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坚决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节约能源资源的任务要求
2023-02-09
宿迁市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任务要求。 开展节能工作,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能源结构明显优化。 2020年,全市公共机构能源消耗中,电力占69.2%,天然气占12.58%,汽油占12.44%,柴油占3.13%。 与“十二五”末相比,电力和天然气占比分别提高27.36和8.2个百分点,汽油和柴油分别下降21.13和4.1个百分点。
二是节能改造稳步推进。 制定《宿迁市绿色建筑节能考核评价办法》、《宿迁市“十三五”期间推进公共机构建筑实施节能绿色改造》、“十三五”期间“计划”期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91.19万平方米,累计节能量27.45万吨标准煤。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 出台《宿迁市事业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宿迁市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等十余项制度措施宿迁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官网,指导各级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节电、节水、节水等规章制度节能、节油、节材等,并常态化开展运行管理和监督检查,全市节能管理标准化水平大幅提高。
四是示范创造成果丰硕。 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活动,深入推进节能事业单位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节能事业单位6家、江苏省节能领军企业6家、省级节能示范单位52家、省级节能示范单位5家。全市事业单位172个。 占总数的 48%。
山东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相关工作要求,将传统资产管理与物联网技术智能融合,迭代升级资产管理平台,建立应用“物联网+资产管理+数据可视化+空间管理”新型高校物联网资产管理平台的管理思路。 物联网资产管理加入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技术,可主动识别资产,实现资产定位、使用跟踪、实时监控、主动预警、智能管理,实时全面掌握资产状况,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效率。
资产入库“在线一站式处理”
2003年以来,学校建立传统软件管理系统,功能涵盖预算、配置、采购、验收、变更、盘点、绩效评价、闲置、共享、折旧、处置、报表、决策分析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活动,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资产管理,升级资产管理系统,构建采购-资产-房产-财务一体化管理平台。
2021年,学校资产入库实现“线上一站式办理”,有效解决资产入库环节“报销难”问题。 校内各资产使用单位在系统中提交新增资产验收单,学校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处对各单位在线上传的资产信息、发票、验收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添加他们验证后在线。 电子签名加盖印章,实现整个操作过程的“无纸化”办理。 新系统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教职工在资产入库过程中遇到的费时、步骤多的问题,节省了资产管理员在路上签收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资产入库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学校新购置资产管理自助终端校园能耗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自助查询和文件打印功能,为师生提供更快捷、更便捷的入账服务,促进管理服务创新和效率提升通过信息化,有效解决了“教师少跑多跑信息”的繁琐文件打印问题。
物联网助力实现资产“二次盘点”
2022年,学校将试点使用物联网设备进行资产管理,引入RFID相关设备进行试点。 选择办公室试点,粘贴RFID标签和终端,结合软件系统自带的智能手持RFID盘点终端和资产传感器,不仅可以实现对特定单位、特定用户、特定地点、特定类别的资产盘点,还可以实现资产自动化,智能化“二次盘点”,自动生成相关盘点报告。 物联网资产管理平台借助RFID标签和GIS技术,打破空间壁垒,可以随时随地动态管理资产的位置和状态,提高资产利用率,有效提高学校资产管理效率。 结合物联网资产传感终端和智能管控终端,实时掌握资产运行状态、使用时间、使用效率、远程开关机,为学校综合管理提供高质量的实时分析,以及有效推进资产全过程绩效管理和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精细化。
资管数据“可视化”
1.应用数据可视化大平台,搭建数据驾驶舱,为学校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学校资产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复杂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展示。 利用RFID射频技术、RFID标签、读写器实时采集覆盖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信息,实时数据展示,助力资产盘点、资产监控、位置预警等,实现学校动态监管资产。 存量资产、日常经营情况等实时统计分析实时、多维度可视化分析,全面覆盖用电设备运行状态、使用时间、能耗、电量等信息,助力学校资产管理节能减排,绿色办公。 聚焦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业务,用具体化、多样化的统计分析图表替代传统的数字报表,为资产管理的各个业务板块提供合理的数据统计和趋势分析。
2、建立物业管理系统,实现物业动态高效管理
学校建立三维电子地图,实现资产管理与学校地图相结合,实现房屋信息可视化管理,在图上操作,以图管房,以房管人,以房管事。 物联网资产管理平台借助RFID标签和GIS技术,打破资产管理空间壁垒,随时随地动态管理资产位置和状态; 可实现实时资产定位预警、待机预警、闲置预警、故障预警等,在线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有效避免校内资产流失; 管理房间/配额核算、货币化补贴等人员使用面积,实现人、楼、物精细化管理,资产动态高效管理; 结合物联网设备,对公租房使用效率进行监管,解决房间使用效率低、申请房间无房可分等问题。
3.以智能设备和系统为媒介,实现公屋利用效率的实时分析
为监控公屋分配后的使用情况,获取后续公屋分配和调整的直接数据,学校采用实时检测的方式,以智能设备和管理系统为媒介,实现对公屋后续分配和调整情况的全面掌握。公共房屋的使用。 学校在合租房间安装智能探测器,与现有物业管理系统相结合。 系统控制设备,实时监控房间使用频率,并对房间使用频率进行排序,减少空置房间,提高房屋使用效率。
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处理是物联网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当前资产管理方式的目标。 借助物联网资产管理模式的探索,可以为学校资产管理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有效解决资产动态监管、清查、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共享等问题。管理流程,实现资产管理。 智能动态管理不断提升资产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