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打造海尔中德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零碳园区”试点-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青岛市打造海尔中德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零碳园区”试点

2023-04-17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青岛市发展局发改委、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2022低碳示范园”培育活动。经区市推荐、第三方专家评审、相关部门联合评审,“海尔中德产业园”园”被确定为低碳示范园区培育对象。

3月30日,由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承办的“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青岛市崂山区举行。 卡奥斯智慧能源与国家质量认证中心就“零碳园区评价”试点项目签约合作,将海尔中德产业园打造成国家级“零碳园区”试点,标志着山东碳足迹

三方合作共建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为更好地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建设,促进节能减排,助力青岛绿色低碳发展青岛智慧园区能耗管理系统,卡奥斯智慧能源与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青岛检验检测签署合作协议和认证协会。 三方将致力于标准制定,共同开展人才培训、检测认证等领域合作,提升海尔中德产业园绿色低碳建设水平,打造海尔中德产业园低碳示范园区。青岛。

具体来说,在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下,根据园区具体需求和规划,积极探索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推广应用低碳节能技术,充分发挥地方标准化研究机构的资源和标准优势; 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将发挥检验检测认证领域专家资源优势,对园区低碳设施设备和园区企业低碳产品进行论证评审。园区,对技术参数进行行业指导和建议; 管理机构将充分发挥人力、技术等资源优势,制定绿色低碳园区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园区节能减碳的主要目标、方向和要求。

打造园区全场景、全生态、节能减碳的解决方案

统计数据显示,工业园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增速超过30%,但与此同时,工业园区能源消耗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69%,碳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1%。 因此,产业园区已成为实现污染减排和碳减排协同的重要新生力量。

卡奥斯智慧能源赋能海尔中德产业园,为其打造全场景、全生态的节能减碳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单一场景或产品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部署智慧能源总控平台,对电力、水、气、热、压缩空气、光伏等能源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可以实现园区,也可以对园区的能源系统进行监控。 能源管控调度实现能源综合利用效率80%以上,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22万吨,成为全球首个碳中和“灯塔基地”和典型代表龙头“双碳”产业园区。

目前,卡奥斯智慧能源已赋能全国18个产业园区和55家互联工厂,探索560余个场景、1000余套定制化能源解决方案,构建以“零碳”为本质的绿色环境。 生态圈让更多园区企业共享绿色低碳红利。

温综合能源服务网

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国共有高等院校3005所,在校生总数超过4000万人。

高校集教学、科研、生活于一体,是人口密度大、能源消耗集中的地区。 统计显示,全国高校能源消耗约占社会总能源消耗的10%,大学生人均能源消耗约为居民的4倍。

绿色、智慧校园已成为高校建设的一大趋势,而绿色、智能的能源系统首当其冲。 新能源时代,综合能源服务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首个大学项目模型/

全国高校首个能源综合服务项目落地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新校区。 该项目于2018年12月正式启动,已成为高校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的典型典范。

能耗管理平台_能耗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节电,节水,节油等管理措施_高效能耗管理系统

▲ 项目实景图

项目充分利用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新校区的风光资源,以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为核心,综合应用储能、多能互补等先进能源技术,构建集发电与利用于一体的绿色智能微电网系统,实现清洁能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和源、网、荷的协调运行。

▲ 项目构成

该项目与新校区建设同步进行。 项目建设包括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装机容量2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容量300千瓦的风力发电系统、总容量500千瓦的多类型储能系统-小时。 、49千瓦光电一体化充电站、10套太阳能+空气源热水系统和5盏智慧路灯。

项目采用能源托管服务模式,由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20整个校园能源消耗的%由新能源提供。 通过新能源独立供电和综合能源管控系统管理,学校能耗比同等规模校园降低近30%高效能耗管理系统,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243吨,年减排二氧化硫约67吨。

/教育部大力推动/

能耗管理平台_高效能耗管理系统_能耗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节电,节水,节油等管理措施

在上海电力大学项目案例之前,在教育部2016年印发的《关于开展能效领军人才示范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推动下,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能效工作改进项目。 这些项目或多或少都与当下火热的综合能源服务概念有关。

不过,上海电力大学称其为全国首个高校能源综合服务项目也不为过。 上海电力大学项目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一个新校区,能源系统的规划建设可以从一开始就引入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开始。

教育部推动的能效领跑者计划,一开始并没有涉及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更多的是类似于传统的节能项目。 今年以来,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能效领跑项目名称虽未变,但在内涵上升级为校园综合能源服务项目。

今年5月,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与双方就“能效领军者建设工程”(教育部牵头项目)和“千校校园”工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网综合能源牵头工作)共同推进校园综合能源服务,显着加快了综合能源服务在校园的推广应用。

近日,由公司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绿色学校节能环保座谈会召开,“巩固、完善、协调、跨越,构建校园综合能源服务体系”成为会议主题,突出了绿色校园节能环保理念。综合节能服务已成为绿色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为统筹推进能效领头羊项目,建立了能效领头羊建设项目企业数据库。 截至2020年12月,企业库管理团队共收到企业入库申请630份,对企业库进行了6次评估。 目前企业数据库正式会员107家。 2020年,中教能源研究院牵头企业库成员实施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13个,项目金额超过7000万。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参与校园能源综合服务项目建设,可以申请加入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企业库。 在公司统一规划下,入池企业可获得部分项目参与机会。 事实上,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事业单位,单个企业很难打开这个市场,他们提供的是一个公共渠道。

会上,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执行机构中国教育能源研究院发布了中央能源数据平台2.0版和中国教育能源管家2.0版,以及《校园综合能源管理全过程工程》咨询》和《教育系统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技术规范》和《校园综合能源服务认证技术规范》,将有力推动后续校园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