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推动能源综合服务新变革-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物联网+”推动能源综合服务新变革

2022-04-16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如果说“互联网+”开启了“信息融合”时代,那么“物联网+”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作为现代工业的引擎,能源板块也在积极拥抱“物联网+”。

2019年3月,提出加快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大部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为物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注入了助推器,成为里程碑式的里程碑。在物联网的实施中。“物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快速崛起,正在成为能源产业革命的中坚力量。

物联网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加速融合

经过近20年的探索,物联网在各个层面不断成熟。政策层面,物联网相关国家标准、信息通信产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卷(2016-2020))、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等文件 在工业层面,物联网已经从以自身技术探索为主的第一代发展阶段,进入以自身技术探索为主的第二代发展阶段。也就是物联网与产业结合的阶段。

就能源领域而言,物联网已经具备一定的应用场景,如智能电表、节能照明、配电监控等。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数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践表明,在能源领域,能够产生重要价值的数据可以成为与物联网的最佳契合点。

根据以上应用场景和物联网“云管端”的共识体系架构,笔者认为能源领域的“物联网+”可以细化到6个关键层次:

能源设备层:包含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和耗能电气设备,如新能源、配电系统、充电桩、储能、空调、照明等。

感知层(传感层):包括各种传感器、测量设备、定位系统、红外传感器、射频识别等信息感知设备,如电表、水表、燃气表、流量计、光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从设备收集数据。

边缘层:即边缘计算,主要设备是能源路由器,用于协议转换、数据清洗、故障分析等。

网络层(传输层):实现数据传输和安全通信。随着5G时代的到来,海量传输成为可能。

平台层(数据层、学习层):打通数据烟囱,进行大数据采集、整合和分析,进行机器学习产生新知识。

应用层:直接产生价值的环节,是物联网行业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之一。基于平台层输出的创新能源服务业务,包括能效监测、能源质量管理、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用能设备精准管控等,强调对供应商和客户的商业价值。

这些层构成了从工业物理系统到数字应用的 IIoT 架构。每一层在为上层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接受来自下层的服务。目前,每个级别都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供应商,可以完成相应级别的功能实现。然而,从纯物理层到应用层的所有不同层的连接仍然是一个艰巨的工程,需要对整体架构进行设计和集成。

综合能源服务是在能源系统终端承载“物联网+”的最佳业务。物联网技术将带动综合能源服务实现更高价值。综合能源服务面向能源系统末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结合能源品种或系统集成、能源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等,提高客户利益或满意度。相应地,物联网技术为终端设备采集数据,通过数据价值挖掘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数量”。

如果能源系统只停留在设备层面,不进行物联网技术的转型升级,设备产生的数据就会白白丢失,综合能源服务商将失去大好机会。改善业务和降低成本,而失去创造增值服务的巨大收益。

“物联网+”推动能源综合服务新变革

综合能源服务是能源领域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是信息技术的前沿力量。将物联网概念融入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将带来行业的巨大变革。

终端设备无处不在的接入将促进能源系统硬件升级。海量客户、海量设备、海量数据的接入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接入的过程需要能源设备和传感设备的匹配。一部典型的手机大约有 10-20 个传感器,而大型工业设备通常有 100 多个传感器。

如果将传统能源站、能源输配电网、储能装置、用能设备等改造升级为智能能源站、智能输配电网、智能储能装置、智能用能设备等,统一接入物联网 网络和能源系统将从硬件层面发生根本性升级,向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能源数据资产的激活,将带来不断优化的商业价值链。物联网产生的数据量远大于人联网产生的数据量。通过数字技术,可以整合利用之前搁置在货架上的能源数据,其价值不可估量。

传统能源服务业务以能源销售、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站运维等为主,利用能源数据,实现业务信息化升级,有效延伸业务价值链,促进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消费可以实现。设备运行监控和健康管理;未来,随着数据挖掘的深入,可以进一步实现能源系统的“自动感知、快速响应、科学决策”,业务价值链将不断优化。

企业综合能耗在线管理系统_万人总产值综合能耗_管理企业系统

增强客户驱动力,引导能源服务市场化升级。每个客户都是一个数据源。当客户的互联水平和数据集成挖掘的深度不断提高时,自下而上的“客户驱动力”将随着客户的不断接入而呈指数级增长。

“数字会说话”,充分激发的客户需求最终将通过能源服务市场传导至供给侧。能源服务商会知道客户在哪里企业综合能耗在线管理系统,需要什么样的能源服务,从而推动能源服务业的整体升级。客户对能源服务商和能源服务企业的选择也将更加自由,服务需求得到快速响应,能源服务流程细化完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业务变革和管理升级将加剧对行业制高点的竞争。综合能源服务和物联网分别是能源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竞争焦点。两者结合,将推动打造新的产业制高点。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平台化的竞争生态中,赢者通吃成为了不变的准则。谁能率先从管道式的线性价值链创造转向平台式的动态价值网络运营,就有望掌握产业生态的主导地位,成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生态的TOP2,否则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

因此,综合能源服务商应加强管理重心由内向外转移,构建贯穿数据->信息->知识->智能的工作流程,整合资源,优化运营,优化组织,线上线下融合。构建更加高效的服务运营体系,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复杂的产品、定制化的服务需求,抢占制高点。

物联网在综合能源服务中的挑战与应对

物联网在能源综合服务领域刚刚起步,可能面临技术层面、业务层面、项目层面、企业层面等诸多挑战,需要积极主动、积极应对。

万人总产值综合能耗_管理企业系统_企业综合能耗在线管理系统

终端接入层

终端设备无处不在的接入是“物联网+”的基础。只有物联网覆盖了客户端海量的耗能设备,才能有望实现数据的采集和挖掘。

但目前的终端采集覆盖还远远不够,缺乏面向客户和设备的流量入口。急需创新营销方式,实现主动获取客户和网络效应。同时,核心芯片、传感器设备、能源路由器、操作系统等尚未实现良好的跨界应用。

以传感器为例,传感器种类多达100余种,但大部分传感器件无法满足高精度、高频、低成本、低功耗、集成化、小型化等大规模应用需求。加速进程即将迎来。

平台应用层

平台层和应用层是集中实现能源数据集成、状态感知、需求预测、优化运行、精准控制等功能的核心架构。但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只能满足数据集成和运行监控的基本要求,难以实现多能优化互补、区域能源优化调度、设备远程精准控制等高级应用,或效果不好。

因此,明确平台应用的思路和脉络势在必行。设备和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数据,但前提是我们要弄清楚利用这些能源数据来实现什么功能,才能有针对性、高效地利用能源大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训练优化通过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进行建模。进行聚类分析,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将“知识”凝聚为“智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万人总产值综合能耗_管理企业系统_企业综合能耗在线管理系统

项目示范级

本次应用示范是物联网技术理念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应用的首次尝试,承担着重要的行业使命。从以往样本量较少的示范项目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相结合的示范项目都难以实现最初的设想,最终只能是肤浅的。

行业专家估计了物联网应用的成本。每小时有 100,000 台机器收集数据,每年形成 87GB 的数据,将耗资 144 万美元。我们可以理解,示范项目不计成本,但要切实解决技术难题和商业模式难题,从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探索成功路径,寻找客户、能源服务商、和物联网公司。需求与利益分配方式相结合,形成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和规模化特色应用,可复制推广。

企业合作层面

信息产业与产业产业的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从边缘到核心、相互渗透、协同创新的过程。综合能源服务商、物联网公司、设备制造商、工程公司等各类市场参与者,需要各司其职,明确合作范围和职能分工。

各类物联网企业在不同层次做好技术研发和模式创新,同时开发了该层次的访问接口,提供权限控制的数据访问,提供业务合作的渠道。上层和下层。综合能源服务商要整合各层次技术和服务,加强深度合作,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综合能源服务商应效仿IBM的业务定位,仅作为集成商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努力构建产业生态。

物联网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任重道远,但其发展“如火如荼、势不可挡”。面对技术融合、商业模式缺失、跨行业壁垒等挑战,市场各方需要通过合作促进合作共赢,切实推动物联网在该领域的融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综合能源服务,激发市场潜力。,创造新价值,推动能源领域实现深远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