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绿色学校怎么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物联网时代绿色学校怎么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2023-05-18

物联网时代如何建设绿色学校

在全国建立绿色学校,不仅可以促进教育领域能源资源的综合节约和循环利用,而且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素质教育,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从1996年开始,“绿色学校”的概念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中首次被提出。 从此,校园绿色、节约、环保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相关评价标准和具体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绿色学校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 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绿色学校带来了技术应用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和改进。

新时代背景下,绿色学校建设面临哪些困难,又该如何解决? 对此,一些学校已经或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能源管理开启突破口

“当前,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总体方案还不明确江门智慧校园能耗管理系统,既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反映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节约型校园建设目标不合理。” .这是建立绿色学校面临的挑战之一。 吴国强副主任认为,政策的普遍性与高校的个性化之间存在着矛盾。 “保护型校园建设是高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需要有适应高校的个性化策略。”

为实现学校业务规划、校园规划、能源资源利用规划的多方案融合,需要在方案顶层设计下构建能源数据平台; 制定个性化的绿色学校战略,需要全面开展校园环境监测,落实校园垃圾减量分类、节水、节电、节能等工作。

近年来,适应物联网时代要求的能源管理被视为突破这些难点的途径。 通过能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益和质量,成为众多校园能源管理工作的选择。

2008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高校节能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示范工程和示范工程”节能综合整治方案”支持241所高校建设节能监管平台,取得明显实效。 效力。 该项目直接推动了学校能耗监管理念的形成,一大批学校自主搭建了校园节能监管平台。

科学统筹,改造效果好

“建设绿色学校,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更好的教育需求,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打造美丽校园。” 陈峰主任表示,自2016年以来,中心建设了校园能源改造项目服务平台和教育能源数据平台,正逐步形成集学校能源数据建设和运维为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高校水资源利用面临浪费严重、再生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加之高校人口密度大,部分高校进入“城市用水量前10名。水资源管理亟待加强,但缺乏导向。高校水资源生态校园建设理念、成套技术、管理体系和工程经验。” 天津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天津大学教授张宏伟说。

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_能耗监控管理平台_江门智慧校园能耗管理系统

自天津工业大学实施“顺序利用-按需处理-零排放”的生态校园水系统建设与管理新模式以来,通过信息系统的科学管理,直饮水、污水、雨水等水资源,等按需处理和整合。 校园每年节水56万立方米,人均年用水量减少34%,万元科研经费用水量减少18%,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企业加入到学校能源改造项目中来。 180所学校近600个项目参与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申报,最终确定42所学校为首批实施单位,涵盖能源信息监管平台、暖通空调等10大类122个子项目,与总投资超过50亿元。 目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化工大学、淮海工学院等11所学校已进入实施阶段。

新信息技术是关键

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源管理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方面的有效性开始凸显。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一体化技术,在各高校建设的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建设了全国教育能源数据平台。 已接触、走访100多所学校,成功对接39所学校。 数据,实现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对标、咨询服务等功能,为学校实施项目转化提供全面、专业的数据支持。 “三年来,我们着力建设数字化能源监管体系,以节能改造为抓手推进能耗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淮海学院副院长许兴友说。技术。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引入,将以往只能人工控制的“细节”统统纳入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节能效率。 例如,淮海工学院安装了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和卫生间节水装置,使空调节电率、照明节电率、节水率达到20%以上%、30% 和 40%。

“目前,学校节能项目服务平台、校企合作平台、能源大数据平台、宣传交流平台、理论研究体系已基本形成。”陈峰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相关数据平台建设。 “一方面,全面对接各学校数据平台,支持学校完善能源系统解决方案,降低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全力支持学校数据平台建设和运营。” (本报记者 党文婷 闫胜河)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10月25日上午,围绕“进一步优化电力接入”主题,由江苏省淮安市委营商环境优化办公室牵头,有关部门及企业家代表聚焦电力应用,行政审批、外线。 项目建设、规划验收、运营用电等五个环节在“慧旗直播间”活动现场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作为与优化用电工作关系最密切的单位淮安能耗管理系统厂家,淮安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张通宙首先介绍了公司用电优化工作的进展情况。 供电公司主要从省心、省时、省钱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推行“项目负责人”制,推进政电业务“一站式办理”,实施用电“一站式服务”,开展“三零三”到户家”服务等措施,优化业务流程,缩短报备、安装、接电周期。

“为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供从最快到最好的高效服务,我局在优化用电准入方面创新思路,结合实际,优化审批流程,采取面-与施工设计单位面对面沟通或在线申报,提高沟通效果和工作效率,线路长度限制在200米以内优化流程,复杂管道超过200米的处理时间可5天内控制,200米内2天内处理。” 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建业介绍了该局的主要做法。

为确保优化通电工作审批流程,市行政审批局牵头成立了“道路开挖绿化审批现场勘察组”。 “我局优化了城市道路占挖审批流程全流程,建立了交巡支队、市政道路、行政审批三部门联合现场勘察机制,确保连续性。和工作的稳定性。” 该局局长陈兆新表示,“此外,我局积极推进非当面审批。目前,占开挖道路的电源进线维修项目审批时间已缩短至2018年10个工作日。 2019年3-5个工作日审批时限。

针对“淮安市网上审批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什么时候上线?”的问题接受网友提问,淮安市行政审批局建设审批处处长张世梅表示,目前淮安市建设工程审批管理系统正在开发中,预计12月底完成。月,正式部署运营。 主要功能包括项目规划生成、一窗受理、分阶段并行审批、绩效监督等,同时整合我市相关审批系统,统一水务等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网上申报,电力和电力。 系统将对接部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江苏政务服务一体化在线平台等。

公安机关作为道路占用开挖的许可部门,也是优化权力准入的重要参与者。 “我局明确要求当地公安交管部门在接到市行政审批局联合调查通知后2个工作日内,全力配合审批部门审批申请,范围较广的申请除外。开挖影响大,需要方案论证。积极为电力接入单位提供便利交通,确保施工路段道路交通安全。 淮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苏必伟说。

优化电力接入离不开住房和建筑部门。 淮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立硕表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年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流程,强调并行协同,加强事后监管,提高电力接入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切实提高接电效率,努力提高“通电”指标。

现场,保利淮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总监张浩、淮安市淮阴医院设备科副科长徐小勇、淮安富源置业总经理丁辉有限公司、涟水红日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曦就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用电问题进行了询问,相关部门一一解答。 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淮安市委营商环境优化办公室副主任张文兵表示,通电是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地方经济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希望有关部门和单位继续争分夺秒,密切配合,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给自己加压。 在提高用电便利化各方面,办实事、求实效,推动全市“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力打造新高地优化淮安营商环境。 (王磊、沉妙、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