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
2023-08-09
7月10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江西省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指南(2023年版)》。 互联网园区建设,打造2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 做强园区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数字与现实共生、绿色低碳、安全生产、高效协作的园区组织形态,提高园区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创造能力。
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西省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指南(2023年版)》的通知
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赣江新区经济发展局,各有关单位:
工业互联网园区是按照工业互联网内涵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规划、建设、运营、升级的新型园区。 园区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以协同创新、集约集聚、数据与现实融合、绿色低碳、安全生产为引领江西能耗管理系统定义,通过网络、标志、平台建设,保障体系、新模式、新业态 指导新建园区建设和现有园区转型发展。 省工业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江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关于推动加快工业强省建设的通知》,切实推进全省开发区数字化建设工业互联网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转型发展,组织编制了《江西省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指南(2023年版)》。 现在已经发给你了。 请结合本地区、本领域实际,做好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
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 年 7 月 7 日
(本文为自愿公开)
江西省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指南
(2023年版)
工业互联网园区是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园区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园区形态。 旨在通过工业互联网对园区各类工业要素进行采集、汇聚、存储、分析和配置,发挥全省开发区统一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 园区服务效率帮助园区企业降本、增效、提质,赋能产业发展,推动园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一、建设目标
到2025年,各省级以上开发区按照工业互联网内涵要求基本完成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打造2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 做强园区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数字与现实共生、绿色低碳、安全生产、高效协作的园区组织形态,提高园区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创造能力。
2. 构建原则
体系布局,重点突破。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园区网络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系统完善、功能齐全,具有省内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园区。
以创新为驱动,以数字智能为动力。 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工业互联网园区发展的第一动力,调动产学研各方力量,突破工业互联网共性技术瓶颈,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作用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据驱动、智能化、智能化的园区发展模式。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利用工业互联网提高园区生产要素利用效率,降低园区发展能源消耗,优化园区能源结构,建立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调转型。
开放合作,安全有序。 支持园区工业企业、数字服务商、管理部门按照“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外部主体合作,推动工业互联网园区共建共享,打造工业互联网园区。开放的公园生态。 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园区发展的安全基地。
三、总体框架
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要以国家和省政策为导向,加强园区统筹规划和布局。 建设内容上,系统推进网络、平台、数据、安全四大体系建设,夯实工业互联网园区基础支撑能力。 在发展保障方面,从政策、人才、服务、宣传等方面改善园区发展环境。 运营评价方面,建立工业互联网园区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园区评选和考核机制。 工业互联网园区的作用体现在产业端和园区端。 产业侧,为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能力支撑,推动园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共服务质量保障园区安全稳定运行。
工业互联网园区总体架构
四、建设内容
(一)网络系统建设
1、企业网络
企业网络包括工业生产网络(OT网络)和企业信息网络(IT网络)。 其中,工业生产网络主要连接工厂内部的各个要素,采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Wi-Fi 6(第六代无线网络技术)、时间敏感网络(TSN)、软件定义网络(SDN) )、窄带物联网(NB-IoT)、无源光网络(PON)、IPv6(互联网协议版本6)等技术,建立大带宽、低时延、高算力的生产网络系统。 工业生产网络应实现工业有线通信与工业无线通信的互补,打造复杂工厂环境下内部设备、人员、产品实时反馈、紧密互联的网络生态。 企业信息网络包括企业办公、科研、管理、安全、环境监控、能源控制等不同业务网络,可以为企业内网用户提供统一、安全、灵活的接入方式,降低信息交互成本,建立数据集成、业务高效协作和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
2.校园网
校园网包括校园骨干网和校园公共服务网。 其中,园区骨干网络是园区企业网络互联的关键基础设施。 提供园区企业所需的互联互通载体和公网网点,为园区用户提供专属网络服务。 园区企业可高效获取公有云、行业云资源,可支持园区内设施、环境等传感器设备互联互通。 园区公共服务网络基于视频监控、能源监控、物联网等手段,支撑园区技术、人才、运营等相关公共服务。 校园应实现4G/5G、Wi-Fi6等无线网络全覆盖并相互兼容,支持千兆接入和10千兆互联,共同提供安全、高效、灵活的校园网络服务。
3、识别分析节点
园区可根据需求广泛应用或建设工业互联网识别解析节点,包括识别解析二级节点和企业节点。 其中,标识分析二级节点主要为园区企业提供标识分发、分析等服务,帮助企业建设企业节点。 企业节点主要为园区企业提供识别码注册、分析、SaaS(as a:软件即服务)等服务。 园区要支持标识分析应用创新,推动标识分析节点在生产加工、检测、物流、能源监测等领域的应用,降低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成本,促进协同管理园区产业协调发展。
(二)平台系统建设
4、企业平台
园区企业可根据自身管理和发展需要,引入或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平台将系统和能力迁移到云端,获取机制模型、工业APP等资源,开发数字化管理、平台设计、智能制造、网络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实现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企业平台重点为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石化、建材、钢铁、航空、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现代家具等行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重点服务园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大中小企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企业平台向园区平台提供相关数据、模型和工具,支持通用解决方案、应用场景和行业软件的开发,提升园区整体数据治理和产业服务能力。 企业平台可以调度园区平台内的资源和能力,促进企业平台的能力提升和应用创新。
5.公园平台
园区应引进并深度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性、特色性、专业性),为园区企业提供微服务组件、机制模型、应用开发、可视化、设备管理、流程优化等产品和服务,促进园区企业发展。 数字化转型; 可以汇聚政务数据、环境数据、企业数据等各类数据资源,提供运营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公共服务、行业分析等服务,为园区管理者和管理者优化园区服务。提高园区治理的准确性 提供数据支撑。
6、开发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
开发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要围绕开发区“管理、服务、监管、产业”,形成园区管理数字孪生,推动开发区数字化转型,提高园区管理效率。管理服务和决策水平,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可以采集开发区行业、行业相关数据和经济运行指标,可以监测总体经济发展趋势。 可整合开发区内外服务资源,形成工业电子商务、工业旅游、工业物流、工业金融等特色企业服务板块,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一站式”园区服务模式。 可实现园区安全监管、环保、应急等资源的统一调度,构建完善的数字化监管体系,提升园区整体绿色安全水平。
(三)数据系统建设
7. 企业数据治理
园区要面向国家和省级数据治理体系,综合考虑数据产生、数据流通、数据使用等不同环节特点以及工业大数据潜在风险,建立健全园区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机制。 园区要推动企业数据管理政策宣讲和培训,鼓励企业开展两化融合、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认证,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力。 园区应鼓励有需求的企业申请或建立企业数据中心,推动加强企业与园区外各类算力基础设施的连接,满足园区内企业的算力需求。
8.园区数据服务
基于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园区统一大数据湖,对园区海量异构数据进行聚合、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帮助园区管理者准确描述园区发展状况,支撑园区发展。园区智能化、精准化的服务需求。 依托园区数字化管理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可打造园区“工业大脑”。 推动园区数据资源权属确权、价值评估、流通交易,充分释放园区数据价值。 建立园区数据标准和数据字典,统一平台间算法模型、APP、微服务等调用接口,促进园区数据要素开放共享。 公共数据应归入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江西分中心,政务属性的数据要素归入全省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提供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服务。
(四)安全体系建设
9、企业安全
园区要推动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安全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督促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 园区要推广企业安全技术产品应用,建立工业生产网络安全防护和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等多层次的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工业生产网络安全包括设备安全、控制安全和网络安全。 其中,设备安全主要为工业现场设备提供安全加固、漏洞修复、身份认证等服务。 保证设备安全的物理环境应满足国家相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要求; 服务; 网络安全为OT网络与IT网络融合构建防护屏障。 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包括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 其中,终端安全为各类PC、移动办公终端提供安全防护; 网络安全提供企业内网与公网之间的边界保护,以及IT网络中的通信传输安全保护; 应用安全针对内部数据中心、云平台以及各类应用系统的保护; 数据安全旨在企业内部数据产生、存储、使用、流通、销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
10. 公园保安
园区应满足园区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的安全需求,接入市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并建立子平台,实现实时感知、监控预警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和安全防护来实现园区的开发。 园区应定期为园区企业提供培训、测试、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安全服务,提高园区企业网络和数据安全意识,避免网络安全事件发生。
五、发展保障
(一)政策支持
面向我省园区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谋划江西省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 鼓励各市(县、区)和工业园区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合力,探索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
(二)人才支持
改善人才发展环境,让工业互联网人才能在园区学习、研究、留住。 支持园区联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合作平台,为工业互联网前沿技术培养一批既有基础理论素养又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建立涵盖产学研各领域的常态化工业互联网园区专家库,定期对园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培训,为园区建设和运营评估提供人才支撑。
(三)资源联动
加强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等生态组织合作,促进工业互联网资源供需对接。 建设园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家级平台企业在园区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打造工业互联网园区生态。
(四)宣传推广
总结可复制推广的园区建设经验和发展模式,收集一批典型应用案例,向其他园区推广。 组织工业互联网入园融合,有序引导工业互联网政策、网络、平台、数据、安全资源与园区发展相融合。 梳理入园企业的产业属性、规模等信息,解读和宣传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增强园区企业发展共识。
六、运行评价
工业互联网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应当符合我省产业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 工业互联网园区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工业互联网园区进行运行评估和跟踪管理,根据发展基础和建设成果,构建工业互联网园区梯度培育体系。
工业互联网园区运营评价体系包括基础支撑、产业生态、发展环境、融合应用四个方面。 其中,“基础支撑”维度旨在评价园区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数据、安全四大基础支撑体系的发展水平。 “产业生态”维度旨在评价园区整体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体现园区生态整合资源的能力。 “发展环境”维度旨在评价园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环境、人才环境和支撑服务环境。 “融合应用”维度旨在评价工业互联网园区经济发展、绿色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有效性水平。
3月10日15时,海南省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兰,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宇,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厅副主任马立峰。 新闻发布会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部副部长廖宝琪主持。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部副部长廖宝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海南省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重点介绍海南省“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科学有序推进碳峰碳中和,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今年1月2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海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这是海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重要举措。 对推动海南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印发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为进一步宣传解读《方案》相关内容,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兰女士,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宇先生,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副处长马立峰先生。 请他们介绍《规划》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我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徐兰女士牵头发布,介绍《方案》的相关情况。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兰: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方案》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一、《规划》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海南省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一个原则、三个基础、四梁八柱”的战略框架,致力于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标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节能减排工作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碳峰值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方案》以国务院“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规划为基础,结合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已印发的相关专项规划的相关内容,充分考虑我省发展实际。 细化和协调国家政策,确保国家部署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在我省准确贯彻落实。
二、《方案》主要内容
《方案》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规定了一般要求。 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锚定发展和生态底线,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强化节能减碳、减排协同,全面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
第二部分提出主要目标。 国家向我省下达的主要目标,具体是:到2025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达到1.83万吨、1300吨、4000吨、1.3吨。 00吨。
第三部分部署实施节能减排九项重点工程。 一是重点产业绿色升级工程。 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尽快推动实施一批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 在石化、生物医药、建材等领域开展绿色工业设计试点,探索绿色产业链建设。 到2025年,全省重点领域30%以上的企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2%。
二是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 实施园区循环改造工程。 预计到2025年,完成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老城经济开发区、东方港产业园、长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循环化改造工作。 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以省级园区为重点,开展工业园区能效综合提升行动。 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动重点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和减污减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是城市绿色节能改造工程。 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零废弃城市”建设。 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热带海岛特色的绿色建筑,提高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和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 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四是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 推广新能源汽车。 到2025年,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中的新车和更新换代车辆100%使用清洁能源。 力争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万辆。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省汽车总数的20%。 营运车辆折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6%左右,交通运输碳排放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提高船舶使用新能源比例。 推动港口岸电设施、船舶受电设施安装配套改造,全面推广绿色快递包装,加快绿色仓储建设。
五是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 推动农村生物质能源多元化利用。 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开展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薄膜。 合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黑臭水体比例达到45%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农膜当季回收率达到85%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六是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 推动公共机构率先采用储能技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满足自身供电、制冷等能源需求。 全面开展经济制度创建行动。 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示范单位50个以上、省级示范单位50个以上。
七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 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现有燃煤发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柔性化改造“三联动”。 大力推进分散煤炭集中供热治理和能源综合利用。
八是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工程。 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全过程治理。 到2025年底,溶剂型工业涂料和溶剂型油墨的使用量分别减少20和15个百分点,溶剂型胶粘剂的使用量减少20%。
九是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 系统推进“六水共治”攻坚战,加快建设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为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 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断提高生活污水收集效率。 到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第四部分提出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 从优化完善能源消费双控体系、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探索推行能源预算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经济政策、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减排人才队伍等9个方面提出政策优化措施,确保节能减排各项任务顺利实施。
第五部分提出实施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市、县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节能工作负总责。 要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实施方案、精准发力、严格全过程控制,确保“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各项任务的完成。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统筹协调,做好工作指导。 二是强化监督考核。 严格考核考核“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强化正向激励和监督指导。 三是开展全国行动。 深入开展创建绿色生活行动,倡导简单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市场主体和公众自觉履行减排责任。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既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请媒体朋友加强《方案》的宣传,热诚欢迎大家监督《方案》的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让我们共同努力,形成参与、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优等生做出新的贡献!
我先介绍一下这些,谢谢大家。
廖宝琪:
谢谢徐兰女士的发帖。 接下来,我们进入问答环节。 记者在提问前应告知其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现在要提问,请举手。
直播海南记者:
与“十三五”时期相比,此次《规划》对主要污染物减排有哪些新的部署安排? 谢谢。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厅副主任马立峰:
“十三五”期间,我省积极推进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累计排放量分别下降42.3%、15.2%、5.1%和14.2%。 进入“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以减碳为重点战略方向。 根据国家层面的新部署、新要求和我省污染减排新形势,《方案》在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减少污染、减少碳的协同效应。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常规污染物同根、同源、同过程,处理减排路径基本相同。 减少污染和减少碳可以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 《方案》进一步优化减排管理体系,以重点减排项目为污染减排的抓手,将污染减排和节能减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九个重点节能减排项目中统筹部署,推动环境治理从注重末期治理向更加注重源头预防、源头治理有效转变,有效发挥污染减排和碳减排的协同效应。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拓展减排领域。 《规划》根据我省污染减排的新形势、新要求和短期环节,有针对性地部署实施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环境基础设施完善三个重点工程,即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加强臭氧污染防治。 臭氧已成为影响我省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而挥发性有机物作为PM2.5和臭氧的共同前体物,是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的重要抓手。 《方案》以挥发性有机物替代二氧化硫,实施排放总量控制,重点关注石油化工、工业涂料、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售等领域,加大源头原辅材料和产品替代力度,从全过程、各环节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二是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方案》提出,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减少农药施用,共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三是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方案》提出,加快建设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明确到2025年,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38.6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8%,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焚烧处理能力达到11575吨/日。
三是结合我省实际,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分别达到1.83万吨、1300吨、4000吨、1300吨; 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分解到市、县实施。 考虑到各市县大部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在海口、三亚,为协调因老旧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注销和淘汰而产生的重点项目减排量,将全省移动源重点项目减排量单独列出。 谢谢!
海南特区报记者:
“十四五”期间,工业领域节能减碳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谢谢。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宇:
谢谢记者的提问。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在工业领域节能减碳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打造绿色产业链。 加强能源、石化、生物医药、建材、造纸等产业耦合发展,促进产业循环链接,鼓励实施炼化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 鼓励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行业间企业合作,开展节能减碳协同行动,构建企业首尾相连、供需互通、互联互通的产业链。
二是实施重点行业节能改造。 实施炼油、乙烯、水泥、平板玻璃、化肥等重点行业节能技术改造行动,推进技术升级和装备改造。 到2025年,全省重点区域能效达标企业比例超过30%。 鼓励企业实施绿色转型,培育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中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三亚华盛水泥粉磨有限公司等6家工业企业被工信部评为绿色工厂。 去年,海南金海浆纸有限公司、海南通用三洋制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已通过工信部审核并公示,下一步将予以发布。 “十四五”期间,继续引导有条件的工业企业进行标准升级改造,申报国家绿色工厂,发挥引领作用。
三是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开发利用。 加大煤矸石、粉煤灰、尾矿等工业固体废物在生态修复、建材生产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 鼓励矿山减量化、资源化、矿山废石无害化处置,加强尾矿等资源综合利用。
四是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 鼓励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工业企业加强合作,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协调共享低碳信息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作、跨领域配置提供数据支撑。
五是强化政策保障。 鼓励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碳排放统计核算领域的应用。 继续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第一批(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新材料首批应用政策。 探索建立行业绿色项目库和绿色项目信息共享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对接和服务。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在海南积极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海南省在推进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下一步将采取哪些关键措施? 谢谢。
徐兰:
首先,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我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关心和支持!
长期以来,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为引领,聚焦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通过加强减碳过程管理和用能目标量化预控,共同推动全省节能减排。
1、全过程推进节能减排
一是从源头减碳,重塑清洁能源结构。 高比例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 到2022年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74%左右。 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和新能源汽车比重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率先建设运营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一张网”,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乡镇充电桩100%覆盖。 新增、更换的公交车辆、注册网约车100%使用新能源汽车; 新增和更换的巡游出租车100%使用清洁能源车辆。 煤电全部进入市场交易,取消工商业上网电价。 电力市场实现了绿色电力交易“零的突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所有场馆用电100%由“绿色电力”保障。
二是过程减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升级。 重塑工业项目用能全过程监管链条,严格控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2022年,《海南省重点领域严格能效约束推广节能减碳技术实施方案》印发,全省“五产一中心”(炼油、乙烯、水泥、平板玻璃、化肥等5大行业和数据中心)共33家企业开展项目现场能效核查。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出台《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海南省“十四五”时期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等10项规划方案。
三是精准控碳,多措并举提质增效。 精细化全省能源消费预算统筹规划,实行省、市、县三级能源消费双控分级预算管理,优化能源要素配置,能源空间优先确保能效先进、能源消耗强度优良、产业链重要节点高水平项目建设,开展全省在建项目能耗后评价工作,全面健全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核机制。 2021年,我省能源消费强度下降3.1%,圆满完成国家确定的目标。
2、走低碳自由贸易港之路,努力打造双碳“尖子生”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时期和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能源需求必然增加。 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峰碳中和”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一批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走出一条适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一是完善“双碳”顶层设计和重点研究。 结合海南资源优势、经济优势、能源优势和自然优势,绘制高质量发展的“双碳”战略路线图。 开展能源区域布局、配比重构和经济利用研究三亚能耗管理系统,构建“多能互补、源、网、荷、储”的新能源体系。 Study the and sink that is rules, find out the line, and the basic data of in and sinks in .
The is to study and build a " " with . Carry out on the of multi- , , , , and , and the of a and . The study takes power grid as an entry point to build an and smart to deal with .
The third is to plan a of green and low- , and and . on zero- and - such as , CCUS, and blue , a three-year plan for "dual-" , the green and low- chain, and the of a of best- . The is the first in the to , and ESG for the of Free Trade Port, and break down the of tax.
The is to study and the " " and . hold " " and theme , and try to in low- . in-depth and , will its , its open , and help the goal of " " top .
Liao Baoqi:
Thank you Ms. Xu Lan for your . This is the end of today's Q&A .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 you are to the staff of the after the press .
At today's press , the three gave a the , main and of the " Work Plan for and the "14th Five-Year Plan" of . They also gave in-depth and and of the of our 's of and the "14th Five-Year Plan" , the key to be taken in the next step, key tasks of and in the field, and the of major . It fully that our has the major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 and , and the goal of . , The firm and to the green of and . We hope that all and will to pay to and and the and of our 's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 and work while doing a good job in and this .
again to the three , and to the for their .
This today's press , thank you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