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用电管理系统未实现智能化管理智能用电已在我国领域逐步得以推广
2023-02-10
目前,绝大多数新建的学生公寓普遍采用了自动控制用电管理系统。 与以往的人工管理方式相比,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实现了电能计量、远程控制、限电等功能,明显减少了电能浪费和窃电等问题,潜在安全隐患也相对减少了。 自控电源管理系统虽然有效地提高了运行管理效率,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控制水平不断提高。 为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迫切需要将自动化管理升级为智能化管理,彻底解决目前高校公寓用电管理存在的缺陷。
1 现行通用用电管理制度的缺陷
1.1 传统管理方式粗放简单,模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用电管理采取“一刀切”的管控模式,即管区内所有宿舍均采用被动管理:公共用电除外(楼道灯、楼道灯、安全出口标志等)电路集中手动定时切断电源。
1.2 现行用电管理方式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由于老宿舍电路设计有限,难以适应不断增加的负载需求。 此外,线路设施老化,用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亟需重新设计和修改用电管理制度。
1.3 功耗管理系统独立于校园管理系统
由于电费管理系统独立,无法与校园“一卡通”系统直接对接,给学生电费业务带来极大不便。 学生不能在校园内便捷的人工窗口和自助校园一卡通终端设备上收取基本电费和缴纳电费。 相关业务只能在固定时间段固定人工窗口办理。
1.4 用电管理系统未实现智能化管理
智慧用电在我国居民用电领域逐步推广,实现了自动计量、信息实时上传、信息缴费、自动开关机等主要功能。技术在大多数与高校学生密切相关的多功能平台(学校主页、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智能化管理尚未实现,严重滞后于学校管理和学生应用的信息化需求。
2 改进计划
2.1 公寓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
①精准计量②基本功率设置③退款管理④机组预存功率低限提醒报警
2.2 公寓用电管理系统可与校园网无缝对接
系统实现了与校园网的无缝连接。 学生可以使用校园个人ID和密码在内网登录系统,根据个人权限进行信息查询和修改、用电管理、个人申诉等操作。 学生每月基本(免费)电费可在月初由系统自动汇入“一卡通”。 学生无需通过人工窗口,即可在校园“一卡通”管理中心、人工窗口、自助终端查询个人和房间用电量。 信息,无需排队查询,定时到固定窗口查询。 当学生需要继续缴纳电费时,可实现24小时快速自助办理业务。
2.3 公寓智能用电管理系统要对智能终端友好
在研发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的同时,同步开发适用于电脑、手机等终端的软件(APP等),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权限办理用电业务。
3 宿舍预付费系统的介绍与选择
-3100结合高校需求,在原有预付费的基础上增加了宿舍用电管理所需的各种功能,更好的解决了高校宿舍用电管理的问题。
3.1 系统结构
3.2 系统方案
高校宿舍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场合,在传统电源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与其他应用场合有着不同的需求。 重点是用电控制管理,如宿舍时间管理(按时关灯,按时送电,空调等部分设备不能纳入关灯范围),恶性负荷控制,基本电源设置等。 系统建设意义:方便学校为宿舍充电。 学生人数众多,传统的后付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 收费管理可与校园卡对接,学生自行缴费。
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宿舍用电管理,实现时间定时控制、恶性负荷检测、基本电费分配等适合学校标准化管理的功能。 人性化的方案设计,可实现单个宿舍多个分支的独立控制,为学生获得更高品质的宿舍生活提供支持。 恶性负载控制(如卷发器、吹风机、电炉、火锅、电热杯等自动识别控制)、夜间低功率设置、移相插座识别、负载学习功能(白名单) ).
3.3 系统设备选型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智慧校园已是大势所趋。 实现用电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是智慧校园的需要。 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记录和判断公寓的用电行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用电安全和节能意识。智能用电管理系统融入后勤管理系统学校后勤能耗管理系统,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加强与银行、供电企业的合作。 在一支高素质的后勤队伍的管理和维护下,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帮助学校管理层决策,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为创建学校做出积极贡献。节约型社会
fq
1 简介
统计显示,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8%。 我国每年新建2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9%为高能建筑; 其中,只有 4% 采取了节能措施。 大型公共建筑不仅能耗密度高,而且能源浪费严重,节能空间巨大。 推进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能耗管理系统的意义,节能降耗首先要量力而行。
大力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引导城乡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能源供需矛盾; 有利于降低社会能源消耗总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完成。 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优化升级,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健康度,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各级各部门要把绿色建筑行动作为大力推进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谋划,狠抓落实,推动城乡建设走绿色循环之路。 ,走低碳科学发展轨道。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2 系统架构
Acrel-5000建筑能耗分析与管理系统以工作站主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为基本工具,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实时数据采集和远程管理提供基础平台。 它可以与其他楼宇自控系统进行通信转发,构成一个复杂的监控系统。 能耗系统主要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结构,如系统结构图所示:
系统结构图
3 系统软件模块
◆综合能耗主界面
◆分类能耗主界面
◆分门别类能耗统计报表
◆分类用能分公司非工作日用能
◆分类能耗行业同比分析
◆分时段能耗分类能耗趋势分析
◆配置选项
4 制度建设意义
1)计量装置设计安装能效监测平台建设
通过梳理用户用能网络,在各配电回路设置电能计量表,为该项目构建了完整的用能计量系统。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软件实时监控项目中的用电量情况,同时减少能耗的“跑、跑、滴、漏”和计量误差。 实时监测现场仪表返回数据,对能耗进行合理控制和预警,及时发现并纠正运行过程中的异常能耗,并随时处理。 根据需要设置重要设备的超标预警值,超标时进行提醒并主动记录。
2)能耗数据采集存储,形成可视化趋势图
通过软件可以直观的看到各部门或地区每小时的能耗趋势图,同时实时存储各表计采集的数据,并查询历史数据记录。
3)确定高耗能范围,诊断高耗能原因
核算各区域、各楼层能耗,准确定位能耗大户,制定节能绩效考核制度,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合理实施。 建立主要耗能设备运行记录档案,结合设备检修记录,为设备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4)配置节能节电产品,改善运营管理模式
长期记录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效分析评价结果,关注能耗趋势,为节能改造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节能改造后,基于能耗监控平台比较节能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