闲状态,解决设备动态功耗管理问题对于整个网络的节能减排十分重要。 因此,“绿色运营”还包括“网络运营”和“用户运营”两个层面。 前者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使业务需求和设备运行更加智能化,在不影响网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性能和用户体验更节能; 后者通过数字化手段,引导用户向更高效的标准迁移,比如综合考虑用户终端情况、网络负载、资费套餐等,推荐和引导用户向4G/5G迁移,进一步降低每比特能耗。

在笔者看来,华为“绿色站点-绿色网络-绿色运营”系统解决方案的推出,为运营商践行绿色减排战略提供了一套“方法论”,让运营商从关注能耗转向关注能耗。 . 在提高能效的同时,不断提高绿色和可再生能源在网络中的使用比例,帮助运营商抓住主要矛盾,优化系统结构,实现绿色运营。

在算力“大行其道”的当下,这一概念的推出可谓恰逢其时。

《按方抓药》:破局悲剧、算力与能量消耗

当前,计算能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已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文,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都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重庆、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至此,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体系总体布局设计已经完成,“东方数字、西方计算”工程正式启动。 数据中心既是ICT产业的基石,也是能源消耗大户。

事实上,随着数字化业务的激增,数据中心正向高速、高密度发展,架构也越来越复杂华为公司有能耗管理系统吗,这也导致了建设、部署、运维、管理等环节耗时费力。 ,并降低可靠性。 对此,华为在模块化的基础上,坚持“模块化+智能化”双轮驱动,通过“四大重构”,即重构架构、重构温控、重构运维、重构电源,推动下一代数据中心建设迈上“简单、绿色、智能、安全”的新台阶。

一是结构改造。 过去,很多数据中心都是先建楼,然后引入电源和制冷模块。 建设工期至少需要18个月。 华为通过模块化和预制化实现极简交付,大大缩短交付时间,保证客户业务快速上线。 不仅速度快,模块预制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实现零“三废”,减少施工用水和建筑垃圾80%,回收80%以上的材料,减少90%的施工碳排放,以及实现绿色施工。

二是重构温度控制。 数据中心降耗的“牛鼻子”在于温控系统的节能减排。 在机柜散热方面,传统风冷技术的弊端日益凸显。 华为采用数字化技术和间接蒸发冷却方案,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冷源,实时调整制冷参数,使制冷量与业务负载需求相匹配,进一步提升制冷效率,数据中心PUE降低8% -15%。

三是重构运维。 在数据中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建设之外的长期稳定运维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华为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一大特点是实现数字化支持的智能运维,即数据中心运维的自动驾驶,运维成本降低约35%。 同时,通过精细化、智能化的资产容量管理,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约20%。

四是改造电源。 过去,数据中心运营商需要采购一堆供电“机柜”设备,然后将不同厂家的机柜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供电系统,俗称“攒机”。 这种供电方式带来了数据中心整体PUE无法保证、维护麻烦、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基于“硅进铜退”、“锂进铅退”等先进理念和思路,华为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采用高密高效UPS,为供配电系统“瘦身” ,告别“造机”,开辟“品牌机”新时代。 同时,通过AI预测性维护,实现供配电系统全链路可视化管理,保障数据中心持续稳定运行。

无疑,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 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向数字化转型,加入大数据集群。 “十四五”将是我国数据中心新一轮蓬勃发展的周期。 “对症下药”,在华为“四大转型”数据中心模板下,我国数字经济韧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全连接下的可持续性:华为的“绿色”逻辑

受疫情影响,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全球数字经济也迎来快速发展。 欧盟、中国、韩国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都宣布了对数字经济的庞大投资计划。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超过50%。

数字经济始于连通性。 在我看来,数字经济的核心是连接无数传统产业,创造新场景、新模式。 正如今年展会的主题是“ ”,连接的密度和计算的准确性都会增加。 决定数字经济强度,但要保持长久活力,新维度碳减排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诚然,ICT产业的绿色发展是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关键步骤之一。 我们在关注ICT产业自身减排的同时,也要着力挖掘ICT产业赋能其他产业带来的间接减排价值。

根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GeSI)的预测:到2030年,ICT行业将受益于绿色ICT技术,通过赋能其他行业,到2030年减少121亿吨碳排放。 它将帮助全球减少 20% 的碳排放量,这是其自身排放量的 10 倍。

就像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在今年的巴基斯坦展台上,华为以“数智森林”为主题。 整个展区最显着的特点就是无处不在的绿色点缀。 “数”代表数字世界,“智”代表智能世界,寓意ICT如郁郁葱葱的绿色森林一样生机勃勃。 绿色设计也代表了华为通过持续创新,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构建绿色美好未来的愿景。

当前,“碳中和”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使命。 “碳中和”目标所涉及的社会层面及其广泛影响早已超越能源、交通等领域,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意义将不亚于蒸汽机、电力、和电脑。 可以预见,随着ICT技术的深入和发展,以华为为代表的设备厂商将继续践行“比特多,瓦少”的理念,在理论、材料、算法等方面努力提升,推动各行业的发展。 加快应用绿色ICT技术,实现更高效的减排和节能。 而这或许就是华为可持续发展背后的“绿色”逻辑。

【铝路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较早的能源管理系统在铜莞冶炼分公司正式上线试运行。 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自身能耗和产能,降低能源消耗。

2013年,集团公司经过反复研究,认为通过实施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可以实现公司全面的基础信息化管理,能源报表、定额、计划、考核、成本、平衡、优化、能效可以满足基准和故障紧急情况。 管理等要求,实现能源绩效与消耗预测、数据分析与发布等,对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大有裨益。 当年11月,集团公司启动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确定了7家试点单位。

潼关冶金分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 在项目建设初期,公司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单位专业情况,筹建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领导小组。 建设前期多次召开相关会议,研究讨论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针对专业技术难点,召开专业技术研讨会,确定可行的施工方案。

在系统数据分析的后期,公司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能源网络图,并基于这个能源网络图构建了相关的功能模块。 由于公司建设进度快、质量好,被集团公司确定为较早进行能源管理系统试运行的单位。 目前,公司能源管理系统试运行成功,各功能模块运行正常。

据了解,能源管理系统上线后,公司能源消耗由月度统计变为实时监控,系统本身具有能源分析和超能提醒功能宝山能耗管理系统哪家专业,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 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