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耗电太多,有什么办法可以省电?
2022-03-25
随着我国5G基站部署规模的扩大,近一年多来关于5G基站惊人能耗的议论层出不穷。所谓口碑,5G基站似乎意识到了“电老虎”的尴尬地位。
特别是这张某运营商内部流出的照片显示,某供应商的5G AAU满载功耗高达1127瓦,而4G RRU只有290瓦。这两个值的差别是天壤之别。
数据就在这里,证据是压倒性的。不得不承认,目前5G的能耗确实比4G高很多。
因此,在移动节能技术白皮书中,也明确写到:“2019年初,5G基站的功耗约为4G基站的3~4倍。高功耗是个难点。”运营商大规模部署5G的问题。”
联通也在其白皮书中写道:“5G基站设备的能耗预计将达到单站点(机房)能耗的50%。因此,降低5G基站设备的能耗将是一未来提高无线网络能效的重要手段。”
一时间,5G基站的能耗成为众矢之的。然而,这只是部分真相基站能耗管理,并非全部真相!
看完这篇文章,你会知道:
一、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组5G和4G的数据对比,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首先,5G的Sub6G频段最大载波带宽为20MHz,而4G的单载波带宽仅为20MHz。也就是说,5G的载波带宽是4G的5倍。
那么主流的5G AAU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有64个数据收发通道,而4G设备最多只有4T4R,只有4个数据收发通道。也就是说,5G的收发通道数是4G的16倍。
在以上两点的支持下,5G小区的下行峰值速率可以达到7.2Gbps,而4G的峰值速率仅为(0.4Gbps)。也就是说,一个5G小区单位时间内可以发送的数据量是4G的18倍!
5G的传输速率那么高,功耗比4G多一点,所以饱受诟病。它确实需要马奔跑而不是吃草。
对于数据传输速率与能耗的关系,业界早就有一个概念,叫做“能效”。指网络对电能的利用效率。能源效率越高,每千瓦时电能传输的数据就越多。
根据上图提到的数据简单计算可以看出,4G理论上每千瓦时可以下载620GB的数据,而5G每千瓦时可以下载的数据。换句话说,5G 的能源效率是 4G 的 4.6 倍!
所以,单纯说5G耗电太多,只看能耗,不看能效,是不负责任的。
但在目前三大运营商的4G、5G网络中,5G基站产生的数据量少、电费占比高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统计,在某地4/5G网络中,5G基站数量是4G基站数量的1/7,5G流量仅占2%,能耗占30%整个网络。
这是不科学的。显然,5G具有很高的能源效率。怎么会是这样难以忍受的测量结果?
原因很简单。我们仍处于 5G 发展的初级阶段。网络中的5G手机很少,也缺乏对流量极度渴求的杀手级应用。结果,5G网络实际上是在做4G的工作,一点都不理想。网络利用率。
就好像让一个壮汉静坐绣花一样,他不禁感到恐慌。哪怕比小姑娘的绣花还要快,那壮汉的胃口,也是小姑娘的数倍。总的来说,就是食物。利用率不高。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5G部署初期,网络的理论容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能耗也急剧上升,但流量还没有增加,导致低能效,只能看耗电。擦肩而过,没有创造它应得的价值。
所以我们确实需要降低 5G 网络的能耗。毕竟运营商数据业务不增加收入的困境由来已久,成本可以节省一点,更何况5G流量还没有增加。
二、网络功耗分析
据说运营商的成本一般分为资本支出和运营费用两部分。资产支出是运营商用来购买设备的钱,运营费用是维持网络正常运行的费用。当然,电力是运营成本的一部分。
运营费用包罗万象,包括营销费用、网间结算、人工成本、场地租金、设备维护等,其中电费占15%~30%左右,不同运营商数据不同。
这些电费是怎么产生的?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图片。
首先,运营商从电网获取交流电,但机房内大部分设备无法直接使用交流电,需要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在这个过程中有 2% 到 5% 的能量损失。
然后,直流电源需要经过配电模块,将输入的电源分配给机房内的多个设备,例如一个BBU电源,每个RRU一个电源。通常,每个站点将有一个 BBU 和 3 到 9 个 RRU。. 在这个过程中有 1% 到 12% 的能量损失。
最后将剩余的82%~97%的功率传输给基站的BBU和RRU(或AAU),以及传输设备驱动数据处理和传输,然后将部分信号作为天线是通过传输与手机进行通信的,大部分都是无形中变成散热的。如果热量消耗导致机房温度过高,还需要使用空调对机房进行降温,使机房能耗更高。
基站设备是机房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耗能设备。它包括一个基带单元(BBU)和一个射频单元(5G AAU)。其中,射频单元(AAU)约占整个基站能耗的90%。
BBU的功耗占10%,其功耗比较稳定,一般与基站的业务量无关。AAU 的功耗与站点的负载密切相关。流量越大,功耗越高。
从上图可以看出,AAU中主要耗能的是功率放大器、小信号处理和中频模块。功放是最关键的耗能设备,负载越高,功放的功耗比就越高。.
让基站更省电,首先设备本身的硬件设计要做到省电,然后根据上网流量低的时段关闭基站中的一些模块(比如如清晨),基站应休眠以节省电量。
下面详细介绍这些节能技术。
三、网络节能解决方案
要达到基站的节能效果,不仅要完善硬件,还要优化软件,必要时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辅助。可分为设备级、站点级、网络级三个节能级别。
3.1 设备级节能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AAU中各个模块在不同负载下的能耗比。
让基站设备能耗更低,首先要从“核心”做起。不断推出高集成度、高性能的基带处理和数字中频处理芯片,并采用高集成度收发器来降低这些模块的基础能耗。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芯片的制程工艺从28nm、14nm升级到10nm、7nm,再到5nm,就是为了缩小面积,提高集成度,提升性能,降低功耗!
上述工作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功放的工作效率需要不断提高功耗。
功放的全称是功率放大器(英文Power,简称PA),它的作用是将上级模块处理后的信号的功率放大,然后可以用天线来发射。
AAU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发射功率,一般在200到300瓦之间。这一切的实现多半要归功于功放。
功放的核心指标是“功放效率”。算法很简单,就是用功放的输出功率除以输入功率,然后换算成百分比。
下图是一个例子。功放输入功率为1000W,最终输出信号为200W。可以计算出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为20%。这个值非常低,导致需要800W的热量才能获得200W的信号功率。
业界通过不懈努力,采用氮化镓等新材料,不断优化算法,最终将AAU中的功放效率提升至50%。
通过上述努力,可以大大降低设备硬件本身的工作能耗。下一个站点级节能是通过软件算法在空闲时间优化或关闭部分模块,进一步达到进一步节能的目的。
3.2 站点级节能
站点级节能是基于设备级节能。通过软件算法,在网络空闲期间关闭站点中的部分设备,以达到节能效果。主要包括功放稳压、符号关断、通道关断、单元关断、深度睡眠等技术。
3.2.1 功放稳压
首先,我们还是从功放的核心器件说起。
当功放的工作电压与其输出功率相匹配时,可以优化效率。一般来说,功放的工作电压是按照最大机顶功率来设计的。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射频模块的输出功率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在空闲时关闭部分载波,使得功放不需要输出最大功率。结果,功率放大器无法工作在最高效率状态。
因此,我们需要灵活调整功放的工作电压,使功放尽可能的工作在高效状态,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这就是“放大器稳压”技术。
功放稳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2G、3G、4G阶段,主要用于RRU的节能,可在5G时代继续发挥作用。
3.2.2 符号关闭
在网络运行中,不可能一直处于流量大的状态,总是时而忙时而空闲。这让我们有机会节省能源。
以子载波间隔为30KHz的Sub6G频段的5G小区为例,一个时隙的持续时间为0.5毫秒,包含14个符号,每个符号为0.357毫秒。如果某个符号不需要用户发送数据,则关闭功放,下一个符号时再开启。
这个功能在实现上也可以更加主动,即网络将大部分用户数据保存到同一个符号(同时)发送,这样其他时隙被关闭的概率就高很多。
虽然符号关闭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关闭一个符号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节省多少电量?但是加起来很多,还是可以达到相当的省电效果。
3.2.3 通道关闭
5G AAU的核心技术是MIMO,由大量天线元件组成,内部最多可支持64个功放,实现64通道信号传输。
在早晚高峰时段,很多用户都在使用手机进行大流量服务。64路AAU最多可提供16路独立数据传输,信元容量非常高。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网络基本没用,64个频道还在不知疲倦地工作,实在是太耗电了。
因此,随着业务量的减少,可以逐渐关闭AAU中的一些通道,例如从64通道到48通道,再到32通道甚至16通道,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3.2.4 社区关闭
一般来说,无线通信网络是由900M、1800M、2100M、2600M、4900M以及2G、3G、4G、5G等多个频率层组成的多频多模网络。
低频段由于传输损耗小,穿透能力强,一般用作连续覆盖层。高频段一般带宽较大,但覆盖性能较差,一般用作容量层。
因此,在低业务量时期,网络非常空闲,可以简单地关闭高频网络层小区,只使用低频小区提供基本覆盖。
下图是一个例子。NSA场景下,4G小区频段低,属于覆盖层,5G小区频段高,属于容量层,用于补充热点覆盖。
在低流量时期,反正没人用,所以可以直接关闭5G小区,4G小区提供的覆盖和容量足以满足所有业务使用。
3.2.5 深度睡眠
5G小区关闭后,AAU可以进入深度睡眠模式,直接休眠过去,实现极致省电。
下图是AAU的内部结构。可以看到,进入深度睡眠模式后,基带处理、数字中频、小信号处理、功放模块全部关闭,只有电源模块和eCPRI接口单元保持唤醒。随时待命。
3.3 网络级省电
上述站点级节能技术已经足够好,但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需要回答以下问题:哪些站点可以开启节能?什么时候开机比较好?各种节能功能被禁用。大量的参数应该如何配置和优化,才不会影响网络性能?
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对全网大量站点的容量、负载、流量趋势、参数配置等进行分析,确定哪些节能功能可以开启,何时开启,如何开启。设置参数。
即便如此,为了保证网络KPI不恶化,节能功能的激活和参数配置往往非常保守,最终的节能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这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起飞的时代,大量的无线通信用户无时无刻不在网络中产生海量数据,非常适合大数据的应用和人工智能(AI)的落地。
因此,5G网络节能也需要搭载AI技术,让流量预测、节能策略分析、参数优化、效果评估的周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摆脱低效的人工干预。
如上图所示,AI节能系统在初始数据设置完成后开始执行。如果节能生效且网络KPI在可接受范围内,则进一步优化节能参数,争取更好的节能效果。
如果 KPI 恶化,则应从旧版本中撤消节能参数。这样,网络中的所有站点最终都可以达到最佳的节能状态。
所有这些操作都是由机器自动完成的,从而将人们从繁复而负责的低效工作中解放出来。
此外,人工智能可以持续分析用户行为,确定用户正在进行的业务的网络能力需求,并自动将用户分配到适当的频率和格式。
比如深夜,几个5G用户在一个5G小区,却在用微信聊天。这不需要使用5G网络,4G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因此,网络主动将这些用户迁移到4G小区,使5G小区完全空闲,然后可以关闭5G基站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以节省电量。
为了省电,真的是什么都要做!
3.4、终端级节能
以上都是基站的节能方案,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并没有直观的感觉运营商的基站费是免电费的。他们只需要快速的互联网访问速度和良好的体验。同时可以携带手机的电量。
不,苹果在 12 上添加了一个名为“智能数据模式”的功能,在手机的设置界面中称为“5G Auto”。
当用户使用需要更高速率的应用时,设备会从4G切换到5G;反之,当较低的速率完全够用时,连接会自动从 5G 切换到 4G。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寿命。
5G基站节能降耗。对于运营商而言,不仅是降低成本,更是将减少碳排放、遏制全球变暖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而普通用户也是节能降耗的关键部分。行业的所有努力,旨在以最低的能源效率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好了,这个问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考文档:
GSMA:绿色是新的黑色
中国移动:5G基站节能技术白皮书
中国联通:5G智能节能技术白皮书
中兴通讯:4G/5G网络节能降耗技术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