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宁波合同能源管理迈上新台阶-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宁波合同能源管理迈上新台阶

2022-06-02

日前,宁波江东张滨桥菜市场正在进行节能照明改造。这次装修的全部费用是要预付的企业能耗管理,菜市场不用花一分钱。节省下来的电费将由菜市场和海富光电按比例分摊。

然而,这种“零首付”合同模式(EMC)在宁波乃至全国的推行并不顺利。

不花一分钱完成节能改造

记者来到张斌桥菜市场看到,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搭建,将原本凌乱的普通荧光灯全部更换为海富光电生产的高科技纳米灯。目前节能改造只完成了一半,预计10月1日前全面完成。

一位经常来这里买菜的马嫂告诉记者,由于菜市场光线不好,一些摊主在灯上贴上各种颜色的纸来做菜或肉。看起来更新鲜。

据悉,节能改造后,照明亮度提升3倍,节能近70%。 “而且等全部装修完成后,效果会更加显着。”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张滨桥菜市场节能灯改造的投资建设全部负责。菜市场一分钱都不会出。合同到期后,所有安装的设备和节省的钱都将用于菜市场。

除了菜市场,海福光电还与宁波数十家单位合作进行节能改造,甚至上海的一些大型超市和义乌的一些袜厂也与之合作。

“过去只有一些物业公司和生产企业有兴趣,但现在一些农贸市场、超市甚至百货公司愿意进行EMC模式的节能改造。”海富光电董事长陈克平说。

此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还涉足其他领域。

今年6月1日,公司与石灰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签订能源管理项目合同。该项目是我国钢铁行业第一个石灰煅烧炉余热回收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而这笔钱,全部来自投资,根据实际的节能效益,6年后收回。

此前,2009年宁波大学与合作企业共投资360万元在学生宿舍楼安装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水可完全满足1700名学生的生活用水。本项目也是按照合同管理模式实施的。

为什么节能服务公司根基薄,资金少

为什么基于双赢的合同能源管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据了解,一方面技术要求高,另一方面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需要一次性垫付大量资金。目前,宁波绝大多数“基础薄弱,资金少”。

“宁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发展迅速,目前已有23家企业进入全国备案,10多家未备案。”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叶春华说。

沉峰总经理把资金放在第一位。 “节能企业的投资是一次性的,但复苏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企业可能同时开展多个项目,对资金的要求较高。”

此外,沉锋还告诉记者,银行对合同能源了解不多,贷款难。据悉,银行对风险的控制非常严格。他们最看重企业的信用和抵押,一般购买的设备投资于服务企业,不能作为抵押。节能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一定时期内难以评估,银行不愿承担风险。

梅丹总经理在合同能源模型的实际操作中可能是最有发言权的。

据悉,华严是宁波知名的综合性节能企业,涉及多个节能领域。宁波开发区30%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与宁波华严合作。然而,这样的行业领导者不再从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原因是梅丹心里苦涩。他告诉记者:“计划和资金是核心问题,没有强大的实力,在这个行业生存尤其困难。”

此外,梅丹还告诉记者,合同能源在寻找有需求的客户时,会出现“太高不能太高”的情况。

原来实力强的公司,本身就有转型的条件,所以不需要向其他公司寻求帮助,分期还款很麻烦。但小型企业存在节能效益不稳定甚至难以估算的问题,这对节能服务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梅丹说,目前合同能源企业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估计宁波年产值超过500万的企业不到5家。”

记者了解到,宁波市电力局在改造过程中,存在分期付款的麻烦。原来,每个月的积蓄可能只有几百块钱,而这点小钱还得双方按一定比例来分。尤其是每个月节省的能源不一样,每次交费都特别麻烦。为此,花光了钱,一口气买下了技术。如何破茧而出,加大政府融资补贴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叶春华表示,这种新模式不仅为客户节省了节能投资成本,降低了技术风险,而且还培育了一批新型节能企业,打造了一个节能环保企业。 -节能产业链,使整个城市形成了节能减排的良性循环。

叶春华告诉记者,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目前面临融资难、应收账款难、节能技术突破难等问题。这三个问题不仅宁波独有,全国也普遍存在。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张文斌向记者坦言,宁波已基本改造技术改造好的节能项目,其余的都是“硬”。断骨”。

如何打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发展遇到的瓶颈?

近年来,为了鼓励节能项目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 2011年宁波市还颁布了《宁波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3年8月修订,加大对节能项目的支持力度。

记者获悉,列入国家奖励计划并由国家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项目年度节能的基础上给予奖励,不予补充。权利奖励按照《能源合同管理金融激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0]249号)等有关文件执行。中央财政奖励标准为240元/吨标准煤,宁波市财政奖励标准为60元/吨标准煤;对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企业(单位),按照10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补贴。对在宁波挂牌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每吨标准煤补贴标准由100元提高到200元,单个企业最高补贴额度提高到200万元/年。

数据显示,2012年,宁波市财政资助8个市政技能改造项目和10个市政能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共计423.6万元。叶春华告诉记者,今年的补贴会更大。

新修订的《宁波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节能改造项目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应当委托注册的第三方节能审计机构进行节能工作审计。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循环经济等项目,委托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投资金额进行审核,明确“谁委托谁支付审计费用”的原则。据悉,目前宁波市已有10多家第三方节能审核机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推动企业与共享节能效益的矛盾。

同时,为解决融资难,宁波市经信委多次搭建平台,让企业、税务机关、银行面对面。仅最近一次银企对接会,就帮助节能企业实现融资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