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精神(图)
2023-01-31
各市(含定州市、辛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
2020年,全省(河北省,下同)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河北智慧工业能耗管理系统,立足建设新能源大局。建设制造强国和生态文明,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工信部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重点,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强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加快新发展。 产品、新装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培育绿色经济新增长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我们省。
1.加快“十四五”规划研究。 开展重点软课题研究,加强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探索新时代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路径模式。 组织实施调研调研活动,深入开展“十四五”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编制河北省绿色制造“十四五”规划.
2.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设立省级绿色系统集成专项,奖励扶持一批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培育一批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加强与省开发银行、省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推荐一批制造业绿色转型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 做好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验收工作,公布绿色项目典型案例20余项。 召开全省绿色制造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做法。 组织实施绿色钢铁发展、电机能效提升等交流培训活动。
3.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制定出台河北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年度实施方案,创建一批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低-碳能源。 累计建成绿色工厂100家,绿色园区10个。 上年度对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企业给予奖励扶持,发布一批绿色工厂典型案例。 争取国家级绿色产品认证,积极遴选推荐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做好第五批国家绿色制造名录推荐和争创工作,组织专家对前两批24个绿色制造名录进行现场评审。
4.实施工业节能和绿色达标计划。 统筹落实2020年全国工业节能督查计划,对涉案企业委托实施专项督查,做好节能督查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工作。 建立健全工业节能项目库,协调支持100多个节能降耗增效项目。 培育100家节能示范企业,积极选拔推荐重点行业节能“领头羊”。 引导企业执行国家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制造标准,鼓励企业参与或牵头制修订国家绿色标准。
5.推广工业节能诊断服务。 制定出台河北省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建设方案,确定10家左右省级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标杆机构纳入拟扶持计划,培育一批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机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按照国家要求,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对100家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加强与节能诊断服务机构的联系指导,分类实施,扩大使用诊断结果,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后评价工作。
6.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产品。 按照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开展先进节能技术、工艺和装备的交流推广。 实施国家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进一步提高重点耗能设备能效水平。 积极评选推荐2020年度全国工业节能技术装备和“能效之星”产品。 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力争新建电能效值低于1.4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基本淘汰高耗能老旧设备,积极推广绿色先进适用技术产品数据中心。 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活动。
七、大力加强工业节水。 实施京津冀工业节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河北省工业节水相关工作方案。 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实施节水技术分类指导,开展行业节水服务和技术交流,加快节水技术推广应用。 支持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综合用水效率。 进一步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培育节水型企业100家以上。 聚焦钢铁、石化、纺织、造纸、食品等用水密集型行业,打造一批节水标杆企业,积极选拔推荐重点行业节水“领头羊”。
8.积极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 制定出台河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 召开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评价细则宣贯会,推动落实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加强以尾矿为主的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名企和名园名城,推广利用尾矿资源。承德等地尾矿生产砂石骨料供应京津建材市场。
9.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做好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培育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骨干企业。 落实《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次利用产品评价机制,督促企业加快落实可追溯循环利用责任。
10.推进工业污染防治。 督促落实今年工业污染防治工作。 加强工业企业物资堆场管理,编制2020年河北省工业企业物资堆场管理工作计划,完善工业企业物资堆场动态管理台账,建立年度整改清单,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物资堆场管理工作。物资堆场“双抽一公开”检查。 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开展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推广替代试点工作,加大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推广替代力度。
11.做强绿色制造。 积极推荐我省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达标条件的企业,培育发展污水处理、大气处理、固废处理、环境监测仪器等环保装备制造业以及废钢、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建筑垃圾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产业。 建立健全绿色制造专家库。 鼓励企业加入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大型工程装备、电气电子等相关专委会,推动再制造和智能化高端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组织实施全国2020年度再制造产品认证工作。
12.加强系统队伍和能力建设。 积极利用网络化公益平台,开展多渠道、多模式培训,交流推广先进经验。 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开展联合攻关攻关,加强指导衔接,进一步提升各市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引导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第三方绿色评价机构及相关协会和研究机构发挥支撑作用,提高服务能力。
特此通知。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 年 4 月 15 日
6月13日至7月12日,今年是浙江省节能宣传月。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着力优化服务模式,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企业能效,让企业在节能降耗中提质增效。
2012年至2021年,浙江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5.8%,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3.7%,支撑GDP年均增长7.2%。
6月16日,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车间内,4条纺织定型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 与以往不同的是,目前的纺丝线增加了蒸汽余热回收装置,通过供电公司余热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通过改造金华能耗管理系统厂,公司今年有望节约蒸汽6000吨,减少碳排放2000吨,综合能耗降低11%左右,节约真金白银160万元。” 公司副总经理赵成芳说。
推进涉电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通过调整工业企业冷、热、电、汽等能源利用方式,不断促进优质富余能源高效梯次利用。 手段之一。
国网浙江电力还深入开展企业能效调研,通过“电源+能效服务”新模式,提供“一企一策”节能优化方案,提高企业能效水平。 宁波骏凌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先军表示,“通过配电室改造、空压系统升级、屋顶光伏发电工程,以及整个能源的数字化管理。厂,预计企业能耗可降低30%左右,在行业内将有较大优势。
浙江维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当地供电公司提供的优化用能方案,将原来按容量申请的基本电费调整为按需收费。 5月份,公司电费支出减少6万元。
国网浙江电力还坚持数字化赋能,依托其承建的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推动能效管理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国网浙江电力依托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打造的“节能减碳电子书”应用中,能源预算管理子应用结合企业综合能效水平和申报情况,进行能源配置企业预算。 目前在杭州市宁波、嘉兴、金华、衢州、丽水等6个设区的市开展试点,共2488家重点企业完成标杆能耗核查和月度能耗计划分解。
国网浙江电力推出的“工业碳效率码”,收集全省企业管理、能源、税收等数据2300万条,推动绿色技改项目2200余项; 推出绿色电力超市,申请绿色电力交易总额1.4亿千瓦时; 拓展碳增效贷款、碳技术改造贷款等金融服务,授信额度101.7亿元。
能源领域数字化应用为企业转型打开了一扇“绿色大门”,也为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