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经济“压舱石”,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访部长肖亚庆
2022-02-22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筑牢经济“压舱石”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采访肖亚庆部长
新华社记者张欣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2022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政策导向时,强调“稳中求进、稳中求进”,提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等一系列部署。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企业是动力源。2022年,如何促进产业稳定增长?将出台哪些具体措施帮助企业纾困,促进企业创新?如何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针对上述问题,肖亚庆部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以稳定工业增长为重中之重,着力抓好四个方面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萎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工业领域表现突出。考虑到今年一季度基数较高,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困难,明年一季度工业经济将面临下行压力,特别需要稳中求进,稳中求进。
“稳居首位,稳中求进。说到工业领域,首先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肖亚庆表示,应该看到,工业领域仍面临大宗商品价格高企、部分地区供应链挑战等压力。,把稳定工业增长特别是明年一季度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市场发挥“压舱石”作用。
“稳定不是保守的稳定,而是主动的、渐进的稳定。要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他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平稳、提质增效。升级。
一是全力以赴,争取明年一季度顺利接班。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产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难作出一揽子政策部署。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部省联动,共同落实政策。更多有利于产业稳定的政策措施。
二是打通重点产品供给的“堵点”和“卡点”。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进行监测调度,加强能源、物流、劳动力等要素的统筹协调,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着力解决汽车等领域芯片紧缺问题,畅通关键零部件供应渠道。
三是着力扩大制造业投资。对“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具备条件的将尽快启动实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参与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建设。
四是挖掘内需潜力。开展公共汽车综合电气化试点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对智能网联汽车、冰雪装备等既有利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又代表科技发展方向的产业,加大培育力度,支持规模化发展。
肖亚庆表示,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恢复增长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完备的配套能力优势明显。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将不断释放市场潜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良好的经济工作条件。同时,市场还有很多提升质量、增加品种、创品牌的条件和空间。“把这些事情做好,就能稳住,稳前行,稳中有进。”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加大助力企业纾困力度
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肖亚庆表示,2022年,我们将深入实施产业基地再造工程,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制造业集群发展,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优质企业培育力度。
“要把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作为重点工作,下大力气,取得更多实效。” 他说,明年将重点发展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工艺、基础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关键软件。等待瓶颈和短板,启动一批产业化工程研究项目。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政策机制和实施模式,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基础地区集聚。
目前,工信部已建成21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2个国家地方共建中心,带动地方培育建设203个省级中心,有效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明年将进一步围绕重点领域加大创新中心建设力度,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行动、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发展高质量发展制造业。
一个强大的企业可以让这个行业变得强大。在加强优质企业培育的同时,工信部明确表示,将坚持扶贫帮困、创新促升级并举,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大型企业走“专业化、精益求精、专业化、创新”的发展道路。
在帮助企业纾困方面,统筹落实一系列惠企政策,做好实施效果评估,加强对新问题新趋势的关注和研究,适时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强针对性支持。同时,加强对恶意拖欠账户的治理,对存在拖欠问题的典型行业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完善投诉处理,确保中小企业回款,形成长效机制。
在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方面,研究制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评价培育办法。2022年新培育“小巨人”企业约3000家,引导更多大企业向“小巨人”企业开放市场,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培育更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紧扣高品质,坚定数字化、绿色升级
数字化转型是行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路径。我国已建成13个9.6万个5G基站,培育了150多个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更加坚实,场景更加丰富,成果更加突出。
肖亚庆表示,2022年,我们将着力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激活数据潜力,提升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
稳步有序开展5G和千兆光网络建设,加快5G行业虚拟专网规模化建设,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设施,聚焦制造、矿业、电力,深入探索“5G+工业互联网”场景典型应用。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数据,加快制定产业数据交互等基础共性标准,支持地方探索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深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
碳峰碳中和对制造业来说既是要求也是机遇。近年来,我国统筹推进去产能和绿色转型。钢铁行业减少粗钢产能超过1.5亿吨。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340万辆。去产能成效显着,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
“既要着力加快产业自身绿色低碳转型,又要加大绿色低碳工业产品供给,积极为全社会碳中和贡献力量。” 肖亚庆表示,相关方案已经形成,顶层将进一步完善。设计,平稳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他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工业能耗管理系统,系统实施工业能效提升、水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环保等一揽子行动计划。保护设备。同时,加大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力度,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开发,防止产能无序扩张。
此外,工信部还将着力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完善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大力推进绿色设计,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工业园区。保障初级产品供给,建设一批高水平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有效降低单位产品能源和物耗,提高投入产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