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辽源减污降碳形势严峻:谁在为违法建设“两高”项目开绿灯?-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吉林辽源减污降碳形势严峻:谁在为违法建设“两高”项目开绿灯?

2023-09-02

新华社长春9月18日电 吉林辽源污染减排减碳形势严峻:谁在为“两高”项目违法建设开绿灯?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谭墨晓、张健

焦化项目不实煤炭替代、逆风违规建设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用能大户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焦化废气长期直接排放……这一切都发生在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吉林省辽源市。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跟踪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检查发现,辽源市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依赖程度较高。 “两高”项目违法建设、违法生产问题严重,污染减排减碳形势极为严峻。

03:05

支柱企业是能源消耗大户,不畏风雨,加大炼铁产能。

走进位于辽源市东丰县的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厂区,浓烟滚滚,气味刺鼻,污染严重。 该公司不仅是当地支柱企业,也是能源消耗大户。 202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0.9亿元,能源消耗高达191万吨标准煤,约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36.7%。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吉林新大钢铁作为能源消耗大户,长期违法建设“两高”项目,环保设施形同虚设。 尽管处罚不断,当地民众反应强烈,但该公司造成的污染却日益严重。

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厂区 督察组供图

2018年以来,该公司多次受到有关部门处罚,已缴纳罚款数千万元,涉及环保、水利、住房建筑等方面。

此次处罚并没有阻止吉林新大钢铁违法建设“两高”项目的行为。 检查发现,2018年以来,该公司新建钢铁配套项目14个,全部违规开工或投产。

以焦化项目为例,该项目未按要求建设干熄焦和烟气脱硝设施。 自投产以来,除尘脱硫设施尚未投入运行,焦化废气长期直接排放。 现场检查中,检查人员发现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高达1928毫克/立方米,超出《焦化化工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值18.3倍。

记者了解到,尽管政府屡令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但吉林新大钢铁仍然违法违规扩大炼铁产能。 2017年4月,该公司利用检修契机,擅自将一座450立方米高炉产能扩大至660立方米,非法新增炼铁产能约20万吨。

检查人员还发现,2018年以来,吉林新大钢通过租赁吉林京东管业有限公司早该淘汰的三座225立方米小高炉,非法生产炼钢用铁水。 铁水累计使用量已达206.6万吨。 吉林京东管业有限公司生产现场十分混乱,治污设施简陋、功能不全,主要生产设备违建。

吉林京东管业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考察组供图

辽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当前钢材价格居高不下,企业在利润驱动下,躲躲藏藏、逃避检查、敷衍、拖延整改。

监管缺失,违法项目变成重点项目

专家表示,问题虽然出在公司,但根源在于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监督,导致一些项目违规开绿、上马,有的甚至采取欺诈手段吉林钢铁厂能耗管理系统,使问题越来越突出。

检查发现,吉林新大钢120万吨/年焦化项目于2019年4月开工建设,未取得节能审查、施工许可证等手续。 2020年12月,建成60万吨焦化产能。 2021年1月,3月正式投产。

与此同时,该公司18.8平方米竖炉、年产80万吨200H型钢等4个项目在没有环评批复、环保验收的情况下建成投产。 年产180万吨热轧带钢、白灰双室窑等9个项目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就开工生产。

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厂区 考察组供图

验收前夕,吉林省能源局、吉林省发改委先后批复吉林新大钢120万吨/年焦化项目煤炭替代方案、节能审查意见等相关手续。 但检查发现,辽源市政府上报的煤炭替代计划明显不实。 通过调整煤炭生产企业煤炭消费统计,计划替代煤炭消耗43.56万吨。 事实上,该公司每年的煤炭消耗量并没有减少。 ,纯粹是一个数字游戏。

记者在东丰县相关文件中看到,为推进项目建设,东丰县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带队的项目推进保障小组。 但该组织只关注重点项目建设,对企业违法行为视而不见。

此外,数据显示,今年1-8月,辽源市有12个项目通过省市发改部门节能审查,能源消耗总量48.4万吨标准煤,已超过全国20个项目。吉林省拟向本市下达的项目。 “十四五”新增能源消费控制指标。

坚决遏制盲目上马“两高”项目

检查组认为,辽源市落实新发展理念存在差距,能源消费双控不力,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态度不坚定; 吉林省发改、能源等部门对辽源市“两高”项目的审批控制并不严格。

在各级监管失灵的情况下,违建“两高”项目盛行,辽源市污染减排减碳形势异常严峻。 数据显示,2020年,辽源市能源消费量520.5万吨标准煤,比2015年增长近20%; 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304.3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304.3万吨标准​​煤。 从2015年的76.9%上升到90.7%。

督察组介绍,辽源市是吉林省唯一一个“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双控指标未完成的城市。 也是“十三五”前四年唯一碳排放强度不降反升的城市。 。

《吉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要求,“十三五”期间辽源市能源消费强度下降15%,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65万吨标准煤。 但辽源市“十三五”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升,增长5.47%,能源消费增量达到86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控制目标。 根据《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辽源市2020年碳排放强度应比2015年下降18.3%。但辽源市碳排放强度不降反增“十三五”前四年,增长8.57%。

旧账户未结算,新账户被添加。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辽源市仍然有强烈的冲动以“两高”工程拉动GDP增长。

检查发现,2021年3月,尽管国家和省多次要求进一步压减“两高”项目,但辽源市仍上报“十四五”期间计划投产的14个重点耗能项目。年计划》,设计新增能源消费总量331万吨标准煤。

针对一些地方逆风启动“两高”工程,专家认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是当务之急。 过去粗放地依靠高投资、高消费、牺牲资源和环境的做法应该彻底改变。 发展模式。 要建立通报批评、用能预警、约谈问责等工作机制,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遏制盲目发展“两高”项目、能源消耗和污染治理双控。

辽源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加快整改进程,完善企业运营、生产建设全过程监控机制,杜绝违法生产。 同时,加强新建项目监督审查和常态化管理,禁止未经批准擅自建设,依法惩处违法行为。

湖南省节能减排基本途径及对策探讨

2006年7月14日10:58 网红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进一步深化认识,是我们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理论指南。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即要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文明发展之路。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增加,能源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能源问题,坚定不移地坚持节能与能源开发并举、把节能放在第一位的能源方针。 节能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节能是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减缓和控制污染的有效手段,是缓解当前能源约束的主要措施,是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战略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具体体现。

一、湖南省节能减排形势

2005年,全省实现1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1.40吨标准煤。 湖南缺乏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相对匮乏。 是中部内陆省份,能源资源相对贫乏。 截至目前,该省尚未发现可开采的天然气和石油。 核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动力能源开发利用不足。 煤炭和水能是主要的一次能源。

全省煤炭储量30.45亿吨(折合18亿吨标准煤),主要分布在娄底、郴州、衡阳、邵阳、长沙、湘潭、株洲、怀化8市。 其他地区煤炭储量和质量均较差,全省煤炭储量仅占全国总储量的0.2%,人均储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7等级。 供应紧张。

截至2005年底,全省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矿山有1790个(其中尚未颁发的矿山2216个),核定生产能力4622万吨(加上尚未颁发的矿山)。实际产能约5500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612万吨,地方煤矿780万吨,乡镇煤矿3230万吨。 目前,全省煤矿年开采能力已超过5000万吨,基本达到资源承载极限。

2005年,全省原煤消费量5923万吨(不含当年库存),其中省内生产4906万吨,从外省进口3000万吨(部分煤炭从省内调入)。 2003年以来,我省由煤炭出口省转变为进口省。 2005年,全省原煤净进口1300万吨。 随着现有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和消耗,煤炭需求缺口逐年加大。

2005年,全省用电量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 全省完成发电总量6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 其中:火电40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 水电24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 2019年,全省对外购电71亿千瓦时(本省也有一定发电量),同比增长30.43%。

国家提出“十一五”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湖南省必须完成这一约束性目标任务。 随着全省工业化、农业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有色化工、建材、钢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将大幅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将日益严峻。更突出。 能源是战略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 解决能源约束问题,一方面要打通能源来源,加大全省能源勘探开发力度; 另一方面,要坚持节约优先,走跨越式节能之路。 节能是缓解能源约束矛盾的现实选择湘潭能耗管理系统价格,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根本举措,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不大力节能降耗,就难以支撑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不走节能减排之路,湖南新型工业化目标就难以实现。 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树立紧迫感,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大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节能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贡献。

二、节能的基本途径

1.管理节能

自从人类生产活动存在以来,就存在管理问题。 节能管理,实际上就是通过一定形式的组织管理,实现一定的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目标,协调人、物两大生产要素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通过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 关系,以便能够最有效地结合起来。 其主要目标是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实现管理节能目标必须明确以下两点:一是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节能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节能降耗是节能管理工作的主题; 其次,节能管理是人们在不影响产品产量、质量、安全和环境标准的情况下,科学、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节能管理的共同原则是成本效益原则。 与其他投资项目一样,节能项目的实施取决于技术和经济的合理性。 因此,节能管理需要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笔者试从以下八个方面来探讨管理节能。

(一)信息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湖南各级能源监测机构。 通过分级能源审计和能源消费普查,深入了解全省能源消费情况,准确预测全省节能潜力和空间,找准节能重点环节,建立全省能源消费动态信息数据库; 二是在能源消费普查的基础上,依法重新确定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建立能源报告三是建立全省能源供需状况信息数据库,及时预警,发布能源丰缺程度信息。 因为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环境的能源供给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适应能源的增长速度,必须遵守自然物质的演化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发展经济。活动,而不是改变自然。 。 当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所需能源接近自然能源供给门槛时,需要进行宏观信息预警,引导社会经济系统进行适当调整,使人与地球的关系得到改善。才能回到最佳的耦合共生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需求。 能源供应的动态平衡; 四是建立节能专家和技术信息库,为全省节能工作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

(二)规范管理。 标准化是一门技术管理科学。 能源标准化是能源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 为了实施全面科学管理,实现节能目标,必须对能源勘探、开发、输送、转换和利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制定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包括生产、技术内容,还包括管理原则和方法。 标准化体系按照概念整合了能源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运输和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要素(如人员、设备和技术、材料和配件、燃料和动力等),对象、方法和管理。 这四个方面的技术特点和管理标准是合理衔接的。 能源标准化管理是合理利用能源的有效手段,是用能设备管理、改造和更新的技术基础,是实现能源科学管理的有效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标准分为四个层次,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能源标准也分为四个层次管理。 能源标准分为能源技术标准、能源经济标准和能源管理标准。 我国从1980年开始制定一系列能源标准,到1986年,已批准发布能源资源、能源生产和使用、能源基础和管理、节能材料和设备等480多项国家标准。 1980年至2000年,制定国家主要能源标准90项,其中基础标准12项、管理标准42项、方法标准33项、产品标准3项。 国家能源标准将不断提高,大量国家标准需要修订和完善。 鉴于此,地方政府在标准化管理方面所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标准,并引导企业制定企业标准。 目前,在能源技术标准、经济标准、管理标准的管理中,后两者比较容易取得成效。

当前,湖南急需研究制定有色金属、建材、冶金、化工、石化造纸等高耗能产品能源消耗定额标准,积极探索研究办公用能消耗定额标准、商业能源消费定额标准、居民生活能源消耗定额标准。 支持出台基于经济手段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配额标准的推广实施,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督促企业按标准用能,引导公职人员和居民合理、经济地利用能源。

做好能源消费定额管理,实现规范管理和节能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能源消费定额制度和定额管理制度; 二是制定和修订能源消耗配额。 三是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组织措施,确保指标完成; 四是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分析。

(三)监测管理。 我国于1990年6月1日开始实施《节约能源监测管理暂行条例》。1992年湖南省颁布政府规章《湖南省能源监测管理暂行条例》,再次修订颁布2002年。四是开展节能监测。 根据《节约能源法》和上述规定,省、市节能监测机构对全省重点用能单位进行年度监测,提供节能诊断,查找与用能单位的差距。现状及相应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水平,并提出改进途径。 为重点用能单位合理利用能源、淘汰高耗能产品、降低产品能耗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建议,为节能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通过对企业节能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测和了解,加强企业节能管理,强化依法节能意识。 但由于节能监测机构设置、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我省监测管理覆盖面难以扩大,监测和管理的节能效果难以充分发挥。管理。 今后一段时期,将完善能源利用监测体系,加强节能检测和监测队伍建设,扩大节能监测覆盖面。 通过监测,全面“诊断”湖南能源利用现状,“治愈”全省能源利用症结。

(4)项目管理。 节能项目管理主要是全面开展能量平衡测试,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广节煤技术、“绿色照明”、“变频调速”等节能技术和“高压无功补偿”,鼓励余热余压。 新能源发电,支持清洁高效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发电综合利用。 促进用能设备经济运行; 加快低效风机、水泵、电机、变压器改造,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推广高频晶闸管调压装置、节能变压器; 推广交流电机调速技术; 应用蓄冷、蓄热技术; 推进热处理、电镀、铸锻、制氧等工艺专业化生产,通过项目管理提高终端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使用方式,在完成同等能源使用功能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能源需求,从而达到节能和低成本能源利用的目的。

(五)目标管理。 目标考核是我国政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 评价既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工作的检查,也包括地方政府对企业发展质量和速度的检查。 传统经济的评价侧重于人均GDP、财政收入等纯经济发展指标。 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必须转变考核评价体系。 将节能目标分解到各地区和重点用能单位,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纳入任期的领导干部。 责任制考核内容,增加能效指标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以促进各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六)示范管理。 在一些高耗能行业,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技术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能分别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作为节能示范试点单位。 ——节约管理。 提供支持和后续服务,引导其总结科研管理经验,辐射和带动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管理创新。 目前,参照国家正在实施的“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我们组织全省企业开展“百家企业节能行动”,量化下达100个重点企业节能目标对用能企业,实行直接调度和跟踪服务。 监督管理,努力掌握全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动态,及时提出相关对策。

(七)合同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专业能源管理公司(简称EMC)与用能单位的合作。 EMC组织专家对用能单位进行节能诊断,帮助企业发现能源使用中的各类问题。 EMC 独立资助并实施节能项目。 用能单位无需投入资金。 EMC通过合同规定时间内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获得利润。 合同规定的节能收益期限届满后,EMC投资于节能项目的固定资产归属用能单位。 从事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EMC是一个商业经济实体,不带有政府色彩。 与我国现有的地方政府所属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投资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不存在错位制度。 缺点。 合同能源管理因其解决了用能单位的技术和资金瓶颈而受到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省市用能单位的青睐。 在欧美,合同能源管理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后兴起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加拿大EMC协会保守估计,加拿大节能服务市场潜力约为200亿加元。 仅从1990年到1994年,协会下属公司的营业额每年都增长60%。 目前,上海已培育了20多家专门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企业,完成各类节能项目178个,投入民间资金2.1亿元。 年节约能源11万吨标准煤,减少用电负荷6万度。 千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万吨、粉尘28吨,预计3年内可收回全部投资。 据调查,目前湖南合同能源管理处于起步阶段。 整合民间节能资源,引进、推广、培育和支持合同能源管理势在必行。

(八)协议管理。 与标准管理的刚性约束模式相比,协议管理是一种灵活的管理模式。 参与协议管理的企业和单位的能源消耗水平总体上能够满足标准的要求,并且能够满足优于能源消耗标准的要求。 为鼓励这些用能单位节约能源,政府与用能单位签订自愿性节能协议,明确协议各方,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定节能目标、评价和节能目标。监测程序和支持政策。 节能协议管理是政府开展节能工作的一种较新的方式,是政府与企业共同谋求公共利益的合作协议。 目前,欧洲、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对能源环境实行了自愿协议管理,效果很好。 湖南省还有一批高水平企业,可以在企业节能自愿协议管理方面进行初步尝试创造条件。

2、技术与节能

湘潭能耗管理系统价格_能耗指标交易平台_能耗指标价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节能减排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科技节能是节能工作的难点,也是节能工作的重点。 科技节能的主要任务是:一是组织力量编制《湖南省节能技术科研项目目录》,集中一定资金和人才,研究开发先进节能技术; 二是编制《湖南省节能实用技术汇编》,大力推广节能适用技术,为用能单位提供技术指南。 三是全省重点推广应用节电技术、余热余压发电技术、重油与水混合乳化技术、蒸汽加热系统合理运行技术、转炉煤气回收利用技术、改造轧钢加热炉技术、新型炭黑生产技术、利用硫酸生产余热技术、高效节能水泥磨技术、水泥生产预加水成球技术、双盘磨技术打浆机技术、罗茨真空泵技术、太阳能阳离子乳化沥青技术、焦炭干熄焦技术、高炉富氧喷吹煤技术、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LT法转炉煤气回收技术、锅炉燃烧高炉燃气技术、火炬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利用及发电技术、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高效余热回收技术、节能变压器技术等; 四是加快推广湖南省自主研发的高低混合流量循环流化床锅炉专利技术、复合循环流化床锅炉专利技术、煤粉燃烧专利技术。

3、结构节能

自然界中的能量通常根据其来源分为三种:第一类是来自太阳的能量。 太阳每秒钟辐射到地球的能量相当于550万吨煤的燃料热量。 它是能源的主要来源,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化学能,古生物沉积演化而来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人类直接利用的太阳能和空气形成的风能等太阳辐射等引起的流动。 第二类是地球本身的能源,即地热能和物质核能。 地心温度高达5000度,火山喷发、地震等地壳变化产生的能量是人类无法控制的。 现在我们主要可以使用地热蒸汽和热水。 地球上的铀矿石等核能是化石燃料总能量的几十倍。 因此,原子能将是最有潜力的能源之一。 第三类是天体引力作用产生的海洋潮汐能。 海水来回循环,潮汐永无休止的涨落,产生约十亿千瓦的能量。 结构性节能主要是在正确认识能源结构和实际供给能力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进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发展新能源,调整能源供给结构,缓解传统能源供给压力。

(一)调整消费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当前,湖南省经济结构调整重点:一是着力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引导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引进先进产能,及时制定调整强制消除污染。 企业严重,产能、工艺、设备、产品目录落后,制约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 二要致力于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鼓励低消耗、资源利用开发发展。 高效率产业和产品,逐步由资源密集型产品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实施产品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三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推动第二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能耗方向发展。能源消耗少,污染少。

(二)调整供给结构。 针对湖南省能源自然禀赋条件,调整能源供给结构、发展新能源的重点是:加大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利用,建设一批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深入推进小水电建设,加快核电发展。 建设研究示范,适时启动核电建设项目,扩建天然气管网,强化以沼气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开发推广生物柴油等替代能源。

三、节能对策

为整合全省节能工作各种资源,形成全社会推进节能工作的合力,推动全省节能工作尽快进入操作层面,推动节能转型从宣传到制度安排,都要加强节能对策研究和探索。

1.法律约束。 进一步完善促进节能的法律法规,突出能源消费约束重点,科学设定现有行业(企业)和规划项目能源消费控制线,严格限制能源消费强度。 For those that the line Or the will the law, and the rigid of laws and on the of and . and laws and such as the " of Hunan ", " on the of in Hunan ", and " of Hunan " to work into the track of .

2. . macro- such as and tax , , and the role of price lever , we must focus on the part of in . macro- of the part, and , and , and , scale, high-tech , , and the of in Hunan .

3. . is an of in the . It is to and for the and of in the . the goals by the state, the stock and of Hunan , the of and use of , fully the law of , the of , and the trend of and . Focus on the macro, , and long-term, and for a long of time in the , the 's and total will be , and the and will be . While full play to the of Hunan and other in , rely on and to the cost of coal and other in . To the macro- , to the of the State No. 40 in 2006 and the and Order No. 40, the of with high , high water , and waste of , and the " Plan for in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of Hunan " , and the . The funds that the can or for be and as much as , so as to the of key - into real . the plan, , guide the flow of , , and to the areas in the plan, and the of the mode of the in the to an - one.

4. . to the intra- and inter- of our human , and are to the of our human . We the of , radio and other media, so that fully that is the only way for us to , the of and , and the three : First, new . That is to say, when the of human and the use of new and , not only the of human to must be , but also the of human to live in with be ; the is a new of . That is to say, while the rate, it is to the mode. 3. A new of . of and a that is with .

(The is the of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