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通过预验收
2023-05-15
虽然我国公共建筑的总面积占所有既有建筑的比例并不高,但其能耗价值却尤为突出。 青海、云南、山东泰安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监管或落实政策法规,提高公共建筑能耗效率。 .
青海大型公共建筑监控通过预验收
经过专家组现场调研和认真讨论,青海省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项目不久前通过了预验收。 监测平台项目可实现对建筑分项能耗的动态监测和有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和改进方案。
2014年5月,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承建了青海省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二期工程。 建筑企业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增加原省政府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监控的建筑数量,建立办公楼和大型公共数据展示平台,开展分项设备安装和公共建筑中的其他工作。
今年5月,项目完成全部计量设备安装、数据传输和平台测试,完成243栋建筑、3028个节点的能耗数据监测,比原实施计划增加43栋建筑、528个节点.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段时间的能耗数据积累博物馆能耗管理系统,省住建厅将对全省公共建筑能耗进行系统分析诊断,与全国公共建筑能耗数据进行比较。同类建筑能耗,协助业主挖掘节能潜力,通过实施节能改造实现节能目标,不断提高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营管理水平青海省。 此次预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我省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已做好国家终验收准备,初步建立了全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体系。 , 智能化工具支持的建筑能源管理基础数据库。 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等制度,推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加强节能运行管理,降低建筑能耗,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青海省节能减排项目。
云南全力打造绿色节能型城市
近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要求全省贯彻落实“适用、节约、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特别要求加强公共建筑节能效果的落实,实现城市房屋和设施绿色节能和切实改善城市环境的目标。生活环境。
《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云南省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达到50%以上。 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实施城市节能工程,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范围,推进绿色节能型城市建设。 新建、改建、扩建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如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办公楼等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 同时,云南省将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单位施工图审查,要求提高绿色建材使用比例。
为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管理,云南将实行全耗能建筑节能评价制度,将采暖、空调、照明、电力、热水等能源消耗纳入评价范围。节能管理,包括节能标准、可再生能源、能效评价等。 记录内容,确保新建建筑按照政策规定和标准建设。 结合气候多样性特点,云南省将加强城市冬季节能采暖供暖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因地制宜选择节能采暖供暖方式。 在开展既有建筑节能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提高既有建筑能效。 到2020年,云南省建筑单位建筑面积实际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成一定规模、节能率达到80%~90%的超低能耗精品示范建筑将建成。
此外,云南省将充分发挥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优势,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新建建筑和节能优先采用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现有建筑物的改造。 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设施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泰安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测
近期,山东省泰安市通过政府采购,确定了公共建筑节能监控系统维护管理的专业公司,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正常上传。数据。
由于公共建筑节能监控系统的维护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升级管理。 因此,当地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确定由专业公司对公共建筑节能监控系统进行维护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公司主要承担市级数据中心技术服务、数据上传(省级平台)运维技术服务、机房设备运维技术服务、数据中心运维技术服务、中心平台及子系统维护技术服务。 对于个别系统数据上传不及时、不准确,维护人员定期检修调试,每周向中心平台上报系统运行状态反馈表。 目前,通用监控平台系统运行良好。
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系统通过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装分类、分项能耗计量装置,并采用远传等方式,实现对重点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及时收集能耗数据。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多年来,泰安市一直高度重视公共建筑节能监控系统体系建设,2013年投资建设了全市公共建筑节能管理信息中心平台监控系统,并于在泰安市的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中安装了子系统。 将能耗监测和数据上传至省公共建筑节能监测中心。 目前,全市已安装监控子系统32个。
各地将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建筑节能监测系统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运维管理,加大监测数据应用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执法检查,加强联系监督。与子系统相关单位开展节能工作。 加大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系统质量水平,打造“数据可靠、运行稳定、应用高效”的公共建筑节能监测平台。
江苏省政务厅近日以实施《事业单位能源消耗定额及计算办法》和《事业单位集中办公区能源消耗定额及计算办法》两项能源消耗定额标准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公共机构能耗配额,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省政务厅相关人士介绍四川公共能耗管理系统,能耗定额管理是促进公共机构节能的一种更加优化、可持续的管理模式。 对照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编制的《事业单位能源消费定额标准编制与应用指南(试行)》,江苏省制定两项能源消费定额标准,一改单纯的同比下降趋势指标进入定额管理,指标有一定的下降率。 结合强化分类指导。
能耗定额标准基本覆盖江苏省所有事业单位,分为集中办公区、党政机关独立办公区、教育、医疗、场馆等六类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能源消耗定额及计算办法》适用于独立的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场所等。 主要指标包括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建筑能耗。 《事业单位集中办公区域能耗定额及计算办法》主要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业单位共同办公、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或500人以上的建筑物或建筑群。 主要指标包括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建筑能耗、数据中心用电效率、食堂人均能耗定额。
每项指标均设置约束值、基准值和指导值三个等级。 其中,约束值为公共机构正常运行所允许的能耗指标上限值; 基准值为公共机构正常运行和采取节能管理措施后的能耗水平; 指导值是公共机构正常运行前提下的能源效率。 提高了目标值。 超过约束值的单位要力争在2-3年内等于或小于约束值。
“十四五”期间,各区市继续实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分解下达下一阶段能源资源消耗指标。 5年。 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在《定额》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更加严格、更加细化、更加适宜的定额标准和管理办法,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能源消费定额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