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产业化实施方案》印发
2022-06-18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近日,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工信部获悉,关于印发《高效节能环保产业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业锅炉》已发行。详细情况如下:
关于印发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产业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工信部杰函[2016]4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
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引导工业锅炉生产企业创新节能技术,实现工业锅炉的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降低能耗,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根据《中国制造》中国2025”(国发[2015]28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0号),编制了《高效节能产业化实施方案》和环保工业锅炉”。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实际情况执行。
办公室
2016 年 7 月 19 日
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产业化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国工业锅炉制造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能效水平和排放指标逐步提高,但总体运行效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落后,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薄弱,锅炉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低,系统配套不完善很穷。二是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不够,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市场占有率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能效标准的节能环保工业锅炉产品市场占有率不足5%。三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强,节能高效产品制造能力薄弱。四是能效标准体系不健全,财税等激励政策有待完善。节能高效产品制造能力薄弱。四是能效标准体系不健全,财税等激励政策有待完善。节能高效产品制造能力薄弱。四是能效标准体系不健全,财税等激励政策有待完善。
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制定实施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产业化实施方案,全面提升能效水平和装备水平工业锅炉系统,促进工业锅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
一、一般要求
(一)基本思路
以提高工业锅炉系统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为重点,以创新为驱动,不断研发高效节能减排技术,提升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产业化水平,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效应突出、区域特色明显的群体。,先进的高效、节能、环保型工业锅炉制造基地,技术和产品先进,产业驱动力强,开发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技术和产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制造。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合理选择和发展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优化产业链配置,重视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锅炉技术发展,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
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提升。重点加强锅炉制造企业创新和制造能力建设,推进锅炉系统标准化和集成化,全面推进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产业化。在注重提高锅炉本身效率的同时锅炉能耗管理规定,综合考虑锅炉配套辅机、管网系统、燃料供应、控制与监测等因素,系统效率大大提高。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加强财税金融政策引导,鼓励产学研联合创新,积极落实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推动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系统。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底,攻克一批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制造基地,推广一批高效、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产品,制定多项相关国家标准,探索建立研发和工程应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系统创新中心和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专业运营服务新模式。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二、主要内容
(一)开展行业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攻克多项关键共性技术
推动行业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国内优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检测单位、用户企业等,形成高效、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系统产业联盟,共同攻克多项关键共性技术。依托联盟,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业上下游合作,形成技术标准、人才信息交流、知识产权共享的创新集群,加快节能技术创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建立行业研发设计平台,
攻克多项关键共性技术。以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系统产业联盟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主体,专注于燃油燃气锅炉燃烧器、高效工业煤粉的研发锅炉、辅助设备、锅炉房系统优化选型、锅炉效率和污染物实时传输。煤粉监控、集中备配、蒸汽管网优化等技术(见表)。
(二)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和服务化发展
鼓励一批具有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的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形成高效、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制造集聚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基于产业链的产业化企业集群。工业锅炉制造骨干生产企业与“专、精、新”中小企业及相关供应配套企业合作创新,建立专业化分工,产业上下游配套、制造与服务协同、节能产品研发、生产、产业基地建设,
鼓励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提升制造服务延伸能力,推动制造研发、设计制造、节能投资、运营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产业模式,实施合同等多种形式的市场化节能创新能源管理和设备租赁。机制。
(三)加快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继续发布《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工业锅炉等),引导高效节能环保锅炉本体、新型水处理设备、炉排、配套辅机、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能源计量系统、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热网泵阀、蓄热器等产品的大规模应用。鼓励用户使用凝汽式燃气锅炉、高效煤粉工业锅炉、高效层燃锅炉、节能高效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及采用优化炉体结构、蓄热式高温度空气预热,太阳能工业热利用系统,和增强的辐射传输。采用热能等技术的节能环保锅炉等,推动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城市垃圾、煤矸石燃烧中的应用。
推广变频技术在配套风机、水泵等设备上的应用,推广不漏水、不漏风、热损失少、封闭的高效、节能、节水管网应用手术。推广应用自动化管理、蒸汽梯级利用、蒸汽余热余压利用、保温结构优化、蒸汽管网排水、冷凝水回收利用等技术。推广分流流量计、平衡阀、差压控制器、气候补偿器、加速泵、高性能疏水阀、温控阀、调节阀、减压阀、温控阀、流量计等产品的广泛应用。
(四)推动工业锅炉+互联网技术融合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先进过程控制等技术的应用,加强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效果在线监测分析应用平台建设,实时采集能耗、20吨以上工业锅炉的排放和生产过程数据。和分析预测。锅炉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预留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安装、计量点,锅炉用户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能效监测设备和能源计量仪器仪表。
(五)强化节能监管,淘汰高耗能落后锅炉
定期发布《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目录》,加强工业节能监管,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工业锅炉,为推广应用腾出空间高效工业锅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产业化规划的组织实施,加强部门联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定期工作进度总结监督制度。
(二)扮演专家团队的角色
充分发挥相关机构和专家作用,协助研究高效、节能、环保锅炉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协助推荐和推广高效、节能和环保型锅炉产品,为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的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三)加强政策支持
落实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将高效工业锅炉产品纳入《节能节水特种设备所得税优惠设备目录》。各地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财政引导资金,支持高效工业锅炉产业化项目。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融资担保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民间投资和外资加大对高效工业锅炉系统产业化的投入。
(四)加强标准领导
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和修订《工业锅炉系统节能设计与评价导则》、《工业锅炉能效限值及能效等级》、《工业锅炉能效限值及能效等级》等相关标准。 《工业锅炉经济运行》等相关标准。鼓励地方政府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能源消耗定额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各地要依法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监管,推动淘汰落后低效锅炉。
(五)加强国际合作
进一步拓宽高效工业锅炉国际合作机制和渠道,跟踪引进高效节能环保锅炉前沿技术,举办技术与政策研讨会、产业对接活动,鼓励高高效、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要“走出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