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2-03-31
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今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202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提出继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任务。在地方政府工作中,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成为突出亮点。
在各地的工作部署中,“绿色建筑创造行动”成为了一个高频词,为绿色建筑融入人们的生活绘制了一条“时间线”。作为建设强省,浙江省推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城市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的97%。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绿色建筑,要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提高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公益性建筑的绿色建筑标准。
与浙江省一样,江苏、湖北、安徽等省也提出加快建设绿色建筑,对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提出强制性要求。江苏省提出,到2025年,新建建筑要全面按照超低能耗标准设计建设,并在2020年节能30%的基础上增加30%建筑能耗管理,建成一批高——优质绿色建筑工程,打造一批节能低碳、智慧宜居的绿色建筑示范区,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纳入绿色建筑。
除了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外,湖北省还鼓励房地产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星级标准。100%。安徽省将执行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纳入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严格督促城市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施工。
我国建筑业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转变“大建设、大消费、大排放”的建设方式,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和农村建设。
各地积极探索“减碳”之路,推进建筑节能,促进绿色发展。上海、海南等地大力推进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提高建筑能效。上海探索建立住宅运营能耗限额管理机制,引导提高既有住宅性能,推动既有住宅绿色改造;建立绿色住宅用户监督机制,将住宅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纳入入户验收管理。海南省将与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同步实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探索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发展、低碳建筑,将在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迈出坚实的一步。
同时,加快绿色材料应用,成为各地推进建筑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积极开展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公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建立绿色建材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跟踪验收机制,要求第一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政府投资项目中使用绿色建材。建筑材料,提高绿色建筑材料在城市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比例。广东佛山也开展了“
为解决我国农村房屋建设普遍存在的施工质量差、能耗高、能效低等问题,“鼓励建设绿色农村房屋”是多地发展的重点。四川、陕西等地积极鼓励建设绿色农家乐。四川省全面落实住宅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有条件的地方提倡采用轻钢预制、预制混凝土和现代夯土技术,建设绿色农村住宅;陕西省大力推广绿色农村住房建设适用技术,引导和鼓励农村。自建住宅参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此外,多省不断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措施,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
福建省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高效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融合发展。云南省发展太阳能光伏在城乡建筑中的分布式集成应用,探索推动轻度地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工程应用,推广低碳建筑技术,促进发展低碳建筑。黑龙江省把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各地描绘的发展图景,始终贯穿着绿色低碳的理念。中国建筑业作为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不断创造“绿色奇迹”,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