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转型升级-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转型升级

2022-05-22

国际在线讯(唐山记者站赵希臣通讯员李翔李彦超):始建于1973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近年来,斗河电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投入巨资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了废水零排放、灰渣零排放、气体污染物达标排放。 ,为改善周边地区环境治理做出突出贡献。 .

为实现绿色发展,斗河电厂先后投入巨资实施干法除灰、干法除渣系统改造、李家峪灰场综合治理、烟气脱硫脱硝系统等重大环保项目实施改造,实现废水零排放。 ,灰渣零排放,气体污染物达标排放,有效改善了唐山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荣获“十一五”期间“全国减排先进集体”称号。年度计划”;全面完成6台在役机组脱硝改造,保障国家“十五”规划。实现了“二十五”期间氮氧化物减排目标;完成的脱硫增效改造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完全符合排放专项限值的排放标准。 2009年,全厂克服困难,如期完成两台250MW机组供热改造,为唐山东北部居民提供优质热源;正在进行的5~8号机组供热改造工程将于2015年供热,届时供热试运行条件已具备。届时将新增采暖面积740万平方米,总采暖面积将达到1500万平方米,有效缓解唐山市北部城区集中供热缺口问题.

近日,记者来到了斗河电厂。站在100多米高的坝上环顾四周,坝下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一直延伸到远处。看着眼前这自然和谐的美景,谁也想不到唐山发电厂能耗管理系统,斗河电厂的灰场,竟是一片绿意盎然。那还是一片贫瘠、贫瘠的土地。

李家峪灰场的环境治理是斗河电厂绿色发展的缩影。建厂初期,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采用水力除灰方式,将灰水引入距电厂10公里的李家峪灰场,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周边14个自然村生态环境。多年来,虽然斗河电厂不断对灰场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250万平方米的巨大灰场,处理范围仍然有限,粉尘、渗水等问题频发,不可避免地污染了周边环境。 2007年,斗河电厂投资4亿元,实施了干灰除渣系统改造、脱硫改造、李家峪灰场治理三大环保工程。随着年底干灰除渣系统的投产,李家峪灰场灰水排放历史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斗河电厂李家峪灰场综合治理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电厂特聘请林业、水利、地质、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专家对李家峪灰场的治理方案进行论证,确定了筑坝、植树、覆土、修路、渗水恢复、清灰、管网铺设、机井维修。 、灰渣管道改造等9项具体措施,投资1700万元。为了献礼奥运,电厂力争在2008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治理工程,比原定两年半的建设工期提前了一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