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工厂能耗监控系统
2022-02-26
安科瑞崔婷玉
在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工厂能耗监控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能效分析技术的缺失是导致系统故障的主要问题之一。传统信息系统(如ERP)可以从统计规律的角度分析数据,而在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工厂能耗监测系统中,用能对象的运行状况与能效规律密切相关。没有能效分析技术的支持,能效问题往往只能是“模糊的”,无法解释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导致对节能潜力的识别和改进措施有限。
针对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厂能耗监测系统过程中缺乏能效诊断技术的问题,在传统信息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工业能耗监测管理系统,通过机理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和机器学习,研究了关键应用。提出了能源设备、用能过程和公共工程系统的能效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 系统软件结构
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如下图所示:
2 系统基本功能
2. 1 能量数据收集
能效数据分为实时和非实时。实时数据一般来自企业的在线监控系统,缺失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安装数显表来补充,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自动采集并存入实时数据库,以便实现能效指标的在线计算和动态分析。.
2. 2 基本信息管理
基础信息一般包括企业基础信息管理、计量仪表档案信息管理、设备档案信息管理、培训与数据信息管理、能源管理委员会(或节能领导小组)信息管理、新闻公告信息管理、行业政策信息管理等。技术文档信息管理、系统初始化和设置管理等。
2. 3 节能绩效管理
考核管理是企业提高节能绩效的重要手段。企业能源利用质量可以通过能源消耗、投入产出比、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能源成本等能源消耗指标来反映。将这些指标纳入企业考核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的效果。如果对这些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对标分析,例如内部能耗基准(限值、目标值、历史值等),也可以进行比较,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的机会。
2. 4 节能项目管理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节能效益大部分来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成果。为保证节能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节能项目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2. 5 能源运营管理
传统的能源管理流程是基于人工管理的离线流程。在工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只能完成离线能源管理的EMIS已经不能满足部分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设备、生产过程等耗能对象普遍已经在产品生产和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在此基础上,系统以优化能源运行为目标,开发了企业能源运行在线管理功能。
2. 6 企业能效管理
企业能效管理主要解决能效评价、节能诊断和企业用能对象优化改进三个问题。管理对象包括企业关键耗能设备、工艺和能源系统三个层次。
能效评价是指对上述用能对象的能效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能源结构分析、能源消费流向分析、负荷分析、趋势分析、能效指标计算与比较、企业能源平衡、能源质量分析、重点对象(如电力生产、照明、大型耗能设备等)性能评价等。 节能诊断是指确定节能潜力所在位置,量化节能潜力值,包括能效影响因素分析、节能潜力分析、减排潜力分析等;优化改进包括能源系统优化、能效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