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领域设备的管理难度较大需借助科学的数据
2023-08-02
从能源消费占社会总体能源消费的比重来看,工业能源消费占据主要地位; 由于体量和设备类型的限制,行业在工艺系统上具有分散的特点; 设备数量多、设备类型复杂。 基于以上特点,工业领域设备的管理相对困难。 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工具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减轻员工的管理压力。 工业领域需要利用能源管理系统对能源消耗水平、能源消耗路径、用能设备进行管理和分析,为企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数据。
能源管理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一、政策要求和指导
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正在不断引导全社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耗,缓解能源短缺的巨大压力。 因此,在“十三五”规划中,政府明确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目标。 为实现总体目标,政府制定并引导企业进行各方面的能源管理和控制,并出台相关政策和指导措施。 例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广建设工作方案》、《绿色工厂评价通则》等。
从实现国家能源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来看,能源管理系统是重要的媒介工具和管理工具,对系统的装配要求也日益明确。
2、设备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工厂里的设备很多,设备的种类也很多。 单纯依靠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发现,设备会长期“带病”运行,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3、闭环能源管理与评估体系
康派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在能源管理中发挥能耗数据采集、管理、分析、预测和指导作用,协助工厂实现能耗数据可视化,并通过数据分析、报表等方式,逐步建立能源消耗客观评价体系。
4、运维成本螺旋式下降
工业企业设备类型、使用环境、分布区域复杂。 依靠人力运维不仅成本高、工作量大,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疏漏。 借助科学化、信息化手段,辅助运维人员高效运维,不断优化和提升运维水平工厂能耗管理系统设计,降低运维领域人力投入成本。
5、节能验证
能源管理系统掌握工厂整体能源消耗流程和使用情况,清晰了解异常能源消耗点和关键设备的能源利用趋势。 通过对异常能耗点的改造,对重要电路和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换。 通过改造前后的数据对比,可以判断节能效果,为进一步节能改造奠定基础。
为有效推进企业节能管理,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耗利用效率,实现能源消耗“双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协调,近日生产系统能耗管理制度,技改装备部江苏中烟南京卷烟厂召开能源管控专题例会。
会上,该部门负责人强调,要认真消化吸收国家能源消费双控政策,全面落实公司节支降耗要求,全力做好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合理用能与能源消耗双重控制相结合,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更加注重运行过程中的能源回收率和维护。 二是坚持结构调整和差别化管理相结合,根据设备功率和节能潜力,对能源消耗进行分类、系统、区域、设备等深入分析,从数据分析到体系建设,从设备运行到改革创新,分类差异化分解能耗双控目标,用天然气、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替代柴油,进一步加强冷凝水等可循环介质的利用。 三是坚持制度约束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根据生产服务链考核标准,对绩效考核节能效果显着的个人进行严格的能耗双控考核。 落实责任,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是坚持全厂统筹规划、统筹控制。 大家从下班关灯、开空调一级等细节入手,深入贯彻“自上而下提升、自下而上创新”的节能管控理念。
会议通报了全厂生产、生活能耗情况。 截至9月底,全厂能耗同比下降近7个百分点,节能效果显着。 全体运维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发言交流了一些操作技巧、维护技巧、节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