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智能助力集中供暖实现“私人定制”-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河北承德:智能助力集中供暖实现“私人定制”

2022-07-07

冬天取暖最舒适的室温是多少?家里的暖气什么时候加热?看水表看水,看电表看电。这样的暖气什么时候可以收费?

集中供暖难以调节,有没有办法解决?据了解潍坊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在智能供热建设试点城市河北省承德市(以下简称“承德热力集团”)建设了企业级数据中心和主数据系统,并启动了“柔性供热” +“计量控温”“采暖计量模式,一键满足大家的需求,实现“采暖时间、室内温度、采暖成本”的自主选择,广受用户认可。

建立统一标准,实现数据互联

“大数据”知道其中的区别。作为供热企业,承德供热集团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覆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支撑着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也包含了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经验、客户特征、业务规则、企业管理和发展趋势相关的数据。由于业务系统过多,建设年限参差不齐,数据结构多样,数据标准不同,大部分供热系统保留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应用孤岛和数据孤岛现象普遍。

要掌握住户家中的温度,不仅要靠服务人员“跑腿”,还要靠大数据分析。经过多方调研,2019年,承德热力集团建立了主数据管理系统和企业级数据中心。通过梳理数据录入,建立数据标准,调查各业务部门业务系统数据现状及各自数据标准,解决不同管理维度造成的数据冲突,实现业务系统间数据联动,业务解决了数据隔离和标准不一致的问题。限制智能供暖建设的瓶颈问题,保证数据一致性,实现数据交换。

以“智慧供热平台”建设为例,在主数据系统建设之前,生产运营系统和运营收费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体系和标准。同一换热站名称不同,同一用户在两个系统中的隶属关系不同,同一小区在两个系统中的回路信息不同。 “解决此类问题通常需要服务人员通过经验识别两组数据的对应关系,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承德热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主数据系统建立后,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确定数据关系,处理业务系统数据,实现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和共享。

据报道,“智慧供暖平台”可以直接获取实时用户信息、面积、用热状态等。可以从客服系统获取用户反馈,从室温获取用户的室温监控系统,并从资产设备管理系统中获取现场生产设备运行记录等重要信息。

推出以用户为中心的供暖新模式

供暖涉及千家万户和群众。承德热力通过制定科学技术路线、制定普惠计量价格、实施全程质量管控、首创“柔性供热”模式、同步推进建设等一系列实践,全面提升用户体验。的智能供暖系统。 .

“我们开创了‘灵活供暖’+‘计量控温’的全新供暖计量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供暖需求,通过调节室内温控装置,按需使用热量,多花钱多用热. 少用热,少花钱,不用花钱买热,实现‘采暖时间、室内温度、采暖成本’的自主选择。”该负责人表示,这款机型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用热感受,实现了“科学用热”。从“供热”向“科学用热”转变,是供热计量改革的深化创新,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化解供需矛盾,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举措。减少消耗。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用户“三自主”新供暖模式,以“计量收费”为前提,以计量收费、少用热、少付费,培养低碳节能的好习惯; “自律”是保障。通过智能化建设,供热企业打造技术手段,供用户在线离线随时调节室温; “灵活供暖”是一种激励措施。合格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创新举措,将鼓励广大热用户支持和认可计量收费。

“供热计量独立用热”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为承德热力集团带来了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创新,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圆形的方式。 “满足了用户在供暖时间、空间、质量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服务质量逐步提升,促进了用户行为节能,大幅降低了供暖能耗。”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数据对比,对于同等能耗水平的建筑,采用计量收费,通过行为规范,可以减少5%左右的热耗。

整合新兴技术以提高供热安全

在国家全面实施“互联网+”能源战略、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供暖智能化建设将是供暖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于实现节能降耗、清洁低碳、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将人工智能、大数据、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云服务等技术与供热行业深度融合,构建企业级供热智能化管理平台,降低能耗,提升管理水平供热企业。 、清洁供暖、供热市场化,是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承德供热集团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建设企业级“启智”智能供热管理平台。大型核心功能系统构成。平台实现供热负荷准确预测、供热系统自动智能调节、供热效果及时评估、运行工况及时诊断、供热能耗精细化管控,使供热系统实现自感知、自诊断、自我评价、自动优化,彻底改变供暖系统原来的人工操作。经验监管模式。

为与政务信息监管系统对接,承德市与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合作,组织制定了《河北省供热监管信息平台数据采集与接口技术指南》和《 《供热用户室温远程监控》《技术要求》,明确了供热业务数据的采集内容、数据结构和格式、编码规则、网络环境、室温采集要求等数据标准,为整体推广奠定基础智能供暖建设。通过企业级数据中心和主数据系统的建设,完成了供热企业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实现了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协同共享。 “对接过程中,我们根据各监管平台的要求,进行了较为简单的适配操作,实现了省、市、县、企四级平台的对接,形成了‘三级监管’ “四级联动”供热监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供热保障、服务群众、感知民生能力,建立供热应急响应长效机制。”负责人。

实践说

承德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周展成:供暖智能化建设需要多方协同、分步推进

承德供热集团在智能供热建设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为其他城市和同行企业建设智能供热系统提供参考。

建议:

首先是进行充分的调研和研究,找出底线。在开展供热智能化建设之前,需要全面调查了解供热企业的详细基本信息,包括源头、网络、站台、住户等基本信息,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建设行业监管等,为供暖智能化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二是未雨绸缪,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充分调研、摸清底线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和企业实际,明确政府、企业、用户等层面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和目标开展智能化建设,制定智能化建设规划。指导具体工作的开展。

三是多方合作,协调组织推进。供暖智能建设的规划统筹、政策制定、协同推进、具体实施,涉及政府、企业等多方面,需要各方联动协作,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第四,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智能供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基础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分步实施。首先,要深入调查,掌握基本情况;二是开展基础数据治理,统一数据标准。三是进行源、站、站、户全系统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最后,在完成基础自动化改造后,进行全面智能化升级。

五是要有配套的政策支持。智能供暖建设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帮助企业完成智慧供暖转型建设,需要相关扶持政策的支持。

各地智能供暖体验

北京室温多维度智能监控

北热集团围绕智能室温监测,推动实施了“5G物联网与多维智能室温气象数据平台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目前,按照数据采集要求,对二次管网和供热用户的供暖情况进行了总结和筛选,并细化了测温设备的预安装,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疫情趋于稳定。

据报道,北京今年冬天计划安装11.55万台室温监测设备,重点覆盖室温投诉集中区域、低温区等住宅用户。获取用户的实际室内温度,结合源、网、站、户的运行数据,全面监测供暖质量,为标准供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用户室温可视化,让用户了解不管是冷的还是热的。采集到的室温数据将上传至北京热力数据中心的室温气象数据平台,并通过数据中心数据与生产监控平台等其他系统共享,为供热生产智能调控提供依据,手术。同时,在原有室温气象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市供热测温监督服务”平台,面向市管委会、区管委会、供热企业和用户提供平台服务。

宁夏“互联网+”提升用户体验

智能供热管控集成平台近期已投入使用。用户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供暖信息,掌握供暖动态,申请报修、咨询、投诉、缴纳供暖费、停供、恢复供暖业务,并可查询收费、发票信息等。随时实现“零跑腿”。

平台以“互联网+”为手段,结合云技术和智慧供热系统,协调供热企业各业务系统,实现热网精准均衡调度、深度系统节能、服务业务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其他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快、更热情、更周到的服务。平台集成一网平衡系统、二网平衡系统、热网监控系统、室温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热量计量系统、收费系统、客服系统八个系统该平台自去年试运营以来,不断完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热网监控系统对热网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和报警,远程控制热网运行参数。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火电站图像进行监控和存储,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山东潍坊精准调控,供暖更均衡

山东省潍坊市智能供热管理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热源监控、热网监控、服务管理、企业监管、应急救援、台账管理六大功能模块。潍坊市政府在中心城区采集了1.60000个室温监测点,主要选择了屋顶、楼底、东侧等采暖温度不易达标的住户。和西山。室温监测装置,构建常驻室温采集子系统。如果安装了室温监测设备的住户家中温度低于18℃,系统会清晰显示,监控一目了然。根据各小区建设工期、供热率等不同实际情况,智能供热平台为各小区计算一个“供热值”,为小区换热站的运行数据提出运行参考值。平台还可以结合气温、风力、用户用热需求、建筑结构等因素,分析每户大概需要的热量,从而指导换热站、管网、供热源厂及时调整运行参数,让用户之间的供暖更高效。平衡。

天津宝迪分时实现节能采暖

今年,天津宝坻区智慧供暖平台以“一中心四平台”为总体框架,以“应急指挥调度中心”为“大脑”,通过供热监控、客服维护、设备运维管理、供热工程管理系统平台数据,实时分析供热管网水量、温度、压力等变化,实现各供热支路分时、分段控制运行,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温度要求的冷暖设备,解决以往供热管网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能源浪费问题,实现供暖节能。

近年来,宝坻区以改善民生、改善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在2019年实施清洁供暖改造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智慧平台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逐步实现精准供暖,实现“一城一网、多源协同”,打造清洁、低碳、智慧、高效的供暖系统,让群众享受便捷智能的供暖服务。 (记者孙玉峰)