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立面竣工 国内能源行业首座近零能耗建筑10月投入使用-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立面竣工 国内能源行业首座近零能耗建筑10月投入使用

2022-02-20

从通州区城管委获悉,国内首座集超低能耗建筑与多能互补一体化优化供能系统于一体的近零能耗建筑——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立面已经完成,现在进入室内装修。预计2021年10月在城市副中心投入使用。

能源能耗管理运营_迪森股份 智慧能源运营平台_上海国际能源运营中心

近日,记者来到鹿园北街河东5号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大楼外立面全新亮相。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这里的每扇窗户都充满了惰性气体,玻璃表面还贴有隔热膜,厚度是普通家用铝合金门窗的三倍多。此外,门、窗、墙的每一处接缝处还贴有专用胶带,以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

能源能耗管理运营_迪森股份 智慧能源运营平台_上海国际能源运营中心

走进大厅,虽然门窗紧闭,制冷设备也没有打开,但温度始终保持在20oC左右,置身于其中十分舒适。“这就是超低能耗建筑的最大特点,夏天耐热,冬天耐冻。” 京能集团总经理吴家斌介绍,与传统建筑相比,建筑综合能耗降低了70%以上,其中约60%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整个建筑占地面积约5200平方米。通过外墙保温系统、气密性处理、自动遮阳、无热桥设计等,将热交换降到最低。它就像一个老式的冰糕盒,盖着厚厚的被子,外面的热气进不去,里面的冷气出不来。再加上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光伏发电、电池、储能罐、微电网、智能建筑等新技术,可实现超低能耗甚至“近零能耗”。保证室内舒适的前提。.

迪森股份 智慧能源运营平台_上海国际能源运营中心_能源能耗管理运营

与地面四季分明、气温变化明显相比,地下常温层温度常年基本保持在15oC左右。地源热泵利用大自然的这一特性,在冬天补充了屋内部分热量,夏天代替空调降温。降低建筑能耗。在底层占地30多平方米的地源热泵机房内,有100多条垂直通道,用于放置从地表到地下150米深处的水管。在炎热的夏天,软化水通过水管。,冷空气被带出,然后进入热泵机组和空调循环泵为房间降温。此外,

迪森股份 智慧能源运营平台_能源能耗管理运营_上海国际能源运营中心

驱动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的动力同样来自大自然,秘诀在于装机容量150千瓦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分布在屋顶、幕墙等处。按照规划,每年可产生15万度电,可用于楼宇。如果不够用能源能耗管理运营,可以用市电来补充。如果有节假日,光伏发电有余量,还可以储存240千瓦的储能。在罐子里以备后用。此外,该建筑还配备了智能建筑系统,自动调度能源使用,以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排放的目标。

迪森股份 智慧能源运营平台_上海国际能源运营中心_能源能耗管理运营

据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与多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智能协同。“近零碳”示范楼。据了解,该建筑已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志和国家近零能耗认证,也是国内能源行业首个近零能耗项目。(冯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