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城市绿洲”解密幸福林带“四个智慧”建设新理念
2023-08-18
“幸福林带”流淌着岁月的脉动和印记,书写着鲜为人知的建设新理念。 幸福林带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项目、国内最大的城市林带建设项目、西安最大的民生工程。 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城市绿洲”。 昨天,记者与相关专家一起走访了现场——
解读幸福森林
“四智”建设新理念
即将正式对外开放的幸福林带项目,总投资超过240亿元,横跨西安市新城区、雁塔区,东起幸福路,至万寿西起新兴南路,北至华清路,全长约5.85公里,平均宽度210米,总面积约1843亩,位于西安规划的“三带三轴三中心”国际文化交流轴东轴,是未来城东新中心的核心区域。 ” 4 3月21日,该项目投资建设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明月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项目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工期4年。 将于2021年7月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采访中,项目投资建设方相关专家用“四个智慧”新理念向记者解读了项目建设情况。
智能设计
1、海绵城市设计
幸福林带项目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设计理念。 下雨时,它吸收、储存、渗透、净化水,必要时“释放”储存的水并利用它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减少城市洪水的发生。 项目拟在地下建设两个6000立方米蓄水池,结合地表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收集雨水用于植被灌溉、冲刷试验等,减少地下水浪费资源,减少暴雨造成的城市内涝。
★
2、多业态一体化设计
幸福林带项目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现状,结合“西安市老城区”、“周边军工厂和居民区”以“分布广泛”、“各类市政管道布局集中、类型复杂”、“道路建设相对滞后”等特点,规划5大业态,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 各业务类型的综合设计难度和项目的专业协调难度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其中,项目地下东、西两侧建设的综合管廊商业业态是《西安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一环六辐射、多组团”,全长12.4公里,采用方舱结构,电力、通讯、燃气、热力等管道均在廊道内,消除了“路上的拉链”和“天上的蜘蛛网” ,有效发挥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3、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建设与设计
幸福林带项目景观设计坚持生态优先、以“林”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全线绿化覆盖率达到85%,是改善城东环境的生态屏障和天然氧吧。 林带地面景观与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市政道路、地铁设施有机结合,构建优美生态宜居环境,打造多个开放绿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景观结构设计为“一带、一路、两个核心节点、两个门户空间、三个景观主题区”。 “带”是指宽140米、长约6000米的绿化带。 “一路”是指连接各功能区和景观节点的园林主干道。 “两个核心节点”是指长乐路和咸宁路两个重要的交通和商业核心节点。 “两个门户空间”是指林带南北两端的门户形象空间。 “三景主题区”是指森林谷、欢乐谷、动感谷三大特色主题区。
★
4、绿色节能设计
自然通风:幸福林带位于西安市东部地区,常年风向为东北偏东,与林带内地裂缝走向基本一致。 项目优化建筑布局设计,将地缝范围规划为下沉式方形,不仅满足结构安全方面的设计要求,而且借助室外风向增强自然通风,减少涡流和风阻。室内活动区域的无风区域。 并与新风系统有机结合,正常天气条件下优先考虑自然通风,采用新风空调结合PM2.5净化系统解决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雾霾天气)的室内通风问题。
屋顶绿化:幸福林带项目全段采用屋顶绿化形式,在地下空间屋顶以上预留不少于2米的覆盖土进行绿化种植,将建筑打造成一个不断生长、会呼吸的生态环境。建筑。 并且利用土壤对温度波动的稳定抵抗能力,可以有效隔离外部环境和气候对室内空间的干扰,减少冬季和夏季室内空调的负荷,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能源资源。
被动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资源,采用被动照明技术是降低照明能耗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光导管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自然采光装置,正在全国迅速推广应用。 幸福林带工程全段共有导光管243根。 室外自然光通过采光罩高效收集,滤除90%以上的紫外线,然后导入系统重新分配。 该设备将自然光均匀有效地照射到需要的地方。
地源热泵:利用地下土壤层作为冷(热)源,为建筑物提供供暖、热水和空调。 全年稳定运行,无需其他辅助热源和制冷设备即可实现冬季供暖。 ,夏季降温是一项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 幸福林带项目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结合筏板,既不会污染地下水,又不会影响地面沉降,节约成本增效,安全环保。
★
5、立体交通设计
幸福林带项目市政道路以“小街区、密集路网”为设计理念,结合现状规划建设“两纵十横”的道路平面路网体系。 绿色立体交通网络。
结合西安市地铁建设规划,幸福林带工程规划与城市地下交通规划统筹考虑,共同建设。 8号线是西安目前唯一规划的地铁环线,纵贯南北,穿过森林。 林带共设4个站、5个区间。 与7号线王家坟站相交,与1号线万寿路站相交。 ,与6号线万寿南路站交叉。
项目地下空间设有人行出入口36个(其中地铁出入口18个)、车辆出入口18个、综合出入口7个,东西向规划道路交叉口设置人行天桥4座万寿路、幸福路两侧,保证行人、车辆进出林带便捷,并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聚集人气,带动商业氛围。
幸福林带项目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 地铁站与地下停车场(规划停车位7600个)、市政道路及周边公交站紧密结合,形成立体完整的交通体系,实现“零换乘”的城市智能交通枢纽,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绿色施工
1、绿色施工技术
幸福林带项目致力于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利用绿色施工技术在扬尘治理、噪声治理、地下水资源保护利用、改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利用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垃圾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粉尘治理包括:自动洗车平台粉尘治理技术、木工机械布袋吸尘技术、喷雾抑尘技术、自动道路喷雾抑尘技术、特殊环境空气净化应用技术等。
噪声控制包括:设备隔振技术、隔声棚应用技术、吸声材料应用技术、绿化降噪技术、噪声智能监测技术等。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包括:地下水收集利用技术、基坑废泥现场分离净化技术、雨水原位渗透技术、生态混凝土植被恢复技术等。
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包括:免焊接技术、建筑墙体免抹灰技术、型钢加工配送技术、封闭空间环境自动监测技术、脚手架与支撑架承插连接技术等。
渣土利用包括:预拌流体固化土回填技术、建筑垃圾破碎回用技术等。
其他还有: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早期拆除模板技术、高强钢筋利用技术、施工道路永久组合技术、临时照明声光控制技术、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等。
★
2、智慧工地建设
幸福林带项目智慧工地建设,采用了工地无线节能监控、空气检测及立体降尘喷雾联动、塔吊限位、防碰撞远程控制等措施; 建立办公区、生活区智能广播、互联网远程监控及手机App智能触控显示等系统; 应用海绵城市、EBIM管理平台等技术。
★
3、BIM技术在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幸福林带项目充分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更好地协调项目各方。 不仅可以控制投资成本,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设计错误和施工错误,按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并实施运维管理。
项目BIM应用模式是全生命周期应用,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图纸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运营维护等,实现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的高度一体化、运维、城市管理。 实践出一套方法,为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和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
四、五合一施工模式
幸福林带项目充分发挥我国建设咨询、投资、设计、建设、运营“五位一体”全产业链优势,打造城市发展新模式。
该项目从前期与相关部门的项目咨询,到合作投资建设,再到工程设计施工、竣工后的运营维护,汇聚了国内优秀设计院、实力工程局、专业公司等20余家单位国家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展示优势、凝聚共识、协调发展谱写新篇章。 同时,借助中建西南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安各大高校等外部脑智库推动项目建设整体水平,探索出了一套先进的实施方法具有中国建筑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的管理经验。
智能操作
★
(1)智能运营管理平台
幸福林带项目采用PPP模式开发建设。 项目建成后,中建幸福林带投资公司经营期为21年。 为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智能化服务,幸福林带项目将全面打造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 该平台具有全天候运维、泛在感知、异构互联、流式大数据管理等特点。 、知识发现、系统安全,可实现多系统无缝连接、3D可视化操作、智能运维分析、智能应用快速拓展四大功能,让幸福林带成为安全、健康、环保的幸福林带、高效智慧城市示范工程。
公共安全:幸福林带将公共安全作为运营管理的第一要素,努力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公共生活的安全感。 智慧林带涵盖安防、消防、应急管理、医疗急救等智能系统和智能应用。 确保林带地区公民、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身心健康。 智慧林带涵盖健身场地管理、健身设施维护、健身体验、文化休闲娱乐等智能系统和智能应用。 从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的角度出发,幸福林带期望成为市民放松身心、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的新理想场所。
绿色环保:绿色环保是幸福林带的一大特色,依托于基础设施的智能化、高效运行。 智慧林带涵盖智慧园林、智慧环保、智慧照明、地下空间环境营造、特定区域环境维护等智慧系统和智慧应用。 为游客提供绿色环保的感官体验。
提升效率:幸福林带作为内部业态多、外部联系广的特色城区,专门规划设计了高效智能的运营体系。 智慧林带涵盖智慧办公、智慧电梯、智慧停车、智慧导引等智慧系统和智慧应用。
★
(2)能源管理
幸福林带各类水、电、气、供热设备及分类能源消耗是商业设施日常运营成本的主要构成之一。
林带运营管理人员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对其水、电、气、热等能源进行统计分析,实时监控设备状况和能耗,并对高能耗或异常变化进行处理及时避免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同时,能源管理系统可自动采集商户各种水、电、气、热表读数并结算费用,减少人工成本。
★
(3)设备资产可视化管理
幸福林带将利用BIM技术构建可视化三维模型,林带内的设备、资产等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从模型中调用,方便管理和查找。
该模式可采集林带内独立运行、运行的各类设备,通过手机APP、RFID、PDA等技术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管理和控制。 不仅可以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还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该模型还可以赋予不同系统和设备空间位置信息,将原始数字和文字转换为三维图形位置,积累和分析林带运维数据,并通过数据进行优化和改进,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在目前的管理中。
★
(4)、智能安全管理
幸福林带打造了完善的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BIM建筑模型+GIS地理信息、BSV液晶拼接墙、门禁消防、防爆安检等系统组成的安防系统产品及其他相关辅助产品。 ,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指挥体系。 并依托BIM可视化技术,将车辆调配与控制、轨迹分析、区域碰撞、方案分析、人脸识别、身份信息等数据采集结合起来,全面实现幸福林带的智能化安全管理。
★
(5)火灾自动报警/智能疏散
幸福林带的每个角落都有一双消防安全人员的“眼睛”——火灾探测器。
探测器由总线系统控制,一旦发现火灾,立即发出报警信号,结合智能疏散系统,根据火点设定合理的疏散路线,同时开启指示灯引导疏散人群至安全地点。 同时通知消防人员启动消防设备进行灭火处理。
智能服务
幸福林带采用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使项目达到信息化建设程度高的智慧管理空间,并根据林带特点和投资、运营、维护、用户体验等需求,它结合了新型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为林带运行维护、实现智能化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慧运营管理平台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智慧导游、智慧健身、自助会员、反向寻车等智慧服务。
智能导览服务
林带Wi-Fi全覆盖,以手机客户端为载体,结合手绘地图、语音讲解、720全景、导航等功能,全面展示林带区域咸宁园区能耗管理系统招标,提供位置导航、图文介绍、语音讲解等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服务,构建图、文、声、形为一体的导游系统,一站式解决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服务需求。
智慧健身服务
林带智慧跑道(走道)以地上公共绿道活动空间为载体,结合人脸识别、信息分析等多项智能技术,显示运动步数、速度、卡路里消耗等信息在智慧跑道(走道)大屏和微信小程序上,广大市民和游客可以实时监控自己的运动情况,让健身锻炼更加科学、贴心。
自助会员服务
幸福林带商户通过自助积分、自助兑换、礼品折扣、电子小票等线上无感操作,提升消费体验,增强商城会员粘性,增加活跃度,为商城吸引更多消费流量。商城提高转化率。
反向寻车服务
反向寻车系统采用快速查询、时间段查询、车位查询等多种方式查找各种正常及异常(无车牌、车牌污损无法识别)车辆的停车位置。 输入车牌号,系统可自动查询该车牌号的停车位置,并提供同类车辆的图片供车主确认。 一旦确认,系统会自动绘制路线供车主参考,引导车主快速找到车辆。
智能运营管理平台为管理人员提供设备运行监控、可视化管控、客流分析等服务。
设备运行监控服务
管理人员可以测量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指标,通过平台数据监控其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根据监测记录获取大量数据集,为设备维护策略提供依据,避免突发故障。
可视化管控服务
为管理者提供业务运营分析和预警可视化解决方案,面向多业务、多项目的运营管理和决策场景,利用以业务数据为核心的时空大数据分析和展示技术,进行聚合和处理收入和合同、门店销售和客流、能源消耗和工程等核心主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和控制。
客流分析服务
平台全天候动态展示商业客流量、分时段客流量、日均客流量等数据,并通过各类数据采集获得更丰富、更有价值、多维度的用户画像报告,实现精细化、可视化运营和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赋能业务。
幸福林带旨在打造西安中国建筑幸福空间,秉承“打造区域中心”、“打造商业项目为旅游”的理念,打造西安旅游胜地和旅游胜地。公民生活的新天地。
采访中,范明月告诉记者,中建丝路(中建西北区域总部)整合中建旗下20余家优质单位,共同打造西安幸福林带项目,充分发挥中建的优势集团以咨询、投资、设计、施工、一体化运营的全产业链优势,以“聚人气、引人流、保效果”为运营目标,全力打造“活力活力”四大功能区。城市、欢乐城、时尚港、文化游”。 项目建成后,将真正实现森林还民、城市绿化,成为千年古都的新名片和东部地区发展的新引擎的中心城市。
智能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先进数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智能建筑的应用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好处。
智能建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居住体验。 通过智能化设施和服务能耗监控管理系统好处,居民可以享受更加智能化的生活环境。 例如,智能门禁系统可以实现无钥匙进出,提高了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智能电梯、楼宇导航系统等智能公共设施可以节省居民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智能建筑还可以提供智能停车、智能垃圾分类等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智能建筑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居住环境。 智能安防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入侵检测等技术实现对建筑安全的全面监控。 住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查看和管理楼宇安全情况,提高安全感。 同时,智能建筑还可以与应急救援系统、社区警务系统相结合,提供更快、更准确的应急响应,确保居民及其财产安全。
智能建筑还可以提供智能能源管理,节省能源,降低居民的能源成本。 通过智能能源监测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建筑物的能耗。 例如,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和智能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调整照明和空调的使用,避免能源浪费。 智能建筑还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还提供更加便捷的社区服务和生活管理。 通过智能社区平台和移动应用,居民可以轻松获取社区公告、活动信息等,实现在线社交和社区互动。 居民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在线报修、支付等操作,减少繁琐的人工流程和排队时间。 智能建筑还可以提供在线健身、智能家居控制等服务,满足居民健康、便捷的需求,提高居住舒适度和满意度。
智能建筑为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诸多好处。 提供便捷高效的居住体验,提高居民出行安全性和舒适度。 智能安防系统保障住户人身财产安全。 智能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还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和生活管理,改善居民的社交互动和生活质量。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相信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享受到智能建筑带来的好处。
富利马云平台具备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能力,并结合了物联网平台、数据治理平台和算法服务平台的功能,因此在某些方面也可以为智能建筑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和数据分析,富利马云可以实现建筑设备的监控和预测性维护、能源管理和优化、智能安防等功能,为建筑管理者提供精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提高建筑运营效率和能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