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高校能源使用管理及节能减排工作研究-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蚌埠医学院:高校能源使用管理及节能减排工作研究

2023-07-07

安克瑞张浩斌

摘要: 大学能源管理是大学治理体系和大学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数据统计等手段对蚌埠医学院近年来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同类高校能源消耗情况,综合分析学校能源消耗状况,找出能源使用和管理中不合理、不科学的方面,以及日常管理、教学、科研、学生生活中出现的能源浪费情况。 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管理对策,为学校能源使用管理和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能源消费分析; 节能管理; 节能减排;

0 前言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05所。 每所大学都有完善的行政、教学、科研、活动和生活设施,消耗大量能源。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年总用电量占全国年总用电量的5%,单位面积用电量是普通家庭单位面积用电量的四倍多[1- 2]。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刻不容缓。 但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师生人数的不断增长、仪器设备的不断增加以及管道等能源控制和传输设备的老化,能源消耗正处于持续快速增长的状态。 水电作为能源消费的主要方面,具有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特点,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同时,高校作为“三全面育人”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 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大学文化传播优势,在师生中树立节能减排理念,对于建设节约型校园乃至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蚌埠医学院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校园现有学生近1×104人,教职员工1000余人。 校园于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 与国内同时兴建的许多高校一样,蚌埠医学院也面临着图纸和竣工材料缺乏、地下管网复杂存在渗漏、管道设施老化以及二级、三级计量设备缺乏、能源明细化等问题。消费数据无法获取和掌握的问题。

1 蚌埠医学院能源利用情况及节能校园建设现状

近年水电年耗电量(0.57元/(kW·h))见表1。年耗水量(2.8元/t)见表2。

节能校园建设现状蚌埠医学院“十三五”期间实施了多项节能减排项目:

a)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根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学校将利用学校的平屋顶合作建设一座500kW的光伏电站。 年太阳能发电量约5×105kW·h,节约标准煤61.45吨,每年为学校节省约3×104元。

b) 将全校公厕内的定时冲水水箱和不间断冲水小便器改为红外感应式,每年为学校节约用水约1×104吨,节省费用约3×104元。

c) 将全校千余个非节水水龙头更换为节水水龙头,每年节水约3000吨,节省水费约8000元。

d) 全校部分腐蚀渗漏严重的消防给水管道及学生公寓周边镀锌钢管、钢塑复合管网更换为PE(聚乙烯)管道,解决了渗漏问题一定程度上。 蚌埠医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节能示范单位”、“安徽省节水示范单位”、“节能计量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2 蚌埠医学院能耗分析

根据人均用电量和人均用水量,结合居民用水、用电量的平均水平分析,蚌埠医学院的人均用电量和用水量较高。 初步分析:

2.1 用水

a) 据测算,该校学生用水量约为90L/d。 虽然低于安徽省高校人均定额,但浪费现象依然普遍。

(b) 学生公寓的所有浴室均设有快开式冲水阀,部分公共浴室还设有水箱式地沟冲水器。 每天的用水量不可低估。

(c) 泄漏严重。 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二级、三级水表,无法查明具体泄漏位置和泄漏量。 因此,采用按时间段读取一次水表数据的方法来确定泄漏量。 根据不同时期的水量计算,学校供水管网的渗漏量约为10t/h,即240t/d,约为8.76×104t/a。 泄漏和浪费的开支数量惊人。

2.2 功耗

(一)由于学校科研设备和实验仪器数量较多,除了设备本身耗电量巨大外,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空调在许多实验室中需要长时间连续使用,导致能量损失。 消费依然保持高位。

(二)人员和设备不断增加,设备线路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存在浪费。 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设备逐年增加和设备线路老化加速,能源消耗特别是电力消耗不断增加。一直在稳步上升。 此外,办公、科研等处常有灯光、忘记关空调、设备长期待机等,导致学校用电量居高不下,每年的用电量已达在上升。

c) 目前学校的主要任务集中在教学、科研、实践和更名工作上,对节能减排重视不够。 学校尚未及时成立“‘十四五’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尚未在组织上建立节能管理体系。

3 节能管理对策

a) 学校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期性、系统性。 及时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从各方面明确节能减排职责和管理架构。该组织。 根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和“十四五”总体规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和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及实施方案、健全节能减排规章制度,认真落实相关措施,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发展。

b)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相关优惠政策和支持。 密切关注教育部、机关事务管理局、住建委、节水办、国家电网等相关节能减排管理部门出台的优惠政策,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积极争取相关政策优惠和支持资金。 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设备更新换代,淘汰传统高耗能设施设备,可以减轻学校负担,更好地促进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

c)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能源使用特点,通过合同能源托管引进技术先进、服务良好的第三方能源管理服务公司。 利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理念、技术装备硬实力和科学管理服务软实力,在技术和管理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也可以使学校管理人员拓宽思路和视野,进一步解放思想,有效提高节能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d) 在管道普查的基础上,设计建设适合学校能耗特点的节能监管平台。 在关键控制部位安装计量设备,采用先进的专业管理分析软件,收集各个建筑和部门的能耗详细数据,建立能耗信息管控系统,优化能耗指标,完善能耗台账和技术存储数据。 利用专业的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方法,可以详细了解供水管道的布局、材质、接头数量、渗漏情况,从根本上解决通过更换管道造成渗漏等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对于输水管道的路线、阀门、接头,科学安排定期检查和阀门启闭能耗监测与管理系统,及时发现泄漏点,降低阀门损坏率。

4 建筑能耗分析系统

4.1 概述

Acrel-建筑能耗分析系统是用户端能源管理分析系统。 在电能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水、气、煤、油、热(冷)等的集中采集和分析。 对能源消耗进行细分和统计,以直观的数据和图表向管理者或决策者展示各类能源的使用情况和消耗情况,从而找出高耗能点或不合理的能源消耗习惯,有效节约能源,为用户提供进一步的效益为节能改造或设备升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用户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能源测算,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可行的节能措施,并向县级以上节能管理部门提交能源测算报告等级。

4.2 应用地点

适用于公共建筑、集团公司、工业园区、大型物业、学校、医院、企业等行业能耗监测管理的系统设计、建设和运维。

4.3 系统功能

4.3.1 系统概述

滚动显示平台运行状态、当月能耗换算、地图导航、每小时、每月能耗曲线、当日、当月能耗同比分析。

4.3.2 能源消耗概况

对比建筑物、部门、区域、支路、分类项的能耗,支持当日每小时趋势、当月每日趋势曲线、按时间段能耗统计对比、总量对比能源消耗同比。

4.3.3 能源消耗统计

以日报、月报、年报的形式对建筑物、区域、分项、支路等构筑物进行统计,对能耗进行分类统计,支持报表数据导出至EXCEL,支持建筑物选型数据来生成直方图。

4.3.4 多速率统计

复费率报表按日、月、年对单栋楼下不同支路的峰、峰、平、谷用电及成本进行统计分析。 支持数据导出至EXCEL。

4.3.5同比分析

通过日、月、年图表和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物、分项、区域、支路等能耗数据进行同比分析。

4.3.6 能量流图

能量流图展示了单个建筑在指定时间内各类能源从源头到末端的能量流向,支持按原值和折现值查看。

4.3.7 夜间能耗分析

夜间能耗可以以表格、曲线、饼图等形式对所选分支机构的能耗进行分类,对指定时段内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能耗进行比较,支持报告的导出。

4.3.8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台账、维护记录等功能。 协助用户合理管理设备,保证设备运行。

4.3.9 用户报告

用户报表自动统计所选建筑各能耗的环比趋势,并提供简单的能耗分析结果,并提供单独的用电量多费率能耗分析,且报表可编辑。

5 结论

建筑能耗检测与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建筑能耗数据实时监测与智能控制相结合,可以获得建筑能耗的优化方案,大幅降低传统建筑的能耗。 系统采用统一的485协议,系统中的各个设备只要符合协议就可以使用,方便了系统设计人员的设计和集成商的集成,接线简单明了,使用方便减少了电线数量,方便后期维护工作。 方便用户统一管理。

走进达石智能大厦,达石AIoT智能物联管控平台上清晰展示了2万多台设备的运行数据。 该平台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五项新技术,实现楼宇内业务的全面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同时实现楼宇的精细化能源管理。建筑物本身。 2022年12月,达实智能大厦将成为深圳首座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建筑。

截至2022年底,达实智能已为社会节约用电11.8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7.6万吨,相当于6400万棵树一年的吸收量。 折算为天然林面积为256平方公里。 近日,深圳商报“可持续发展企业调研行”前往达实智能公司进行调研采访。

达实大厦实现碳中和

达实智能大厦是达实智能自主投资建设的总部办公楼。 是国内首座“双标准、三认证”的超高层智能绿色建筑。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技术节能方面,达实大厦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让大厦超高效冷却站SCOP达到6.31的领先水平,大大提高耗能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建筑物单位能耗; 在管理和节能方面,大楼采用达实智能自主研发的DAS 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进行集中能源管理和可视化运维。

综合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建筑能源管理创新,控制和减少建筑总体碳排放是构建碳中和之路的第一步。 即使节能效果如此出色,达实大厦2021年仍将产生4626吨碳排放。为了履行社会责任,达实智能通过在深圳市排放权中心购买自愿减排量(CER)来抵消大厦的碳排放。交易所深圳能耗管理系统开发服务,2021年实现达世大厦碳中和。

深耕建筑节能20余年

记者了解到,达实智能深耕建筑节能领域20余年,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为全社会提供节能技术服务。 在深圳,达实智能为深圳市民中心提供建筑节能服务,打造深圳首个市政事业单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依托该项目,深圳推动1400万平方米公共机构节能改造。 10年合同期内,大石为该项目累计节约用电2926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170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172吨。

达实还参与了深圳地铁14号线、黄木岗、大运枢纽等建设项目,提供智能环控系统。

此外,达实智能还参与国家《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通风系统经济运行》、《深圳市公共建筑能耗标准》等重要标准的编写,引领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业。

达实智能表示,对于深耕建筑节能领域的达实来说,2021年建筑碳中和只是一个开始。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达实智能将持续在节能领域进行研发,深挖节能潜力,加大建筑节能力度。 未来,节能减碳方面的技术创新将惠及更多地方,助力我国“双碳”目标。 终于意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