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六部门出台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新政策或迎来春天
2022-03-13
突破成本和容积率的束缚
青岛日报/青岛观点/青岛网讯 超低能耗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但长期以来,由于成本、容积率等问题,市场推广一直举步维艰。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青岛市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的实施意见》,提出了7项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受益于这一观点,青岛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或将迎来春天。
住建部将超低能耗建筑定义为:适应气候特点和自然条件,通过具有更高保温性能和气密性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需求被最小化。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较少的能耗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满足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与普通建筑相比,超低能耗建筑每年的供暖和制冷需求显着降低。与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采暖能耗降低85%以上。
青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起步较早。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于2016年开业。在该项目的带动下,被动房推广示范区住宅推广、小水庆国配套小学、幼儿园改造、一批超——区内职业中学等低能耗建筑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虽然发展速度不慢,但市场推广仍存在很大困难。据了解,与普通建筑相比,超低能耗建筑成本相对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在容积率的计算上也相对“迷失”。“按照现行的节能设计标准,普通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厚度为5-10厘米。为了达到高保温性能,超低外墙保温材料的厚度为能耗建筑要达到15-20厘米,同等容积率下青岛建筑能耗管理系统,要挤更多的内部面积,营销难度更大。” 一位建筑业人士告诉记者。
新出台的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放宽”这些约束。关于容积率的计算方法,明确超低能耗建筑建筑面积计算统计时,由于节能技术要求,保温层面积超过现行节能设计标准将不计入容积率计算。这使得超低能耗建筑在同等条件下拥有与普通建筑相同的室内空间,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鉴于建设成本较高,意见将预售期、财政补贴、在财政支持方面优先发放公积金。根据意见,市财政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给予每平方米200元(单个项目不超过300万元)的补助,政府对超低能耗建设成本给予补助。投资项目按程序计入项目总投资。项目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达到总投资25%以上,建设进度达到正负零,超低能耗住宅已确定建设进度和竣工交期的,可申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购买超低能耗建筑商品房并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可在基金计划下发时优先考虑。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市场对超低能耗建筑的接受度,有效缓解项目开发建设的资金压力。
据了解,为鼓励普通项目改造超低能耗建筑。意见还规定,对已取得土地、规划等手续但尚未开工建设的项目,以及改造超低能耗建筑,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既有建筑改造为超低能耗建筑,参照新建建筑给予财政补贴。
(记者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