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建筑业产值规模绿色建筑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2023-04-19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今日(7月23日)向媒体发布了《2018年江苏省建筑业发展报告》。 2018年,江苏建筑业产值在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方面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建筑业总产值全国领先
2018年,江苏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4053.9亿元,比上年增长8.5%,比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 实现了“十三五”以来的最高年增长率。 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3.1%,产值规模继续居全国首位。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140.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对GDP的贡献率连续13年稳定在5-6%。
建筑节能全国领先
江苏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65%节能标准。 全年新增节能建筑面积1639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2022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4373万平方米; 新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99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392万平方米,公共建筑598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含光热建筑、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7658万平方米,全省可再生能源建筑累计应用规模达5.5亿平方米。
全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4395.9万平方米,城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87.9%。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2018年全省建设用地确定装配式建筑面积2810.4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2483.3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比例18%,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2066万平方米,全年目标任务是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15%。
全面实施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
建立全省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服务平台,对接各区市先期开发的实名制平台数据江苏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实现实名制全覆盖。 ——省、市、县三级名称系统管理平台。 2018年,全省13个设区市、54个县(市)全面推行实名制管理。 省级平台在册人员总数达到104万人,项目总数16713个,开立专户12340个。 发放工资35亿元,实现了用工情况实时监管、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劳动技能培训等,提高了工地管理水平。
2018年,建筑业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55719.3元,同比增长3.9%。
2019年,江苏将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 探索建立建筑市场“红名单”制度,完善守信企业激励机制。 引导各地开展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信用积分运用,引导正向激励,强化失信惩戒,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来源:江苏广播财经传媒新闻中心/通讯员徐晨/编辑王轩/国正)
数码亮点
福州建成全国首个市级水系科学调度系统。 通过水系统智能化管理与数字化应用的深度融合,集监测预警、预报预报、调度决策、指挥控制四大模块于一体,实现城市水系统全过程管控。生命周期。 “人防”治水向“数字化”治水转变,为建设“数字化应用第一城”积累实效。
“启动城市排水防涝Ⅳ级应急响应。” “秀峰路与国前路口有积水,需要紧急处理。” 城市水系科学调度系统的“方略”。
“现在系统的能力越来越多了。” 市城市水系统联调中心科技信息部副主任刘静说。 她全程参与了城市水系科学调度体系的建设,见证了该体系的“欣欣向荣”。
2018年,城市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开工建设,主要覆盖四大城区400平方公里。 该系统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多种手段,建立了眼、脑、手三大系统。 其中,感知、监测和预警系统是“眼”,预报、调度和决策系统是“脑”,自动控制是“手”,基本满足指挥和指挥的需要。汛期调度和水系日常指挥管理。
》在原有85个雨量站、390个水质水位、750个路区水、1604个管网水位监测点的基础上,系统新增16个自动包液位数据、110个水系统包监测数据,有雨污管网928个监测点、177个雨量站,监测数据越来越丰富。” 刘静说,“眼睛”看到的数据越来越多,这也让“脑”和“手”的配合越来越好。
下雨前,系统可提前下达命令,放水库、湖、河水,释放库容; 降雨期间,系统可通过内河水位、路面水位、实时视频等掌握积水情况,科学调配排水设备、应急车辆、应急队伍和物资,提高排水效率和防涝; 降雨结束后,系统还可以参考涝区的历史数据,分析出现涝区的原因,进行模拟推演,指导整改。
“除了城市应急防洪外,该系统在内河水动态、管网厂河一体化管理方面也非常强大。” 刘静说,“两江四岸”闽江核心段和福州内河游览线涉及河流水质问题。 以及水位,系统处于可控状态。
同时,通过监控系统对闸泵设备进行感应控制,辅以AR巡视河道、八一水库、登云水库、西湖、沁亭湖、温泉公园湖、晋安河、白马河、三街河流等城区重要水系要素 实现精准调控,全面改善流域水质、水位、水色。
“入职5年后,‘智慧大脑’将迎来更多惊喜升级。” 刘静表示,联调中心将继续完善城市内涝模型,提高防汛能力。 统筹梳理城市生态补水、引潮汐、雨前疏散环节引水泵站、排洪泵站运行需求泵站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图,峰谷结合优化泵站运行以尽可能少的能耗达到合适的水位、水质目标的耗电量。 在保护晋安江、白马河、三界河、流花溪等内河水位的基础上,西湖左海——白马河、晋安江——光明港——支流光明港河、东西河——琼东河、流花溪——洪湾河等内陆河流齐头并进,保持水位、改善水质,让荣成水色焕然一新,幸福长存。
城市水系统科学调度系统是全国首个市级水系统科学调度系统。记者陈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