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助力能源绿色转型升级-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构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助力能源绿色转型升级

2023-06-08

构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助力能源绿色转型升级

——山东综合能源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1月8日,山东综合能源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济南省体育中心鲁能泰山广场举行。 山东省首个集“宣传站、科技园、资料库、集成站、孵化器”为​​一体,全面宣传展示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综合性展馆由此诞生。 将有力推动山东省能源综合服务创新发展山东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服务山东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任。

国家能源局山东监察办党组书记、监察专员左伟华,山东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福东,山东省能源局局长、书记姜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党委、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志东等领导出席仪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董敬英主持开幕式。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市场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玻璃钢企业综合能耗_山东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_综合能耗和综合能源消费量

功能齐全助推全省能源综合服务业发展

建设山东综合能源服务中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要求、积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山东省能源安全建设的重要举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场实践。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组织集中办公、专题研讨、专家评审50余次,为中心建设编制了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实施方案. 投入施工人员6000余人,仅用67天就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组织开发制作人员256人,运用全景沙盘、玻璃幕、透明液晶查询屏、互动动幕、环幕影院、大数据平台等现代声光技术,呈现出良好的展示效果。

中心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3个功能区。 序言领区重点介绍了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山东省能源发展现状和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目标。 商务服务区主要提供中心智能引导、能效服务互动体验、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推介、洽谈办理等服务。 发展体验区旨在展示能源战略、能源供应、电网发展、能效服务和能源互联等。

据了解,功能齐全的山东综合能源服务中心被寄予厚望:将为综合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绿色升级; 为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应对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提供有力探索和借鉴; 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构建能源互联网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综合能耗和综合能源消费量_山东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_玻璃钢企业综合能耗

使命必达,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立足行业发展,通过平台(国网山东省电力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协会(山东省新能源行业协会)、中心积极搭建合作(山东省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共赢的全省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致力于成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综合能源服务企业。

山东省新能源行业协会现有会员196家,定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业务拓展交流等活动,有力促进了市场供需对接,营造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环境。 国网山东电力智慧能源服务平台不断丰富线上产品,优化平台服务功能,服务全省55万高压电力用户和497万低压电力用户,极大提升了山东省能效管理水平。客户端。 山东综合能源服务中心的正式启用,将为政府、行业、社会各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打造能源服务主阵地,创造能源服务新价值。

下一步,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将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坚强领导下,依托山东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企业共享联盟区,广泛聚集上下游产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战略合作、共赢发展,共同推动全省综合能源服务业发展,助力能源绿色转型升级。

5G的大规模应用越来越好,网络流量的持续增长意味着网络能耗的显着增加。 解决5G能耗问题,既节约能源,又兼顾业务量和业务体验。 衡量这个“绿色”网络的新标尺,已经从“能耗”变成了综合测试“能效”。 这就需要全产业链以“能效”为出发点,在设计、材料、架构等方面进行创新,打造低碳节能体系下的5G高能效新范式。

极简改造让5G基站告别能耗痛点

5G的每比特能耗是4G的1/5,但5G的峰值速率比4G提高了20倍,配套设备、天线、站点数量比4G翻了一番。 网络能耗问题一直伴随着5G的发展。

数据显示,5G基站的电费支出占全网能耗的80%以上。 按照传统的基站建设模式,每个基站都需要配备机房。 为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机房需要配备空调。 结果不仅场地占地面积大,而且空调能耗高,场地能效通常只有50%~60%。

5G站点的“极简”成为兼顾性能和节能的良方。

“站点极度简化,需要配置全新的无线接入网网络架构,降低配套设施能耗。”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专家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例如,C-RAN集中部署的网络架构,可以通过减少基站和配套设备的数量,降低对空调和电力的需求,从而降低30%以上的网络能耗。

广东移动通过集中式C-RAN架构部署5G网络。 一方面,它简化了远程站点。 基站的射频单元、动力电池、发射模块放置在室外,可实现进入机房和关闭空调。 一个典型的单站点每年可以节省电费。 大约 14,500 度。

据华为站点能源领域总裁彭建华介绍,通过将机房站点替换为室外站点,能效可提升至80%。 若进一步采用自然冷却结构的“刀片式”供电杆站,站点能效可提升至97%。 这种“以柜换房,以杆换站”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的能源效率,把每一度电都用“刀刃上”,还可以降低土建成本,缩短工期。

集群通信基站_通信基站设备安装_通信基站能耗综合管理系统

在河北张家口,基于全场景高度集成的极简站点解决方案,过去单个站点安装需要2-3天,现在缩短到2小时; 在河北廊坊,通过刀片电源的简化部署,站点能效提升至96%,温控损耗降低700度/年,线损降低50%; 贵州塔将3个传统机房更换为新机柜,租金电费节省4400元/月,运维节省75%。

充分利用绿色清洁能源,让全站走向联动,实现供能、储能、用能高效协同,真正实现“电随业动”、“能随业动”,使可大大降低整站能耗。

我国有丰富的光能和风能。 近日,由中国移动承建的全国首批“零碳”5G基站在浙江舟山群岛开始试运营。 这座5G零碳排放基站日常主要能源来自光伏发电。 风大时,利用风力发电补充,还有备用锂电池储能。 阴雨天气,光伏输出不理想,可以远程启动油机。 坚持20天不是问题。 据了解,这些基站在运营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零碳”排放,单站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4.5吨。

“高度集成”将成为设备级节能的重要趋势

无线设备已经从只支持“单频单制式”发展到支持“多频多制式”。 所需设备数量和网络功耗。

5G基站的主要设备主要由AAU(有源天线单元)和BBU(基带处理单元)组成。 BBU的功率比较稳定,主要负责基带数字信号处理; AAU集成了射频和大型天线功能,但随着发射功率的增加,功耗也明显增加。 在场地资源有限、天空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通信基站能耗综合管理系统,原本并不单薄的AAU不仅时常面临无处安放的尴尬,也对其安装部署、运维、能源等提出了新的挑战。节能减碳。 小体积、高集成度成为运营商对AAU产品的刚需。

近日,华为联合三大运营商在湖北武汉、甘肃兰州、四川成都、山西运城、山东临沂等地开展了Meta AAU(MIMO大规模天线阵列产品)试点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Meta AAU可同时提升小区上行覆盖30%和下行覆盖30%,边缘用户平均体验提升25%; 在小区边缘的覆盖指数不变的情况下,基站可以配置较低的基站发射功率,可以降低基站的能耗。 与传统AAU相比,能耗可降低约30%。

站点内的BBU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需要冷却设备对其进行降温。 不同的BBU安装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来不同的节能效果。 中兴通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垂直安装BBU设备不仅降低了外部冷空气进入设备的阻力值,还降低了转速,提高了节能性能。

通信基站能耗综合管理系统_通信基站设备安装_集群通信基站

内蒙古联通、中信移动在鄂尔多斯、包头、赤峰、通辽、呼伦贝尔等5个城市的16个县县垂直安装改造了5G BBU设备。 同等外部环境下,垂直安装后BBU温度平均降低6℃,最大温降12.9℃; 同时垂直安装过程更美观,电源线向上走线,光纤等信号线向下走线。 线路,分类布线,避免干扰。

“智能”运维让网络能耗和性能优异

一天24小时,业务分为闲时和忙时,能效也不同。 使用软件节能可以提高空闲时间和休眠相应资源的能源效率。 目前,ICT企业不断推出“网络优化+能耗管理”的解决方案。 在保证网络质量的前提下,智能协同深度睡眠、智能符号关闭、智能载波关闭等技术应用于5G网络。

对于所有站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行状态,从子帧、通道关闭、深度休眠等方面进行软件节能方案研究,实现节能目标。

根据当地5G用户分布和终端使用情况,洛阳联通定期为不同时间段入网的三台不同基站射频单元设备开启空载状态下的深度休眠功能时段,从而达到智能基站设备能耗控制的目的; 爱立信研发了潮汐功放技术,可以动态调节PA电压,根据业务量的高低,实时通过算法自动优化功耗。 根据实验结果,该技术可使基站射频单元整体功耗降低20%。 ,基站整体功耗降低15%左右。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日益成熟的技术,可以实现多制式网络整体节能效果最佳的配置方案。

天津移动采用中兴通讯数字节能新技术,基于中兴通讯AI引擎、季节性自回归微分滑动平均算法、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前馈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调整适配。 5G基站信道关闭功能24小时自动调度,实施后,每个小区的信道关闭时间将从0.68小时增加到5.16小时。 预计每年新增节电74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616吨。

面对五花八门的5G业务,不同的业务在覆盖、容量、时延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覆盖区域内的用户相互干扰,也会造成用户体验不一致。 运营商需要通过智能化的无线网络,以最佳的频段组合来保证最优的多维业务体验,并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资源分配迈进。 华为推出无线智能架构——RAN,内置智能引擎和智能节能算法,可以进行多路径决策,调整全网节能策略。 可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降低多频、多制式、复杂网络的能耗27%以上,实现能效最大化。 (记者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