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发达,那些起航的行业和工作之一——建筑信息产业:BIM等新技术助推
2022-04-28
兴盛,起航的行业和阵地之一——建筑信息产业:在BIM等新技术的推动下,行业发展迎来黄金发展期
吴香洲 2019-04-25 17:00
受国内建筑信息化渗透率和行业自身不断创新的双重推动,国内建筑信息化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属于高成长性行业。如果到2025年,国内建筑业信息化投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近,行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高达25.@ >66%,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BIM技术的应用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未来行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对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人员等人才的需求。
我国建筑信息化渗透率低,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从“九五”时期的“画板”工程开始,国内建筑业信息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CAD等设计软件在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计算软件得到普及,建筑领域招标平台信息化有基于bim的能耗管理吗,电子招标文件加强了信息化在设计和造价中的应用。 ,而BIM的应用也逐渐被市场认可。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信息化水平还很落后。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建筑业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总产值的比重约为0.08%,而发达国家为1%,我国仅为发达国家的1/10左右国家。可见,我国建筑业信息化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我国建筑信息化产业发展空间较大。
近年来,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建筑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建筑信息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具体来说,一是高清测量定位技术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速度;其次,下一代BIM 5D技术提供了未来的设计平台;第三,数字化协作和移动技术使办公人员到现场人员无纸化办公。第四,物联网和高级分析技术有助于智能资产管理和决策。第五,面向未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构建未来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在这五种驱动力的强力推动下,数字化设计、
可以预见,在建筑信息化渗透率低、新技术驱动产业变革浪潮的背景下,中国建筑信息化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现阶段发达国家对建筑信息化的投资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但随着新技术推动建筑业工作效率的提高,信息化投资比重将逐步提高。在0.5%左右,“十三五”期间建筑业总产值将保持5%的增速,未来几年增速将降至2%。到202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
随着BIM技术的兴起,建筑信息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国内建筑信息化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信息化在设计采购环节和造价、招投标环节已经初步普及。现阶段,施工环节的信息化——智慧工地和BIM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为建筑信息化产业提供了新的轨道。从长远来看,如果到我国城镇化建设结束时,海量的房屋存量将为楼宇运维体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楼宇运维体系将是一片广阔的蓝海。BIM、智能工地和建筑运维系统是建筑信息产业的三大新赛道。
目前,在BIM、智慧工地和建筑运维系统三个新赛道中,BIM的应用发展较为先进。BIM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 )。作为一种信息建模技术,它实现了建筑设计的三维可视化,可以叠加时间、成本等维度,对建筑进行多维度的考量。BIM可以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规划、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分析、绘图、预制、施工、运维、拆除或改造等;实现制图员、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供应商、总承包商、施工图等不同角色人员的工作协作,分包商、物业管理、业主/开发商等在建筑生命周期内积累和共享数据和信息,全面提升建筑行业的生产运营效率。住建部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我国应用BIM的项目数量达到1412个,同比增长11.6%。
从省市来看,2018年第四季度,湖北省和重庆市应用BIM的项目数量最多,均超过300个;此外,上海、浙江和山东的BIM应用项目数量也相对领先。这些领域的BIM工程项目相对集中,对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人员的需求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BIM在我国的应用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BIM渗透率仍然较低。以较早应用BIM技术的上海为例,根据《2017年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2016年,261个规模以上新建项目应用了BIM技术,应用率达到29%。深度应用企业占比达到32%。上海的BIM深度应用企业占比在国内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已经可以与英国、澳大利亚的水平相媲美,但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
根据住建部印发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到2020年底,以国有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资金; 申请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社区,在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方面,集成BIM应用的项目比例达到90%。可见,BIM技术在我国的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人才培养也要靠培训认证,2020年人才缺口有望达到60万
随着国家的大力推动,地方政府对BIM的推广和实施也在加速。无论是基于现有技术工具的BIM,还是基于未来协同管理模式的创新,其应用和推广的趋势都是不可阻挡的。就像10年前的互联网大潮一样,以BIM为主导的技术和管理变革,必将创造新的商机、商业模式和新的就业岗位。
在国家大力推进建筑信息化的背景下,国家高技术BIM应用技术人才短缺仍然是影响BIM发展的主要因素。BIM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现阶段,BIM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也依赖于培训认证。
2018年专业薪资水平统计收集了5000余名从事BIM技术的从业人员进行统计统计。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BIM技术工人的工资在6000-8000之间。根据建筑行业不同的BIM职位,每个工程师的收入是不同的。
住建部印发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政策指出,到2020年,大中型建筑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在运维方面,集成BIM应用的项目比例达到90%。因此,各单位都在发展自己的BIM团队,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此外,随着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建筑信息模型建设应用标准》等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预计到2020年,全国BIM人才缺口有望达到达到60万。
相关深度报道
2022-2027年中国建筑信息模型(BIM)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作者信息
吴祥洲(行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点赞(50)
邀请发言
广告及内容合作请点击: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